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破败村庄的沉默
林一凡睁开眼,望着熟悉又陌生的房梁出神片刻,随即翻身起床。
他的动作迅速利落,床板发出几声不太悦耳的吱嘎声,但他没有在意,迅速整理好床铺后走出房间。
屋外传来鸡鸣声和犬吠声夹杂的喧闹,这是青石村最典型的清晨交响曲。
林一凡推开门,寒冷的山风立刻扑面而来。
他深吸一口气,清晨的凉意混杂着泥土的芳香,驱散了胸口那一丝沉闷。
母亲正在院子里忙碌,抬头看到林一凡出来,连忙招呼:“起来了?
快来吃点热的,我煮了鸡蛋和面。”
她语气里带着些许欣喜,又透着一股自然流露的温柔。
林一凡点点头,简单洗漱后坐在桌边。
面条冒着热气,上面卧着两颗剥好的鸡蛋。
母亲坐在旁边,看着他吃,眼中流露出些许复杂情绪。
“妈,这些年,村里好像越来越荒凉了。”
林一凡放下筷子,语气平静,却带着一丝探究。
母亲叹了口气,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摩挲,“是啊,越来越没有人儿气了。
老房子大多塌了就没有重建,年轻人大多走了就不会回来,留在这的,唉……”这声叹息比任何语言都沉重。
林一凡垂下眼,脑海中浮现昨晚看到的荒地与破败的房屋。
他拿起筷子,又夹起一口面条,嘴里的食物似乎无味,却压不下心中那股沉甸甸的情绪。
“爸呢?”
林一凡随口问道。
“去田里了。”
母亲答得随意,随手拿起东西开始做针线活,“你爸就是这样,成天闲不住。”
林一凡吃完饭,收拾碗筷后便提上昨天的行李包,朝村里走去。
他需要熟悉这里的一切,亲眼看看那些改变了的和未改变的东西。
村里的路依然是那条泥泞的土路,前一晚的露水让地面湿滑不堪。
他抬脚踏过积水,一脚深一脚浅地向村中心走去。
一路上,路旁的灌木野草愈发茂盛,似乎要将这条小路吞噬。
村里的房屋三三两两分布,几乎每一户人家门口都堆放着柴火或杂物。
有几处房子己经坍塌,只剩下半截墙孤零零地立在杂草丛中,像是在发出某种无声的叹息。
林一凡走到村口那棵老槐树下。
槐树曾是村里的地标,如今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树皮裂开深深的沟壑,像极了风霜满布的老人脸。
他伸手摸了摸树干,那粗糙的触感让记忆纷至沓来。
就在此时,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夹杂着呼喊:“一凡,你小子真回来了!”
林一凡转头,只见一个身材结实、穿着土黄色夹克的年轻男人快步跑来。
他认出那人是自己的发小张志豪,嘴角不禁微微上扬。
“志豪,好久不见。”
林一凡张开双臂,两人狠狠拥抱了一下,迟迟不肯松开。
回家乡的路太难走,林一凡读大学时放假需要留在城市打工赚学费,参军入伍后戍守边疆,更是主动放弃探亲假,匀给其他想家的战友。
张志豪和林一凡从小一起长大,但最近己经是好几年没见了。
“你小子回来就好!
村里这些年快成死地了,终于回来了个能干事的人。”
张志豪拍着林一凡的肩膀,笑声爽朗,却藏不住几分无奈。
两人并肩走在村道上,张志豪一路热情地讲述村里的现状,“这些年,村里年轻人全跑出去打工了,剩下的不是老人就是孩子。
土地荒了,学校拆了,路也没钱修。
政府那边倒是给了点政策,但咱们这偏远地方,落实下来也剩不了什么。”
林一凡听着,眉头越皱越紧。
他没有打断,而是仔细记下每一句话。
“对了,”张志豪突然压低声音,“你回来得正是时候,前两天有个外地老板来村里,说是想建个厂子,但条件……”他顿了顿,眼中多了几分忌惮。
林一凡微微侧头,“什么条件?”
“要占咱们一大片地,还会排废水。”
张志豪声音压得更低,“村里有几个老家伙听说有钱赚,己经开始动心了,但我总觉得不对劲。”
林一凡眸光微沉,沉默片刻后说道:“这事不能急着下决定,等了解清楚再说。”
两人走到村中心的小广场。
这里原本是村民们***和活动的地方,现在却显得空荡荡的。
广场一角堆满了破旧的农具,另一侧摆着几张石桌石凳,上面覆满青苔。
几名老人坐在石凳上抽烟,见到林一凡,目光里透着些许打量和探究。
“林家的小子回来了?
当兵几年了,不赖啊。”
一个老人笑呵呵地开口。
“回来能干啥?
这村子,早没啥指望了。”
另一个老人摇了摇头,语气里满是悲观。
林一凡没有被这冷淡的态度击退,他点头打了个招呼,随后走到一旁,拿出手机开始拍摄周围的景象。
广场的荒凉,房屋的破败,土路的泥泞——他一一记录下来。
“你这是干啥?”
张志豪好奇地问。
“把村里的现状拍下来,留着以后用。”
林一凡回答得平静,但语气里藏着一丝决心。
阳光渐渐炙热,地上的水迹开始蒸发,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泥土气息。
林一凡站在广场中央,环顾西周。
他的目光穿过老人的烟雾,越过破旧的房屋,落在那片荒芜的田地上。
这里曾经是他的家,如今却像一片沉默的废墟。
但他知道,这沉默的背后,埋藏着无数可能被唤醒的希望。
第2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