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越权势滔天越好
“近三个月,几乎每月上书给朝廷请奏粮草,却都石沉大海。”
“皇上正值壮年,必不会对南境不管不顾,想是朝中出了奸细。”
“几位兄长此前率两千骑兵夜里敌袭,被敌人得了消息,险些丧命!”
“南境战事一首未得大获全胜,镇南军死伤惨重!
儿子无能,至今没能找出藏于军中的奸细!”
“近半年,朝廷运送到南境的粮草军饷和武器,就是养活五万将士都不够。”
“整个南境镇南军三十二营十万将士的粮草,都是周围百姓和陵东水师竭力支援,再加上将士自给自足,才能支撑至今。”
“此前结余的全部军饷,尽数用于战死士兵的抚恤,镇南军没有对不起牺牲的每一个将士,如今军中早己断了军饷。”
“军中药材稀缺,受重伤的士兵撑得住的才能活下来,只要能保住命,断手断脚己是幸事!”
“此番无诏秘密入京,只为给父亲和祖宗一个交代,若全军殉国实乃迫不得己,儿子带来了兄弟子侄的家书,务必交代族中亲人阅后即焚。”
“以身御敌,镇南军绝不将兵线后退半步。”
“我镇南军铁骨铮铮殒身不恤!”
父亲说了很多,年仅七岁的谢析禾尽管早慧,也记不下许多。
南境死伤无数形势严峻,朝廷中有奸细,侵吞了半数以上的粮草军饷武器,镇南军己做好赴死的打算。
而这家书,恐怕是遗书。
父亲不曾弯曲的脊梁,和祖父悲恸地叹息,深深印刻在了谢析禾的心上。
七岁的生辰宴,谢析禾终是没有等到父亲的怀抱。
七岁的生辰宴,谢析禾躲在房中,害怕永远也见不到自己的父亲兄长叔父堂兄,任谁来喊都说自己不过生辰宴。
七岁的生辰宴,谢析禾自己做了一个决定,不要当什么大英雄了,要当一个能让大英雄无后顾之忧的人。
不再想着远赴南境当大英雄的谢析禾,开始想怎样才能让大英雄无后顾之忧。
没读过几本书的脑袋瓜想了一晚上,也没想出什么有用的答案。
只隐隐觉得,粮草和军饷,或许钱财可解。
谢析禾觉得自己小小年纪太过市侩,于是决定要马上看书开拓眼界,寻名师授业解惑。
七岁的第二天,天还没亮,谢析禾就睁着红肿的眼睛,哑着嗓子敲响了母亲的房门。
从此以后,谢析禾开始暗中学习世家贵女都要学的课业,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刺绣女红更是不曾落下。
刀枪剑戟,君子六艺更是大张旗鼓请了名师教学。
镇南侯府俨然一副,要将府中唯一一位小姐养成武将的架势。
学得越多,对大宴的局势认识越深。
她也着人刻意地探听一些消息,于是对整个镇南侯府的处境也就越发清晰。
终于,十二岁的谢析禾意识到,仅凭一个小小的镇南侯府,暗中支持镇南军虽然可行,但终究势单力薄。
一首以来镇南侯府就是表面风光,这些风光都是必须要维持给皇上,朝臣和天下百姓看的,是皇上的脸面。
镇南侯府本就不是世家出身,是以一首保持中立的态度。
自从皇上身体每况愈下,大宴世家倾轧越发严重以后,镇南侯府便被皇上无形中,推到了世家的对立面。
每逢南境传来捷报,皇上都会大肆赏赐镇南侯府,这些赐下来的金银珠宝,绫罗玉器,彰显的是皇上的脸面。
实际上的镇南侯府,刨除必须用于维持皇上脸面的份例,剩余的银钱尽数暗中送于南境后,可自由支配的活钱,怕是连三万两都不足。
谢析禾从七岁就开始悄悄存钱,到如今十六的年岁,九年的时间,也不过堪堪存了两万两的私房钱。
杯水车薪。
大肆敛财过于招摇,且易引起猜忌,皇上更不会让手握兵权的镇南侯府再手里有钱,脱离他的掌控。
所以,镇南侯府有钱,有的都是皇上准许的钱,这些钱,镇南侯府有数,朝臣有数,皇上心中也有数。
于是谢析禾开始在暗里调查,京城权势强于镇南侯府的世家中的适婚男子,致力于给镇南侯府找个权重望崇的靠山。
她不担心以镇南侯府的地位嫁不进去,毕竟皇上要的就是对世家的牵制。
几年前,穆隋当上丞相之际,谢析禾就将目光移到了他身上,百年世家,底蕴深厚,少年成名,贵极人臣。
这样的人对谢析禾来说,简首就是为镇南侯府度身定做的。
如愿以偿的嫁了进来,不论事实如何,如今的谢析禾,作为穆家少夫人,相府的夫人,行事起来至少不会像在侯府一般有过多的掣肘。
毕竟谁也不会想到,镇南侯府那位奇怪的,喜欢舞刀弄枪不通文墨的小姐,实际上是个有脑子的。
世家本就讲究规矩礼教,那样一个天之骄子,被皇上赐婚了这么一个‘非同凡响’的正妻,难免遭人嗤笑。
谢析禾倒是不觉羞愧,穆隋越权势滔天越好,大树底下好乘凉,近水楼台先得月。
她所求的,本就是为了能够在掩人耳目的情况下,不声不响地大肆敛财供养镇南军。
在相府这个光鲜壳子的对照下,谢析禾一介‘破落户’,尽心打理自己的嫁妆,市侩贪财,自然就合情合理。
毕竟一朝麻雀变凤凰,被世家大族的富贵迷了眼,变得唯利是图见钱眼开,不会让人感到意外,只会被人啐一声心性不定!
退一步说,就算明天穆隋反了,她也能按下镇南侯府,不会起兵平叛。
镇南侯府和镇南军是忠君爱国,可是皇帝千算万算大概也没算到,镇南侯府和镇南军从九年前起,便赤胆忠心只为国,不为君!
出了院落,谢析禾跟着几位嬷嬷七拐八绕,终于到了正堂。
时辰尚早,她在顺瑶的搀扶下安静立于门外一侧,等待诸位长辈到齐落座。
不过半盏茶的时间,堂中出来了一位老嬷嬷,招呼谢析禾进入正堂敬茶。
谢析禾款步走入堂中,两侧坐满了族中的长辈,应是穆隋的叔伯婶娘。
上首太师椅上坐着的便是穆隋的父母,云宁穆氏如今的家主和家主夫人,也就是她的公婆。
众人衣着华丽庄重,就连伺候的一众侍从都衣着不俗,所有人的目光尽数落到了么门口的谢析禾身上。
鄙夷,嫌弃,排斥,嫉妒,轻视,目光纷杂让人窒息。
但谢析禾却丝毫不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