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只差一点点,李世民再偷听。
李世民看向摆放在门左侧的门栓。
伸手去触摸放置门栓的门槽。
“贼人事先将绳索放在凹槽处,关门后县令负责安放门栓,等县令离开后机关发动,绳子拉起门栓。”
李世民道。
分析的非常全面。
身边房玄龄蹙眉,看向堆放在门右侧的箩筐,底部还有些米。
“绳子那么明显县令不可能看不见。”
房玄龄道。
李世民表情僵硬:“咳咳,有道理,绳子一定是特制的,县令这才会忽略,找一根绳子来。”
太监应是送来绳子。
李世民甩起绳子,绳子搭在横梁上。
一端放在凹槽内。
把右侧箩筐摞在一起,绳子绑在筐身上。
李世民推倒箩筐,绳子被拉首,门栓被拉起,而后从门槽滑落到右侧地面上。
“哈哈哈,原来如此。”
“可仓库没人推箩筐。”
太监道。
李世民笑容更甚,真笨,豆子发芽就会顶起箩筐一侧,箩筐失衡倒向一边,哪里需要人推,不得不说这计划真是天衣无缝,可他们碰到朕。
“这就要用到黄豆,你们挖开箩筐底部,看看里面有没有豆芽。”
李世民道。
太监照做,挖开地面。
“没有。”
李世民笑容凝滞,慢慢低头看向刚刚挖出的坑,豆芽呢?
脸色阴沉不定。
难不成猜测的不对?
房玄龄眉头紧蹙,豆芽呢?
莫不是被老鼠吃了?
被吃掉应该有一个坑,贼人会填上坑吗?
“奴婢以为是贼人把坑填上。”
太监道。
李世民摇头,不会。
敢偷贡粮的人定不是小贼。
偷粮是为了向朕炫耀手段,他们不会隐瞒任何证据,随便调查,只有这样才能完全胜利,才能恶心到朕。
“要不回牢房继续听?”
太监又道。
李世民瞪太监一眼,真多嘴。
再去偷听多丢人?
李云深己经说出最难解决的问题,剩下的他们依旧无法解决?
太监忙闭紧嘴巴,暗道自己多嘴。
李世民迈步寻找疑点。
可仓库就这么大,哪里还有其他疑点。
“回宫。”
李世民走出仓库,他决定回去仔细思考。
久思无果。
天色暗淡后,李世民出宫。
刚来到牢房门口便碰到房玄龄。
“臣想到为什么。”
房玄龄行礼道。
李世民点头,二人进入牢房。
狱卒们依旧在木栏外听着,牢房仅有李云深一人,盯着李云深不算失职。
二人躲进隔壁牢房偷听。
“听说圣上去过仓库,用绳子绑在门栓一端,绳子绕过上方横梁,另一端绑在箩筐上。”
狱卒道。
“哈哈哈,没文化真可怕,县令瞎吗?
那么粗的绳子看不见?”
李云深语气不屑,这么简单还用想吗?
李世民脸更黑,一个挑夫说他没文化?
奇耻大辱。
“是是是,你说的都对,你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狱卒催促道。
李世民侧耳听的认真。
“你们刚刚说门栓在左侧,箩筐在右侧,若是用刚刚的办法门栓应该掉落在右侧。”
李云深道。
李世民心中大赞,说的对,他试过,按照那个方法门栓会掉在右侧。
“细心人的都知道箩筐用完要挂起来,防止老鼠咬坏,仓库没有那么多地方挂箩筐,只有个别箩筐挂起来,如果门右侧挂着一只箩筐,它下方箩筐倒下那只箩筐会怎么样?”
李云深道。
“晃动。”
李世民道,房玄龄一把捂住李世民的嘴。
房玄龄跟随李世民多年,君臣之间情谊深厚。
李世民暗道好悬,差点被发现,若被人知道他堂堂帝王来此偷听,一定颜面尽失。
“走。”
他己经掌控其中关键,原来横梁是障眼法,贼人根本没有用到横梁。
二人来到仓库,果真有一只箩筐上有绳子,墙壁上有一铜钉,半截露在外面。
有半截绳子缠绕在钉子上。
“哈哈哈,果真如此。”
李世民大笑,心情大好,谜底终于要解开。
与房玄龄合力还原箩筐,把豆子放在箩筐下面,假设他发芽顶倒箩筐,箩筐倒下后最上面的箩筐来回摆动,时而撞上门栓。
可摆动幅度越来越小。
李世民傻眼。
觉得自己可能是政务繁忙导致头脑不太灵活。
房玄龄此时满眼迷惑,筐摆动确实能碰到门栓,门栓几次被撞起。
可想要把门栓撞下去不可能。
“圣上我们再回去听听?”
房玄龄苦笑道,他想不通。
他出身官宦之家,对农事所知甚少。
“罢了,去听。”
李世民此时也顾不得面子,总能抓到疑点,可就是那疑点让他想不通。
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二人快步回到监牢,生怕错过李云深说重点。
还是晚来一步。
狱卒己经睡下,二人没有打扰,各自回去等明日再来。
李世民刚刚回到皇宫门前,碰到等候己久的长安县令。
他己经知道贼人如何打开门栓。
见到李世民,县令狂喜,忙行礼道:“参见圣上,臣己经查出贼人是如何打开门栓。”
“哦?”
李世民好奇,他刚刚找到头绪,县令便己经查明?
莫不是从李云深那听的?
“请圣上移架仓库。”
县令道,他胸有成竹,这次一定能让圣上龙颜大悦。
“准。”
李世民坐回马车,他也想要看看到底怎么回事,若不然他寝食难安。
来到仓库。
县令命令差役把一切还原,从袖口内掏出神秘包裹。
李世民暗暗鄙夷,无非就是黄豆,弄这么神秘。
县令哪里知道李世民己经猜到包中之物。
卖关子道:“请允许臣稍后再告诉圣上这是何物。”
李世民不动声色点头。
县令走到箩筐前,他并没有把包裹放在箩筐下,反而把它放进挂在墙上的那只箩筐内。
李世民瞬间醍醐灌顶,双目圆瞪,原来如此。
“放老鼠。”
县令吩咐道,小跑到李世民身边。
“圣上您后退些。”
李世民照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