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弘佛法义兴结缘 感天地玉帝降恩
诗曰:
空门寂寂淡吾身,溪雨微微洗客尘。 卧向白云情未尽,任他黄鸟醉芳春。
列位请了,四句诗吟过,引出一部故事来说与大家。话说西晋年间,浙东有位半僧半俗的年轻人叫义兴,那位说了,僧是僧,俗是俗,怎么半僧半俗呢。看官莫急,且听在下慢慢道来。这义兴早年父母过世,曾师从一位老和尚在东海岸边一处寺院里做了几年出家人,怎乃师傅过世后,寺院香火不旺,无以为继。这才不得已蓄了发,携了师傅留下的几卷经书,弃了寺院,四处云游,故而说是半僧半俗。当时佛教在浙东沿海尚未发扬光大,且人烟稀少,化缘艰难;那位朋友又说了,佛教传入中国已经多年,怎见得此地没有发扬光大呢?原来佛教从印度自西向东传入东土,大致为东汉时期,后经三国连年战乱,民生艰难,百业凋敝,浙东沿海一带原为蛮夷地区,人口稀少,因而至三国归晋之初,尚未在浙东光大。但说这位义兴和尚自幼曾家传编织竹席,会些手艺,于是上山伐竹削蔑,编成竹席四处游卖,每日换得俩钱,聊以糊口,闲暇时光,不忘诵经念佛。这年夏天,他携经书负竹席云游到了句章(音通“勾”,(gou),今宁波市)东南,也不知翻过几道山越过几座岭,来到一处山谷。那天烈日炎炎,骄阳似火,义兴走得汗流浃背,口干舌燥,心想哪里寻处人家觅口水喝。抬头望去,发现这里青山环绕,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泉水叮咚;但见前方有一山谷掩映于群山怀抱之中,茂林修竹之间,树木遮天蔽日,雾气缭绕,清幽、阴凉自不必说。义兴不由已进入谷中,顿感神清气爽,恍若隔世。再看那山谷三面环山,面向平原,初入极狭,越走越阔,山谷内有山溪流过,泉水清澈甘冽,真个是一处藏风聚气、卧虎潜龙、难得的人间福地也。怎见得,有诗为证:
溪水清涟树老苍,行穿溪树踏春阳。
溪深树密无人处,唯有幽花渡水香。
此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