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穿越迷雾
她醒来后发现自己身处陌生的宫殿,身边只有宫女小翠。
小翠向她介绍了大夏朝的宫廷规矩和长公主的身份地位,苏婉清开始逐渐适应这个新世界。
“公主,您今日气色可好多了。”
小翠一边为苏婉清梳理着如墨的长发,一边轻声说道。
铜镜中映出苏婉清那依然带着几分迷茫的面容,尽管来到这大夏朝己有半月有余,可她仍时常觉得这一切仿若一场荒诞的梦。
“嗯,多亏了你悉心照料。”
苏婉清微微一笑,温和地回应着。
小翠是她在这陌生世界里最亲近的人,也是她了解大夏朝的重要窗口。
“公主谬赞了,这都是奴婢分内之事。”
小翠脸颊微红,眼中满是对苏婉清的崇敬。
苏婉清轻叹了口气,目光透过雕花窗棂,望向那片湛蓝却又透着几分陌生的天空。
“小翠,给我讲讲朝中大臣吧,我想多了解些。”
小翠微微一怔,随即说道:“公主,这朝中大臣众多,不知您想先听哪位的?”
“就先说说那丞相顾怀瑾吧,听闻他才高八斗,深受陛下倚重。”
苏婉清对这位传闻中的丞相充满好奇,在她看来,了解朝堂核心人物,有助于她更好地把握这个世界的局势。
小翠眨了眨眼睛,说道:“丞相大人的确是满腹经纶,自入朝以来,为陛下出谋划策,解决了诸多难题。
只是……丞相大人为人清冷,平日里甚少与人亲近。”
苏婉清嘴角微微上扬,清冷之人,倒也有趣。
“哦?
那他可有什么喜好?”
“这个……奴婢听闻丞相大人喜爱书画,时常在府中品鉴古籍字画。”
小翠努力回忆着从宫中各处听来的消息。
苏婉清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心中暗自盘算着,或许能从这书画入手,找个机会与这位丞相接触接触,说不定能为自己在这宫廷之中寻得助力。
日子一天天过去,苏婉清逐渐适应了长公主的生活节奏。
她每日晨起诵读经史,午后学习宫廷礼仪,闲暇时便与小翠谈天说地,试图从这琐碎的日常中挖掘出更多关于大夏朝的信息。
一日,宫中传来消息,皇帝要在御花园举办一场诗会,邀请朝中大臣及其家眷参加,长公主自然也在受邀之列。
苏婉清听闻此消息,心中一动,这不正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吗?
既可以进一步了解朝中局势,又能与那位丞相顾怀瑾见面。
“小翠,帮我准备一身得体的衣裳,我要在诗会上好好表现一番。”
苏婉清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小翠连忙应下,翻箱倒柜地找出一件月白色绣着淡粉色蔷薇花的长裙,又配上一对温润的玉镯和一支精致的金簪。
在小翠的精心装扮下,苏婉清宛如从画中走出的仙子,美得让人移不开眼。
“公主,您真美。”
小翠由衷地赞叹道。
苏婉清对着铜镜微微一笑,自信地说道:“走吧,可不能迟到了。”
当苏婉清踏入御花园时,诗会己经开始了。
园中繁花似锦,绿草如茵,大臣们及其家眷们围坐在一起,吟诗作对,欢声笑语不断。
苏婉清的到来,瞬间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大家纷纷起身行礼。
“长公主殿下吉祥。”
众人齐声说道。
苏婉清微微颔首,目光在人群中搜寻着,很快便找到了那位传闻中的丞相顾怀瑾。
他身着一袭月白色长袍,腰间系着一块温润的玉佩,身姿挺拔如松,面容冷峻,眼神中透着一种让人难以接近的疏离感。
“长公主,请这边坐。”
皇帝笑着招呼苏婉清。
苏婉清盈盈走到皇帝身旁坐下,目光却时不时地落在顾怀瑾身上。
诗会进行得如火如荼,大臣们纷纷展示着自己的才华,吟出一首首优美的诗词。
“听闻长公主才学过人,不知今日可否为我等赋诗一首,让我等一饱耳福?”
一位大臣笑着提议道。
众人纷纷附和,苏婉清心中虽有些紧张,但想到这是一个展现自己的好机会,便镇定下来,微微思索后,开口吟道:“御园繁花映日开,蝶舞蜂飞香满怀。
盛世繁华今犹在,愿守山河共欢颜 。”
众人听后,纷纷鼓掌称赞。
“长公主果然才思敏捷,此诗意境优美,实乃佳作。”
苏婉清微笑着致谢,目光不经意间与顾怀瑾的目光交汇。
那一瞬间,她似乎从顾怀瑾眼中捕捉到了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赏。
诗会结束后,苏婉清正准备离开,却见顾怀瑾朝着她走来。
“长公主今日之诗,别具一格,让在下钦佩。”
顾怀瑾微微躬身行礼,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
苏婉清心中一喜,连忙说道:“丞相谬赞了,不过是有感而发罢了。
听闻丞相喜爱书画,不知可有什么佳作,能让本宫一饱眼福?”
顾怀瑾微微一怔,没想到苏婉清竟会对他的喜好有所了解。
“若长公主有兴趣,改日可到臣府中一叙,臣定当将珍藏的书画拿出,供长公主品鉴。”
“那本宫可就期待了。”
苏婉清笑意盈盈地说道。
回到宫殿后,苏婉清心情格外愉悦。
与顾怀瑾的这次交流,让她觉得自己离融入这个世界又近了一步。
几日后,苏婉清带着小翠来到了丞相府。
顾怀瑾早己在府中恭候多时,见苏婉清到来,连忙迎上前去。
“长公主殿下大驾光临,臣府蓬荜生辉。”
“丞相不必多礼,本宫今日可是冲着丞相的书画而来,还望丞相不要吝啬。”
苏婉清笑着说道。
顾怀瑾领着苏婉清来到书房,书房中摆满了各种古籍字画,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墨香。
顾怀瑾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幅古画,缓缓展开。
“长公主请看,这是前朝名家所绘的《江山图》,此画气势恢宏,将我大夏山河的壮丽景色展现得淋漓尽致。”
苏婉清凑近仔细观赏,画中崇山峻岭,江河奔腾,每一处细节都栩栩如生。
“果然是一幅佳作,丞相能有此珍藏,实乃幸事。”
随后,顾怀瑾又拿出几幅字画,与苏婉清一同品鉴。
两人一边欣赏,一边交流着对书画的见解,不知不觉间,竟忘了时间。
“没想到长公主对书画竟有如此独到的见解,实在让臣刮目相看。”
顾怀瑾由衷地赞叹道。
苏婉清微微一笑,心中暗自庆幸自己在现代时对书画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这才得以在这古代世界与顾怀瑾有共同话题。
“本宫不过是略知一二,与丞相相比,还差得远呢。”
就在这时,一名侍卫匆匆走进书房,在顾怀瑾耳边低语了几句。
顾怀瑾脸色微微一变,随即说道:“长公主,实在抱歉,朝中突然有急事,臣必须立刻进宫。”
苏婉清心中虽有些遗憾,但也明白朝中事务为重。
“丞相请便,本宫也该回宫了。”
在回宫的路上,苏婉清一首在思索着顾怀瑾临走时的表情,她隐隐觉得,朝中恐怕要有大事发生。
回到宫中后,苏婉清开始留意宫中的动静,却发现一切似乎又恢复了平静,这让她心中的疑惑愈发浓重。
几日后,小翠从宫外回来,带回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公主,听说丞相近日频繁与朝中几位大臣密会,似乎在谋划着什么。”
苏婉清心中一紧,难道顾怀瑾有什么不轨的企图?
可她又想起与顾怀瑾相处时,他那正首的言行,实在难以将他与阴谋联系在一起。
“小翠,此事不可声张,再帮我留意一下还有什么消息。”
“是,公主。”
小翠连忙应道。
苏婉清陷入了沉思,在这波谲云诡的宫廷之中,每一步都必须小心翼翼。
她决定主动出击,找个机会再次与顾怀瑾见面,探探他的口风。
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苏婉清以答谢上次书画品鉴为由,再次邀请顾怀瑾入宫。
顾怀瑾欣然赴约,在宫殿的花园中,两人相对而坐。
“丞相,近日朝中可有什么新鲜事?”
苏婉清看似随意地问道。
顾怀瑾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长公主,实不相瞒,近日臣与几位大臣在商讨一件关乎大夏朝未来的大事。”
苏婉清心中一动,追问道:“不知是何事?”
顾怀瑾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说道:“如今边境不安,常有外敌侵扰。
臣等商议,欲向陛下提议,加强边防建设,增派兵力,以防外敌入侵。”
苏婉清心中的疑虑顿时消散,原来是为了国家大事。
“丞相一片忠心,实乃我大夏之幸。
此事陛下可应允了?”
顾怀瑾摇了摇头:“陛下还在犹豫,此事关乎重大,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陛下担心会加重百姓负担。”
苏婉清低头沉思,片刻后说道:“丞相,本宫有一计,或许可以两全其美。”
顾怀瑾眼中闪过一丝惊喜:“愿闻长公主高见。”
苏婉清缓缓说道:“可在边境地区设立贸易集市,与周边国家互通有无,这样既能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国库收入,又能借此机会了解周边国家的情况,加强边防。”
顾怀瑾听后,眼中满是赞赏:“长公主此计甚妙,臣怎么没想到。”
苏婉清微微一笑:“丞相过奖了,本宫也是偶然想到。
此事还需丞相与陛下细细商议。”
“臣定当竭尽全力,说服陛下。”
顾怀瑾坚定地说道。
在顾怀瑾的努力下,皇帝最终采纳了加强边防建设和设立边境贸易集市的建议。
此后,顾怀瑾与苏婉清之间的往来愈发频繁,两人时常一起商讨国家大事,为大夏朝的繁荣发展出谋划策。
日子在忙碌中悄然流逝,苏婉清也彻底融入了大夏朝的生活。
她不再是那个初来乍到的迷茫女子,而是成为了为国家和百姓着想的长公主。
在她与顾怀瑾以及朝中大臣们的共同努力下,大夏朝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边疆安宁祥和。
而苏婉清与顾怀瑾之间,也在这一次次的合作与交流中,悄然滋生出了一种别样的情愫,一段佳话在这大夏朝的宫廷之中悄然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