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湘湘坐在廊下,雪白纤细的手指轻轻拨动琴弦,清越的琴声在空气中流淌。
她身着月白色襦裙,发间簪着一支白玉簪,眉眼如画,仿佛从古画中走出的仙子。
邓子龙站在廊柱后,静静地看着她。
他刚从北疆归来,铠甲未卸,风尘仆仆,却在听到琴声的那一刻,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
他的目光温柔而专注,仿佛这世间只有她一人。
“湘湘。”
他轻声唤道,声音低沉悦耳。
李湘湘抬起头,看见邓子龙站在廊下,眼中顿时闪过一丝欢喜。
“将军!”她放下琴,快步走到他面前,“您回来了。”
邓子龙伸手将她拥入怀中,低头嗅着她发间的桂花香。
“想我了吗?”他低声问,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笑意。
李湘湘的脸微微泛红,轻轻点了点头。
“朝思暮想......”她的声音轻柔至极。
邓子龙的心猛地柔软下来。
他伸手抚过她的脸颊,指尖触到她细腻的肌肤,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满足感。
他知道,这世间再没有人能像她一样,让他如此牵挂。
“北疆的风沙大,”他低声说,“每次策马奔驰时,我总想着,若能带你去看那广袤的草原,该有多好。”
李湘湘抬头看着他,眼中满是柔情。
“将军在哪,湘湘就在哪。”
她轻声说,“只要能在您身边,去哪里都好。”
邓子龙低头轻轻的温柔的吻了吻她的额头,将她紧紧拥入怀中。
他知道,这世间只有她让自己如此珍视,如此爱恋。
然而,这一幕却被躲在廊柱后的几个女人看在眼里。
大夫人王氏、二夫人李氏、三夫人张氏,她们的目光冰冷而怨毒,仿佛毒蛇一般盯着李湘湘的背影。
在明朝那风云变幻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威震西方的将军,他就是邓子龙。
邓子龙自幼便心怀报国之志,苦练武艺,熟读兵书。
他身形魁梧,眼神中透着一股坚毅与果敢。
只是到了成婚之年龄,父母安排了几夫人,他无力反抗,首到遇到李湘湘,他唯一的挚爱。
此次,小别胜新婚,邓子龙和李湘湘恩爱有加,陪着她练琴,她看着他习武,晚上相拥而眠,如胶似漆,却不知其他夫人恨的咬牙切齿,心生怨恨。
很快邓子龙又要去保家卫国出征了。
那是一场关乎明朝边境安危的大战。
北方的游牧部落屡次犯边,烧杀抢掠,百姓苦不堪言。
邓子龙奉命出征,率领着他那支训练有素的军队,浩浩荡荡地开赴边疆。
当大军抵达战场时,只见敌方骑兵如乌云般滚滚而来,尘土飞扬。
邓子龙临危不惧,他迅速排兵布阵,将精锐步兵布置在前方,组成密集的方阵,盾牌如墙,长枪林立。
骑兵则埋伏在两侧,伺机而动。
战斗打响,敌方骑兵如潮水般冲向明军阵营。
他们挥舞着长刀,发出阵阵嚎叫。
邓子龙站在阵前,大声呼喊:“将士们,保家卫国的时候到了,跟我杀!”
他一马当先,冲入敌群,手中的大刀上下翻飞,所到之处,敌人纷纷***。
明军将士们受到将军的鼓舞,士气大振,个个奋勇杀敌。
方阵中的步兵稳如泰山,长枪一次次刺向敌人,阻挡住了骑兵的冲击。
而两侧的骑兵则抓住时机,如猛虎般从侧翼杀出,对敌军进行包抄。
经过一番激烈的厮杀,敌军渐渐抵挡不住,开始败退。
邓子龙乘胜追击,带领军队一路追杀,斩获无数。
这场战役,明军大获全胜,边疆暂时恢复了安宁。
暮春的京城,空气中飘着淡淡的花香。
邓子龙策马疾驰,马蹄踏过青石板路,发出清脆的声响。
他刚从西南平定叛乱归来,盔甲上还带着战场的风尘,却顾不得回宫复命,只想快些见到那个让他魂牵梦萦的人。
转过街角,远远望见邓府朱红色的大门,他的心不由得加快了跳动。
门前两株海棠开得正艳,粉白的花瓣随风飘落,像是下了一场花雨。
他记得出征前,湘湘就站在这海棠树下,为他整理盔甲,轻声叮嘱他要平安归来。
“将军回来了!”
门房惊喜的喊声惊动了整个府邸。
邓子龙翻身下马,将缰绳交给下人,大步流星地往内院走去。
还未到院门,就听见一阵悠扬的琴声传来,那熟悉的旋律让他心头一热。
他放轻脚步,循着琴声来到后院。
只见李湘湘一袭淡紫色罗裙,正坐在廊下抚琴。
春日的阳光透过树影斑驳地洒在她身上,为她精致的侧脸镀上一层柔和的光晕。
她的手指在琴弦上轻轻拨动,琴声如泣如诉,仿佛在诉说着离别后的思念。
邓子龙静静地站在廊柱后,不忍打扰这美好的画面。
他注意到湘湘的眼角有些发红,琴声中带着几分哀愁,想必是这些日子为他担惊受怕所致。
想到这里,他的心中涌起一阵怜惜。
一曲终了,李湘湘轻轻叹了口气,正要起身,忽然被人从身后抱住。
她先是一惊,随即闻到那熟悉的气息,身子顿时软了下来。
“将军...”她转过身,眼中己噙满泪水,"你可算回来了,妾,日日思君不见君.....”邓子龙伸手拭去她眼角的泪珠,柔声道:"让你担心了。
"他的目光落在她略显憔悴的脸上,心疼地说:"这些日子,你瘦了。
"李湘湘摇摇头,露出温柔的笑容:"只要将军平安归来就好。
我让人备了你最爱喝的明前龙井,还有新做的桂花糕,你先歇歇,我去准备。”
邓子龙却拉住她的手:“不急,让我好好看看你。”
他将她拥入怀中,感受着她身上淡淡的檀香。
这是他在战场上无数次梦回的场景,如今终于得以实现。
李湘湘依偎在他怀里,轻声说:“这些日子,我日日为你祈福。
每当听到前线传来的消息,我的心就揪得紧紧的。
幸好...幸好你平安回来了。”
“有你在等我,我怎敢不回来?
"邓子龙笑道,"这次平叛,我特意给你带了些西南的特产。
那里的翡翠成色极好,我让人打了一支簪子,你戴上一定好看。”
李湘湘抬起头,眼中闪着欣喜的光芒:“将军还记得我喜欢翡翠。”
“自然记得。”
邓子龙从怀中取出一个精致的锦盒,打开后露出一支碧绿通透的翡翠簪子,“你看,这颜色可还喜欢?”
李湘湘接过簪子,爱不释手地抚摸着:“真美。”
她忽然想起什么,急忙说:“将军一路奔波,想必累了,我让人准备热水,你先沐浴更衣可好?”
邓子龙点点头,却仍不舍得放开她的手:“你陪我说话。”
李湘湘抿嘴一笑:“好。”
夕阳西下,将两人的身影拉得很长。
庭院中的金色桂花随风飘落着,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桂花香,仿佛在为这对久别重逢的有情人撒下祝福的花瓣。
夜深人静,邓子龙沐浴更衣后,与李湘湘在书房对坐品茶。
烛光摇曳,映得她手中的翡翠簪子更加晶莹剔透。
“这支簪子...”李湘湘仔细端详着簪子的纹路,忽然蹙起眉头,“这雕工...似乎是苗疆的手艺。”
邓子龙眼中闪过一丝惊讶:“湘湘好眼力。
这支簪子确实是苗疆一位长老所赠。”
李湘湘放下簪子,神色凝重:“将军,苗疆向来与朝廷不和,这次平叛,莫非...”邓子龙叹了口气:“不错。
这次叛乱背后另有隐情。
我查到是朝中有人暗中挑拨,意图激化矛盾。
苗疆长老得知真相后,主动与我合作,这才平息了叛乱。”
李湘湘若有所思:“难怪这支簪子的雕工如此精细,想必是苗疆的镇族之宝。
他们将此物赠予将军,可见诚意。”
次日清晨,邓子龙入宫复命。
李湘湘送他到门口,轻声叮嘱:“将军,朝中局势复杂,务必小心。”
邓子龙点头:“我明白。”
果然,朝堂之上,有人弹劾邓子龙与叛军勾结,证据就是那支翡翠簪子。
皇帝震怒,下令彻查。
邓子龙回到府中,神色凝重。
李湘湘见状,立刻明白发生了什么。
“将军不必忧心。”
她柔声道,“妾有一计,可化解此局。”
她取出一幅画卷,展开后是一幅苗疆地图,上面详细标注了各部落的位置和关系。
“这是...”邓子龙惊讶地看着她。
李湘湘微微一笑:"这是我父亲留下的。
他生前曾游历苗疆,与各族长老都有交情。
我们可以请他们作证,证明将军的清白。”
三日后,苗疆长老们果然来到京城,为邓子龙作证。
皇帝查明真相,严惩了幕后黑手。
庆功宴上,一位苗疆长老看着李湘湘,忽然激动地说:“这位姑娘...莫非是李先生的女儿?”
李湘湘一愣:“长老认识家父?”
长老感慨道:“二十年前,李先生游历苗疆,不仅化解了各族纷争,还救了我族于危难。
这支翡翠簪子,就是他当年留下的信物。”
邓子龙恍然大悟:“难怪湘湘对苗疆如此了解。”
李湘湘眼中泛起泪光:“原来父亲一首在我身边...”夜深人静,邓子龙与李湘湘并肩站在院中。
月光洒在翡翠簪子上,折射出璀璨的光芒。
“湘湘,”邓子龙握住她的手,“这支簪子不仅是苗疆的信物,更是你我缘分的见证。”
李湘湘依偎在他怀里,轻声说:“将军,无论前路如何,我都会一首陪在你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