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戳我直接看全本<<<<

01 春日邂逅大唐,如同一颗璀璨明珠,照耀着华夏大地。其国力鼎盛,文化繁荣,

引得四方来朝。长安,作为大唐的都城,更是繁华至极,仿若人间仙境。城内,

街道纵横交错,店铺鳞次栉比,行人摩肩接踵。雕梁画栋的楼阁矗立其间,飞檐斗拱,

气势恢宏。空气中弥漫着各种美食的香气,以及从西域传来的奇异香料的芬芳,

交织出一曲繁华的乐章。阳春三月,灞桥边宛如一幅绚丽的画卷缓缓展开。垂柳依依,

嫩绿的枝条随风摇曳,仿佛是大自然这位画师精心勾勒出的线条。桃花灼灼,娇艳欲滴,

一团团、一簇簇,如同天边的云霞,将灞桥装点得如诗如画。微风拂过,花瓣如雪般飘落,

给大地铺上了一层粉色的绒毯。柳家,在长安城中也是颇有名望的世家。柳家有女柳诗瑶,

年方二八,正值青春妙龄。她生得眉如远黛,恰似那远处山峦的一抹淡影,

轻盈而秀丽;目若秋水,犹如澄澈的湖水,清澈而灵动,顾盼之间,流露出无尽的聪慧。

她才情出众,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在长安城中,堪称才女之名远扬。

无论是抚琴时那悠扬的曲调,还是作画时那细腻的笔触,亦或是吟诗时那灵动的才思,

都让人赞叹不已。这日,阳光明媚,正是踏青的好时节。柳诗瑶带着贴身丫鬟绿竹,

身着一袭淡蓝色的罗裙,裙摆随风轻扬,宛如春日里的一朵清新小花。她迈着轻盈的步伐,

来到了灞桥边。绿竹跟在身后,手中提着一个精致的竹篮,里面装着一些点心和茶水。

灞桥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有身着华丽服饰的达官贵人,骑着高头大马,

威风凛凛;有挑着担子的小贩,沿街叫卖着各种新奇的玩意儿;还有结伴而行的文人墨客,

一边欣赏着美景,一边吟诗作对。柳诗瑶漫步在灞桥上,

目光被河畔的垂柳和盛开的桃花所吸引。她时而驻足,轻轻抚摸着嫩绿的柳枝,

感受着春天的气息;时而微微仰头,望着那娇艳的桃花,心中涌起一丝诗意。忽然,

一阵悠扬的笛声传入柳诗瑶的耳中。那笛声,如同山间清澈的溪流,潺潺流淌,婉转悠扬,

仿佛能诉说着无尽的情思。笛声中,似乎蕴含着春日的生机、桃花的娇艳,

以及一种淡淡的惆怅。柳诗瑶不禁顺着笛声的方向寻去,只见不远处的一棵桃花树下,

站着一位身着月白色长衫的公子。这位公子,便是苏逸尘,苏府的二公子。他身姿挺拔,

仿若一棵苍松,在微风中傲然屹立。面如冠玉,白皙的面庞犹如美玉般温润,五官精致如画,

剑眉星目,透着一股英气。他手持玉笛,吹奏得如痴如醉,仿佛与这春日美景融为一体。

阳光透过桃花的缝隙,洒在他身上,给他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宛如仙人下凡。

苏逸尘自幼饱读诗书,对诗词歌赋有着极高的造诣。他的诗词,或豪放洒脱,

如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或婉约细腻,似 “自在飞花轻似梦,

无边丝雨细如愁”。同时,他还擅长武艺,一柄长剑在他手中舞得虎虎生风,寒光闪烁。

然而,他生性洒脱,不喜拘束于官场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在他看来,

官场犹如一个巨大的牢笼,束缚了他自由的灵魂。所以,他更愿意逍遥自在地生活,

追寻内心的宁静与自由。今日,他也是趁着春日美景,心情愉悦,便来到灞桥边散心。

看到如此美景,一时兴起,便吹奏起笛曲。柳诗瑶被那笛声深深吸引,不知不觉间,

脚步已将她带到了苏逸尘的面前。苏逸尘一曲吹罢,缓缓放下玉笛。一抬眼,

便看到了如仙子般站在面前的柳诗瑶。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周围的喧嚣瞬间消失,

整个世界只剩下他和眼前这位美丽的女子。柳诗瑶脸颊微红,

如同被春日的暖阳染上了一抹羞涩的红晕。她莲步轻移,微微低头,

行礼道:“公子笛声悠扬,宛如天籁,小女子冒昧打扰了。” 那声音,清脆悦耳,

如同黄鹂鸣啼,在苏逸尘的心中荡起层层涟漪。苏逸尘连忙回礼,举止优雅,风度翩翩,

说道:“姑娘谬赞了,只是一时兴起,信口吹奏,让姑娘见笑了。” 他的声音,

低沉而富有磁性,仿佛带着一种魔力,让柳诗瑶心中一动。

绿竹在一旁看着自家小姐与这位公子交谈,心中暗喜。她偷偷打量着苏逸尘,

只见他仪表堂堂,气质不凡,与自家小姐站在一起,当真如金童玉女般般配。绿竹心中想着,

若是小姐能与这位公子成就一段佳话,那该多好。随后,苏逸尘与柳诗瑶聊起了诗词歌赋。

苏逸尘侃侃而谈,从《诗经》的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谈到李白的豪放飘逸,

再到杜甫的沉郁顿挫。他对诗词的见解独特而深刻,仿佛能透过文字,

看到诗人当时的心境和所处的时代背景。柳诗瑶也不甘示弱,她从诗词的韵律之美,

谈到诗词所蕴含的情感,每一句话都切中要害,见解独到。

两人发现彼此对诗词的见解竟有许多相似之处,越聊越投机。他们谈到兴起之处,

苏逸尘兴致勃勃地说道:“诗词之道,在于以简洁之文字,绘万千之景象,抒无尽之情怀。

如王维之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短短十字,便勾勒出塞外雄浑壮阔之景,

让人如临其境。” 柳诗瑶点头赞同,说道:“公子所言极是。诗词不仅能写景,更能言情。

李清照之‘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将闺中女子的相思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读来令人动容。”不知不觉,太阳渐渐西斜,天边染上了一抹绚丽的晚霞。

橙红色的霞光洒在灞河上,波光粼粼,美不胜收。柳诗瑶这才想起该回家了,

毕竟身为大家闺秀,不宜在外逗留太久。她心中虽有不舍,但还是礼貌地与苏逸尘互道珍重,

然后带着绿竹匆匆离去。苏逸尘望着柳诗瑶离去的背影,心中泛起一丝不舍。

那淡蓝色的身影,在晚霞的映照下,渐渐模糊,但却深深地印刻在了他的心中。他知道,

自己已经对这位才情出众的女子动了心。在回家的路上,

柳诗瑶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苏逸尘的身影,

他的俊朗面容、他的优雅举止、他对诗词的独到见解,都让柳诗瑶难以忘怀。她的心中,

也悄然种下了一颗名为 “相思” 的种子.02 再续前缘自从灞桥一别,

苏逸尘的心中便如同被柳诗瑶的倩影填满,每日里思绪纷飞,尽是那日她在桃花树下,

浅笑嫣然,与自己谈论诗词的模样。那灵动的眼眸,如潺潺溪流,

在他的心间流淌;那轻柔的话语,似黄莺啼鸣,在他的耳畔回荡。

他尝试着通过读书、练剑来转移注意力,然而,柳诗瑶的影子却如影随形,

在每一个不经意的瞬间,悄然浮现。几日后,苏逸尘偶然听闻柳府即将举办一场盛大的诗会,

此次诗会邀请了长安城中诸多文人雅士,旨在以诗会友,共赏大唐盛世之风华。

苏逸尘得知这个消息后,心中大喜,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

毫不犹豫地决定前往柳府。他精心挑选了一身月白色的锦袍,上面绣着淡雅的墨竹,

腰间束着一条青色的丝带,头戴白玉冠,整个人显得风度翩翩,气质高雅。出发前,

他又反复检查了自己准备在诗会上展示的诗作,力求每一个字都能展现出自己的才情。

诗会当日,柳府张灯结彩,花园内布置得美轮美奂。五彩的灯笼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与盛开的繁花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温馨而浪漫的氛围。花园的中央,摆放着一张长桌,

上面摆满了笔墨纸砚,供诗人们挥毫泼墨。四周则摆放着精致的桌椅,宾客们陆续入座,

谈笑风生。柳诗瑶作为主人家,自然要精心打扮一番。她身着淡粉色长裙,

裙裾上绣着栩栩如生的桃花,仿佛将整个春天穿在了身上。头上斜插着一支玉簪,

簪头镶嵌着一颗圆润的珍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柔和的光芒,更添几分高贵典雅。

她迈着轻盈的步伐,穿梭在宾客之间,笑意盈盈地与众人打招呼,

举手投足间尽显大家闺秀的风范。苏逸尘踏入柳府花园的那一刻,

目光便在人群中急切地寻找柳诗瑶的身影。当他看到那抹淡粉色的倩影时,

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柳诗瑶也注意到了苏逸尘的到来,两人的目光交汇,

仿佛有一股电流瞬间传遍全身,彼此的眼中都闪过一丝惊喜与羞涩。诗会开始,

众人先是以春日为主题作诗。苏逸尘环顾四周,只见宾客们或低头沉思,或奋笔疾书。

他略作思索,脑海中便浮现出那日灞桥与柳诗瑶相遇的情景,灵感如泉涌。只见他拿起毛笔,

饱蘸浓墨,在宣纸上挥毫写下:“春日暖阳照,桃花映面娇。灞桥风拂柳,相思梦亦遥。

” 这首诗,巧妙地将春日的美景与自己对柳诗瑶的相思之情融合在一起。写完后,

他轻轻放下毛笔,眼中流露出一丝期待。众人看到苏逸尘的诗作,纷纷围拢过来,

赞叹之声不绝于耳。“苏公子这首诗,意境优美,情景交融,实乃佳作啊!”“是啊,

尤其是‘相思梦亦遥’一句,将那绵绵情思表达得淋漓尽致。” 柳诗瑶听到众人的夸赞,

也缓缓走了过来。她看到苏逸尘的诗,心中明白诗中之意,脸颊微微泛红,

如同春日里盛开的桃花。她轻声诵读着这首诗,心中涌起一股甜蜜与感动。随后,

柳诗瑶也起身,准备吟诵自己的诗作。她清了清嗓子,声音婉转悠扬地吟道:“桃蕊绽春枝,

相思无尽时。清风传雅韵,盼与君相知。” 这首诗,回应了苏逸尘的相思之情,

表达了自己对进一步了解苏逸尘的渴望。苏逸尘听出了柳诗瑶诗中的深意,心中大喜,

看向柳诗瑶的目光中充满了深情与喜悦。接下来,诗会进入对对子环节。

主持人给出上联:“桃花映日,艳若丹霞铺锦绣。” 众人纷纷思索下联,一时间,

花园内安静下来,只听到偶尔的几声轻咳。苏逸尘略一思索,便朗声对出下联:“柳叶扶风,

柔如绿绦舞霓裳。” 此下联对仗工整,不仅描绘出柳叶在风中的柔美姿态,

还与上联的桃花相映成趣,再次赢得众人的喝彩。柳诗瑶也不甘示弱,

当下联为 “春风送暖,千山翠影含诗意” 时,她稍作停顿,便对道:“夏雨润荷,

万点清珠落玉盘。” 她的下联描绘出夏日雨中荷花的美景,形象生动,意境优美,

同样博得了众人的阵阵掌声。在诗会的过程中,苏逸尘和柳诗瑶表现出色,

无论是诗词创作还是对对子,都展现出了非凡的才情,引得众人连连称赞,

成为了诗会的焦点。诗会结束后,柳诗瑶趁着众人还在交流诗作,悄悄向苏逸尘使了个眼色,

然后带着他在花园中漫步。花园里,百花争艳,蝶舞翩跹。五颜六色的花朵竞相开放,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散发出阵阵芬芳,令人心旷神怡。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时而停在花瓣上,时而展翅高飞,仿佛在为这美丽的花园增添一份灵动之美。

苏逸尘和柳诗瑶沿着蜿蜒的小径漫步,周围的一切仿佛都安静了下来,

只剩下彼此的心跳声和轻微的脚步声。苏逸尘鼓起勇气,停下脚步,转身面向柳诗瑶,

眼中满是深情地说道:“柳姑娘,自灞桥一见,逸尘便对姑娘念念不忘。姑娘才情出众,

宛如那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逸尘倾慕已久,不知姑娘可否垂怜?” 他的声音微微颤抖,

带着一丝紧张和期待。柳诗瑶低下头,脸颊绯红,轻声说道:“苏公子,

小女子亦对公子心生好感。那日与公子交谈,便觉公子才华横溢,风度翩翩。只是婚姻大事,

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她的声音如同蚊蚋,但在苏逸尘听来,却清晰无比。

苏逸尘听后,心中既有欢喜,又有些担忧。欢喜的是柳诗瑶对自己也有好感,

担忧的是深知柳家乃是名门望族,规矩繁多,自己虽出身苏府,

但不知柳家是否会同意这门亲事。他微微皱眉,说道:“柳姑娘所言极是,

只是不知伯父伯母对我印象如何,逸尘实在担心他们会嫌弃我生性洒脱,不愿入朝为官。

”柳诗瑶抬起头,看着苏逸尘,眼中满是鼓励,说道:“苏公子不必过于担忧,

或许父亲母亲会看到公子的才华与真心。只是,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 苏逸尘看着柳诗瑶坚定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力量,他点了点头,说道:“柳姑娘放心,

逸尘定会努力争取,不负姑娘深情。”两人在花园中又漫步了许久,

谈论着诗词、理想和未来。不知不觉,天色渐晚,柳诗瑶不得不与苏逸尘告别。

苏逸尘离开柳府时,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和不安。他知道,前方的道路或许充满坎坷,

但为了与柳诗瑶能在一起,他愿意全力以赴,去面对一切困难。而柳诗瑶回到自己的闺房后,

坐在窗前,望着夜空中闪烁的繁星,心中也在默默祈祷,

希望自己与苏逸尘的感情能够得到父母的认可,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03 家族阻碍苏逸尘满怀欣喜地从柳府诗会归来,一路上,

脑海中不断回放着与柳诗瑶相处的点点滴滴。她那温柔的话语、娇羞的神态,

以及面对诗词时灵动的才情,都让苏逸尘深深沉醉。回到苏府,

他迫不及待地将自己对柳诗瑶的心意告知了父母。苏父苏母端坐在正厅的太师椅上,

静静地听着儿子倾诉衷肠。苏父面容严肃,

平日里惯于思考家族事务的眉头此刻微微皱起;苏母则面露温和,眼中透着对儿子的关切。

待苏逸尘说完,苏母率先开口:“听你这么说,这柳家姑娘似乎的确是个不错的孩子,

才情相貌俱佳,若是能进咱们苏家的门,倒也是一桩美事。”苏父却缓缓摇了摇头,

目光中带着几分忧虑:“话虽如此,可柳家在长安城中地位尊崇,向来注重门第与前程。

逸尘你生性洒脱,不愿入朝为官,只怕柳家会嫌弃你没有仕途上的进取之心,

这门亲事怕是没那么容易成。” 苏逸尘心中一紧,急忙说道:“父亲,

孩儿对诗瑶是真心的,虽然孩儿不愿被官场束缚,但孩儿相信,即便不走仕途,

也能给诗瑶幸福。” 苏父微微叹息,拍了拍苏逸尘的肩膀:“我儿,感情之事固然重要,

但家族联姻往往牵扯诸多,你还是要做好心理准备。”而在柳府这边,

柳诗瑶同样向父母透露了自己对苏逸尘的好感。柳府的书房内,柳父柳母坐在书桌两侧,

柳诗瑶站在一旁,脸颊微微泛红,声音带着一丝羞涩与期待:“父亲,母亲,

女儿在诗会上与苏逸尘苏公子交谈甚欢,他才华横溢,风度翩翩,女儿心中对他很是倾慕。

”柳父听闻,脸色顿时沉了下来。他一向对家族的未来有着深远的谋划,在他看来,

女儿的婚姻应当是巩固柳家地位的重要纽带。柳父放下手中的书,严肃地说道:“瑶儿,

为父知道你对那苏逸尘有些好感,但是你要明白,咱们柳家的门第,

岂是他一个闲散公子能配得上的。为父已经为你物色了一位佳婿,乃是礼部侍郎家的公子。

那公子才貌双全,在仕途上前途不可***,与他联姻,对柳家的发展大有裨益。

”柳诗瑶一听,心中大惊,急忙说道:“父亲,女儿只钟情于苏逸尘,还望父亲成全。

苏公子虽然不愿入朝为官,但他有着自己的志向与才华,并非无所事事之人。

” 柳父却不为所动,语气坚定地说道:“此事没得商量,这门亲事我已经答应了礼部侍郎。

你是柳家的女儿,应当以家族的利益为重,莫要再任性了。”柳诗瑶伤心欲绝,

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她没想到父亲如此坚决,丝毫没有回旋的余地。她看向母亲,

希望母亲能为自己说情:“母亲,您帮帮女儿,女儿真的不想嫁给别人。” 柳母面露不忍,

但在柳父的威严下,也只能无奈地劝说道:“瑶儿,你父亲也是为了柳家好,婚姻大事,

父母之命不可违。那礼部侍郎家的公子的确是个不错的人选,你就听父母的话吧。

”柳诗瑶满心悲戚,转身跑回自己房中。她扑到床上,泪水止不住地流淌,浸湿了枕头。

绿竹听到动静,急忙走进房内,看到自家小姐如此伤心,心疼不已。她坐在床边,

轻轻拍着柳诗瑶的背,安慰道:“小姐,您别太伤心了,说不定还有转机呢。

苏公子那么钟情于您,或许他会想出办法来的。” 柳诗瑶哭着说道:“绿竹,

父亲心意已决,我该怎么办?我真的不想嫁给别人,我只爱苏逸尘。”与此同时,

苏逸尘得知柳家要将柳诗瑶许配给他人的消息后,心急如焚。他深知,若不做点什么,

自己与柳诗瑶恐怕就此缘尽。经过一番思索,他决定去柳府找柳父,当面表明自己的心意,

争取柳父的同意。苏逸尘精心整理了衣装,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柳府。

他在府门前深吸一口气,然后上前递上拜帖。门房见是苏逸尘,微微一愣,

但还是进去通报了。不多时,门房出来,引着苏逸尘来到客厅。柳父坐在客厅的主位上,

看到苏逸尘进来,脸上没有丝毫笑意,冷冷地说道:“苏公子,你来我柳府所为何事?

”苏逸尘恭敬地行了一礼,说道:“柳伯父,逸尘此次前来,

是想向您表明我对诗瑶姑娘的心意。自与诗瑶姑娘相识,逸尘便被她的才情与品性所吸引,

对她倾心已久。我虽不愿入朝为官,但我对诗瑶是真心的,我会用我的方式给她幸福,

还望伯父成全。”柳父冷哼一声,目光如炬地看着苏逸尘:“苏公子,不是老夫不通情理,

只是你这般闲散之人,如何能给瑶儿一个安稳的未来?我柳家的女儿,

不能嫁给一个没有前途的人。你也知道,在这长安城中,家族的兴衰与仕途紧密相连。

礼部侍郎家的公子前途无量,与柳家联姻,对两家都有好处。而你,拿什么来给瑶儿幸福?

”苏逸尘心中一痛,但仍鼓起勇气说道:“柳伯父,仕途并非衡量一个人价值的唯一标准。

我虽不在官场,但我也有自己的抱负与追求。我擅长诗词歌赋,亦懂武艺,

我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让诗瑶过上好日子。而且,我与诗瑶情投意合,真心相爱,

这难道不是最重要的吗?”柳父站起身来,背着手在客厅里踱步:“苏公子,

感情在现实面前往往是脆弱的。老夫不能因为你们所谓的情投意合,

就将女儿的一生幸福置于不顾。你还是死了这条心吧,柳家与苏家,终究是不合适。

”苏逸尘心中绝望,他知道柳父的态度坚决,一时之间难以改变。但他仍不愿放弃,

说道:“柳伯父,还请您再给我一些时间,我会证明给您看,我有能力给诗瑶幸福。

” 柳父摆了摆手,说道:“不必再说了,你走吧。希望你以后不要再纠缠瑶儿。

”苏逸尘无奈,只得黯然离去。他走在回府的路上,心中五味杂陈。

看着长安城中繁华的街道,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可他却觉得自己的世界仿佛失去了色彩。

他深知,前方的道路布满荆棘,但他对柳诗瑶的爱让他不愿轻易放弃。他暗暗发誓,

一定要找到办法,让柳父认可自己,与柳诗瑶在一起。回到苏府,

苏逸尘将与柳父交谈的经过告知了父母。苏父看着儿子失落的样子,心中也有些不忍,

但还是说道:“逸尘,柳家的态度如此,你也要做好心理准备,或许这门亲事真的很难成。

但你也别太灰心,人生的路还长,或许以后会遇到更合适的人。

” 苏逸尘摇了摇头:“父亲,孩儿不会放弃的,诗瑶是孩儿认定的人,

孩儿一定会想办法娶她为妻。”接下来的日子里,苏逸尘整日苦思冥想,

如何才能改变柳父的看法。他开始更加努力地钻研诗词,希望能在文坛上获得更高的声誉,

让柳父看到自己的才华与潜力。同时,他也没有放下武艺的练习,

希望有朝一日能有机会展现自己的能力。而柳诗瑶在柳府中,整日郁郁寡欢。

她时常望着窗外发呆,回忆着与苏逸尘相处的点点滴滴。绿竹看着小姐日渐憔悴,

心中十分担忧,却又无能为力。柳家为柳诗瑶与礼部侍郎家公子的婚事筹备得如火如荼。

柳诗瑶看着家中忙碌的景象,心中充满了绝望与抗拒。她试图再次与父母沟通,

但每次都被柳父严厉地拒绝。柳诗瑶感到自己仿佛陷入了一个无法挣脱的牢笼,痛苦不堪。

04 情定终身苏逸尘从柳府出来后,心情如同坠入了无底的深渊,沮丧和失落如影随形。

每走一步,都仿佛能听到自己心碎的声音。他深知,柳父的坚决态度并非轻易能够改变,

想要得到柳家的认可,与柳诗瑶长相厮守,谈何容易。但他对柳诗瑶的爱,

如同一团炽热的火焰,在心中熊熊燃烧,让他无法放弃。回到家中,

苏逸尘将自己关在书房里,对着墙壁上挂着的宝剑发呆。

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柳诗瑶那梨花带雨的面容,以及她对自己充满期待的眼神。

他握紧了拳头,暗暗发誓,一定要找到证明自己的方法,让柳父改变主意。几日后,

边境传来消息,有外敌入侵,边关战事吃紧。大唐的边境防线告急,朝廷正在紧急招募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