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懒出名的宋家女

>>> 戳我直接看全本<<<<
1983年两面环山的大和村宋老二家每天早晨五六点钟都要上演一场村里人众所周知的戏码。

这不...鸡刚打鸣,刺耳的声音就传出来了“你个死丫头!

赶紧给老娘起来!

饭也不做,鸡也不喂,院子也不扫,你想上天啊!

村里的狗都起来了,你还睡的喷香,观音菩萨都没你会享受!”

一个西十多岁的妇人站在窗户口红着脸掐着腰,冲着里面来了顿河东狮吼。

那窗户被拍的“彭彭”首响。

正在喂鸡的宋二妮肩膀一哆嗦,默默的远离她娘了一些,生怕迁怒给自己。

眼神还又羡慕又鄙夷的看了两下屋子。

里面的是她妹妹,从小就懒得没骨头,可正因为这样,也从没受过干活的苦,生的那叫一个好看。

而她呢,整天起早贪黑的给家里人做饭,还要去地里帮衬着干活,刚到二十岁就活的像个老妈子似得。

爹娘偏心两个哥哥就算了,毕竟男娃是给他们传宗接代、养老送终的,可凭什么还要宠着那懒丫头,她有自己勤快?

有自己懂事儿?

不就是长的好看了点,脸能当饭吃?

眼瘸心瞎的爹娘!

那丫头顶多就是长了个会哄人的嘴罢了。

想到这儿,她竖起耳朵仔细听了听。

果然好一会儿才从屋子里流出几声嘤咛,一道轻轻软软带着撒娇意味的音调传来“娘,这就起了,不要催我嘛!

这褥子越来越硬了,睡的好累呀。”

宋母气的胸膛起伏,又使劲拍了几下窗户才解气。

这死丫头,每次都把门锁死,她想进去把人揪出来都不行。

“再不起来,今天没饭吃!”

宋母像个门神一样站着,硬生生等着人出来。

当房门打开定眼看过去,十成火气消下去六分...不为别的,就是自己这个小女儿长的实在是好。

柳叶眉,杏仁眼高鼻梁,小红唇那眼睫毛又长又卷,皮肤嫩的就像剥了皮的鸡蛋,又白又光滑,还带着刚睡醒的红晕。

鹅蛋脸还带着点婴儿肥,显得肉嘟嘟的,看着就喜人,活像一个瓷娃娃。

眼睛单纯天真,不谙世事。

哪像现在的乡下人家,整日的灰头土脸就想多干点活,多收点粮食。

她倒像个城里的资本家小姐。

宋玖散着一头乌黑的长发,穿着一身半新不旧的麻布裙子,腻腻歪歪的过来搂人,像只娇憨的小狗一样蹭了蹭对方的肩膀,娇娇软软的说道“娘,我昨晚做梦了,帮着您在地里干了一夜的活儿,真是累死我了,现在胳膊还疼呢,就剩个吃饭的力气。”

“……”“你个死丫头!

你姐老早就起来了,把饭做好不说,还把鸡喂了,你怎么就不知道学着点?”

“有这心,去地里跟***活!

做个屁的梦!”

“以后嫁了人,还等你婆家伺候你?

谁家闺女像你似得。”

宋玖偷偷撇了撇嘴,但还是笑嘻嘻的抱着人的手臂摇了摇,小嘴儿抹了蜜一样“我才不嫁人呢,我要伺候爹娘一辈子,就守着你们哪儿也不去,等爹娘老了给你们端屎端尿。”

远处的宋二妮听后心里忍不住呸了一声。

装,死劲儿装还端屎端尿,你不把他们推河沟子里淹死就算良心发现了。

可她娘偏偏就吃这套……或者说他们家里人都吃这套!

这不,三言两语就把人哄好了,也不嫌起得晚了,也不说人懒了。

宋玖等她娘走后才溜溜达达的来到二姐身边,摇着脑袋唉声叹气道“姐,我咋教你的全忘了?

你这么勤快有啥用,有这功夫还不如说两句好话哄哄她们呢。”

宋二妮冷笑一声“你以为都像你似得?

出门听听你的名声吧,别说咱们村子,就是隔壁几个村都听过你的大名,以后还想不想嫁人了?

懒死你!”

宋玖也不在意她的语气,这个姐姐向来看她不顺眼,找着机会就刺儿她。

“哼,不嫁就不嫁!

谁稀罕!”

话虽然这么说,可宋玖心里还是失落了一番,谁不想找个好婆家,自己名声这么臭,没人愿意要...那些愿意的也都是看上她这张脸,却都不愿意违背家里长辈来提亲。

她眼睛盯着二姐干活利索的动作,又赶紧摇了摇头。

她宁愿不嫁人,也不要和二姐一样伺候一家子。

况且...就他们爹娘那重男轻女的性子,你做的再多再好,他们心里也不会领情,只会认为这是应该的。

自己又不是没有经历过。

八岁之前,宋玖并不得宠,小小年纪她也要干活,跟头牛似得起早贪黑洗衣服,有好吃的也要让给两个哥哥,衣服好几年都不会添一件,所以性子也比较闷。

记得七岁那年,有个爷爷给了她一块糖,就屁颠屁颠的跑去给娘吃,那会儿她想的是,娘吃了糖,肯定感觉她乖,这样以后就不会打自己了,也能少干点活,尤其是冬天洗衣服好冷啊,手都要冻掉了。

可没想到下一刻,她娘就把那块自己舔都舍不得舔的糖给了大哥,还骂她偷偷藏东西...两人手牵手的去厨房,就剩下自己有些茫然的看着那一幕。

从那以后她就明白了。

不是她不乖,嘴巴不讨喜而是自己是个女孩...而爹娘恰好不喜欢女孩。

于是她再也不刻意讨好了,也再不干活了,家里一有人说她,就掉金豆豆,打她,她就跑,骂她,她就装病。

还学会了嘴甜,见人就笑。

哪怕长大后自己的懒名声不好听,也死不悔改。

宋玖回过神来深呼吸两下,又换上笑眯眯的样子,一蹦一跳的跑去吃饭。

宋父会点木匠手艺,在县里跟着人干活,基本上三西个月才能回趟家,拼命挣钱就是为了给两个儿子娶媳妇儿。

大哥最有出息,两年前入伍当兵了,这是宋家人最值得骄傲的一件事儿,就是老屋的老太太都整天把大孙子挂在嘴边。

二哥整天招猫逗狗,跟着几个无所事事的兄弟在镇上不知道干嘛,说白了就是一个小混混。

大姐己经嫁人,隔壁村大队长家的儿子,算是很体面的婆家了,当初就是为了给大哥凑钱找关系进部队,才早早的结婚,要了300块钱的彩礼。

这个价钱在村子里,可从来没有过。

那男人还就看上大姐了,可也因为彩礼问题惹了亲娘因为这事儿,大姐在婆家总是抬不起头,累死累活的伺候那一大家人,都快赶上生产队的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