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又是一个大红包
道观里香火旺盛,烟雾缭绕,供桌上摆满了各种贡品,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
我站在一旁,为前来拜三清的香客们敲钵。
每当香客们拜一下,我便会轻轻地敲击一下钵,那清脆而悠扬的声音,仿佛能穿透人的灵魂,在道观的每一个角落里回荡。
然而,每敲一下钵,我的眼泪就像决堤的洪水一般,止不住地流下来。
以前,都是师父在这里敲钵,而我则负责带领香客们祭拜。
如今,师父己经不在了,只剩下我独自一人,承担起这道观里的大小事务。
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不停地滚落,我却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突然在我耳边响起:“小师父,你怎么了?
怎么还哭上了呢?”
我抬起头,看到说话的人正是前几个月带着一个小姑娘来找我看八字的那个妇人。
我连忙用衣袖擦去眼角的泪水,强颜欢笑道:“没事,我只是有点伤感。”
妇人微笑着说:“我这次来,是特地专门来感谢你的。
正如你所说,孩子这次考试考得非常理想,考上了她梦寐以求的医科大学,就是咱们市里的医科大呢!”
“我今天来送她入学,办理了入学手续就特意过来看你了。”
那妇人 继续说道,“小荷,赶快过来谢谢师父。”
再看那姑娘,与我初次相见时相比,简首判若两人。
那时的她,扎着马尾辫,留着齐刘海,戴着一副眼镜,给人一种羞涩腼腆的感觉。
然而如今的她,却己长发披肩,眼睛也换上了新的款式,整个人看上去成熟了许多,恰似那挂在枝头的苹果,褪去了原本的冷清之色,转而披上了一抹淡淡的红晕。
只见她轻盈地走过来,从自己那小巧的双肩包里掏出一个红包,然后小心翼翼地递给了她的妈妈。
她的妈妈接过红包后,毫不犹豫地将其塞进了我的手中。
“大姐,这可使不得啊!
上次我给您看八字时己经收过费用了,这个红包我实在不能再收了。”
张玄子面露难色,语气委婉地推辞道。
然而,那位大姐似乎并未打算就此罢休,她连忙说道:“小师父,您就别跟我客气啦!
我听说以前咱们观里的老师傅可是中医方面的行家,只可惜我没机会向他请教。
想必您作为他的弟子,肯定也得到了他的真传,中医造诣定然不浅。
您要是不嫌弃的话,就收下我这姑娘做个记名弟子吧,偶尔指点她一下,也算是帮了我一个大忙啦!”
“啊,我中医没怎么跟师父学。。。。”
张玄子话还没说完,那妇人就像变戏法一样,迅速地将一个红包塞进了他的手中。
这突如其来的举动让张玄子有些措手不及,他不禁愣了一下。
要知道,张玄子虽然年纪轻轻,但自从开始独自打理这个小观以来,也算是经历过一些事情了。
然而,面对这妇人如此热情的举动,他还是显得有些青涩和稚嫩。
“小荷快过来叫师父。”
妇人转头对着不远处的一个小女孩喊道。
小荷听到妇人的呼唤,有些迟疑地走了过来。
她看起来年纪不大,大约只有十几岁的样子,脸上还带着几分羞涩和不安。
“姐姐,我怕我不行呀,命理我倒是懂一些,可中医我才刚刚开始学呢。”
张玄子有些惊恐地说道,他觉得自己并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教导这个小女孩。
妇人却不以为意地笑了笑,安慰道:“没事的,姐姐相信你。
中医和命理其实是同出一源的,都源自于《易经》。
只要你用心去学,肯定能像你师父一样厉害的。”
张玄子听了妇人的话,心中稍微安定了一些。
他知道妇人说得有道理,中医和命理的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且,正如妇人所说,有时候年龄和经历并不是最重要的,更宝贵的是知识和经验的积累。
妇人接着说道:“你看,中医和命理就像一对双胞胎,它们之间有着很多相似之处。
同样的病症,在不同的季节里,药方可能就会有所变化。
这就好比中药中的君臣佐使,根据不同的季节,佐使药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更严格地说,其实不是根据季节,而是要根据二十西节气来变化呢。”
张玄子听着妇人的讲解,不禁对她的学识和见识感到钦佩。
他意识到,这个妇人对中医和命理的理解非常深刻,而且能够用如此生动形象的方式来解释其中的奥秘。
最后,妇人对小荷说:“小荷,快加师父的微信,以后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就可以随时向师父请教啦。”
小荷乖巧地点点头,拿出手机和张玄子相互加好了微信。
"时间不早了,我们就不打扰了。
学校那边还有些事情我们还要去处理一下。
小荷记得多向师父请教。”
“嗯嗯,知道了,师父,再见。”
张玄子将母女二人送到了道观大门外,目送她们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