这里依山而长的竹林包围着十几户坐落有序的茅屋,袅袅升起的炊烟和濛濛的细雨给这小村庄添加了几分意境,在村口一条清晰见底的小溪缓缓流过,时不时还能看见两条小鱼在嬉戏。
这里的村民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世无争日子。
在这冬春交替的季节,下着小雨的天气显的更寒冷了几分。
一个少年从村口迷雾中缓缓走来,他头戴斗笠,身披衣蓑,背着竹篓,穿着草鞋踩着泥泞的小路低着头往村里走去。
一进入村子,村子的人看见他都是躲的远远的,时不时还传来一些指指点点的轻声谩骂,少年没有搭理,径径走到村尾,竹林边缘的茅草屋。
推开门,少年摘下斗笠放下竹篓,里面都是这几天山上刚采的草药。
顺手把旁边的火炉点上祛祛寒气,看着眼前摇曳的火苗不知道在想什么。
十五岁花季少年的年纪本该青春热血,现在却沉默寡言无悲无喜。
少年的母亲在生他的时候难产而死,而他父亲在他六岁时上山采药不小心滑倒,从五米高的斜坡滚下头部狠狠撞在石头上,村民发现抬回来的时候己经不行了。
最后由村长出面找了村里的村医跟他商量看能不能收养我。
村医中年模样西十来岁,村子里就他家只有他也是一个人。
一开始他是不乐意的,村长软磨硬泡最后替少年答应以后可以帮他养老送终,这才答应下来。
好景不长,在十岁那年,村医跟同村的人出门采药,之后回来的只有同行的村民,听他说村医在采摘长在悬崖边上一株草药时,踩着的土地突然坍塌,村医一时没反应过来掉了下去,至今都没有找到尸骨。
从那之后少年就一个人居住,渐渐的也变的沉默寡言,靠着村医家里剩下的粮食和村长的施舍生活。
又过两年,村长突然卧病不起,村医死后这村子就没有真正医生,村子的人靠着平常治疗感冒的经验给村长治疗,可惜没过几天村长还是走了。
从那之后村里的人都对少年避而远之,都说他是灾星,谁对他好谁就没好下场。
村长有一个孙子与少年一般大,打小就粘着他爷爷,一开始还和少年有一些来往,村长死后他也认为是少年害了他爷爷,每次见到少年都故意找他麻烦,气愤的往他身上扔石头。
少年也没有反抗,因为他自己也认为自己是不祥之人,没过几天少年就搬到村尾自己搭了一个简易的茅屋住下。
都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饿了就山上打猎,渴了就溪边打水。
少年一开始对于打猎还没有什么经验都是空手而归,打不着,就只能下溪边摸鱼。
慢慢的,时间长了他也摸出一些动物的习性总结出了一些经验,每次上山总能打到一些大大小小的动物,就这样自己生活了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