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雪落梅园寒康熙四十八年的冬天来得格外凛冽,紫禁城的第一场雪,
比往年都来得早些。鹅毛般的雪花纷纷扬扬,覆盖了金瓦红墙,天地间一片素白。
御花园的梅树,傲然挺立在风雪中,点点红梅,如同凝结的血滴,在雪白的世界里,
显得格外凄艳。宜妃郭络罗氏,倚着窗棂,呆呆地望着窗外飘落的雪花,思绪万千。曾经,
她是康熙皇帝最宠爱的妃子之一,诞育五子一女,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笑靥如花,光彩照人。
而如今,她形容枯槁,双目无神,往日的神采早已荡然无存。她的小女儿,
年仅七岁的固伦温宪公主,病重垂危,太医们束手无策,只说是“邪祟入体”。温宪,
是她最疼爱的孩子,聪明伶俐,活泼可爱,是她的心头肉,是她的命根子。“温宪,
我的温宪……”宜妃走到床边,轻轻抚摸着女儿苍白的小脸,泪水止不住地流淌下来。
“你一定要好起来,额娘不能没有你……”温宪公主原本***的小脸如今苍白如纸,
双目紧闭,呼吸微弱,如同即将凋零的花朵,让人心碎。“娘娘,您已经三天三夜没合眼了,
这样下去,您的身体会垮掉的。”贴身宫女秋月端着一碗燕窝粥,心疼地劝道。
“多少吃一点吧,您若倒下了,公主怎么办?”宜妃摇摇头,哽咽着说道:“本宫吃不下,
本宫只担心温宪……她这么小,这么懂事,
老天爷为什么要这么残忍……”宜妃的内心如同被刀绞一般,她一遍遍地祈祷,
祈求上天能够保佑她的女儿,哪怕付出任何代价,她都愿意。第二章 暗潮涌动这日,
康熙皇帝来看望温宪公主。他看着病榻上奄奄一息的女儿,心中充满了悲痛和自责。“温宪,
我的乖女儿,你一定要好起来啊……”康熙握着温宪的小手,声音颤抖。
“皇上……”宜妃看到康熙,仿佛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她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泪流满面。“求皇上救救温宪,臣妾怀疑…温宪的病,
并非普通的风寒……”康熙连忙扶起宜妃,关切地问道:“爱妃,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可是有人故意加害温宪?”宜妃犹豫了片刻,
最终还是鼓起勇气说道:“臣妾…臣妾怀疑是丽妃…温宪染病前几日,曾去给太后请安,
当时丽妃也在场,
温宪还吃了丽妃赏赐的糕点…之后便开始不舒服……” 宜妃的声音越来越小,
内心充满了恐惧和不安。康熙的脸色骤变,他与丽妃钮祜禄氏相识于微时,丽妃温婉贤淑,
是他心中的一抹白月光。他虽然宠爱宜妃,但对丽妃始终保持着独特的感情。他无法相信,
丽妃会做出如此狠毒的事情。“爱妃,此事事关重大,你可有证据?”康熙沉声问道,
语气中带着一丝怀疑和不悦。“臣妾没有确凿的证据……”宜妃低下头,
泪水滴落在冰冷的地板上。“可是,臣妾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其他的原因…求皇上明察,
为温宪做主!”康熙看着宜妃悲痛欲绝的模样,心中五味杂陈。他既不愿相信丽妃会害温宪,
又担心宜妃的怀疑并非空穴来风。 他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挣扎。
第三章 疑云密布康熙内心翻涌着惊涛骇浪。丽妃,他年少时的倾慕对象,
如今温柔贤淑的妻子,真的会对一个孩子下手吗?他不愿相信,却又不得不正视宜妃的怀疑。
“朕会派人暗中调查,在结果出来之前,任何人不得妄议此事。”康熙语气沉重,
目光扫过在场的所有人,包括瑟瑟发抖的秋月和其他宫女太监。他深知后宫的险恶,
流言蜚语足以杀人于无形。离开宜妃的宫殿后,康熙立刻召见了贴身太监总管李德全。
“李德全,你亲自去查,朕要知道温宪公主发病前后的一切细节,
尤其是丽妃与她接触的经过,事无巨细,都要查清楚!”李德全领命而去,
康熙独自一人在御书房踱步,内心焦躁不安。他想起温宪那天真烂漫的笑容,
想起她甜甜地叫他“皇阿玛”的声音,心如刀绞。如果温宪真的被人害了,
他绝不会轻饶凶手,哪怕这个人是他曾经深爱过的女人。与此同时,丽妃在自己的宫殿里,
也感受到了山雨欲来的压迫感。她知道宜妃怀疑自己,也知道康熙派人调查,
内心充满了恐惧和委屈。“我没有,我没有害温宪公主……”丽妃紧紧握着手中的帕子,
指甲几乎嵌进肉里。她不明白,为什么宜妃要这样诬陷自己,
难道就因为自己曾经得到过康熙的宠爱吗?丽妃的贴身宫女绿萝见状,连忙安慰道:“娘娘,
您别担心,您一向温良恭顺,从未做过任何对不起别人的事情,皇上一定会查明真相的。
”丽妃苦笑一声:“真相?在这深宫之中,真相是什么?不过是强者说了算罢了。
宜妃如今痛失爱女,一心想要找人报仇,而我,就是她最好的目标。
”第四章 病入膏肓温宪公主的病情日渐加重,高烧不退,昏迷不醒。
宜妃寸步不离地守在女儿床边,衣不解带,日夜照顾。她不停地为女儿擦拭身体,喂她汤药,
一遍遍地呼唤着女儿的名字,期盼着奇迹出现。“温宪,你醒醒啊,
额娘求你了……”宜妃的声音嘶哑,泪水早已哭干,只剩下无尽的绝望和痛苦。
秋月看着宜妃憔悴的模样,心疼不已,却也无能为力。她知道,
温宪公主的病情已经到了无力回天的地步。一天夜里,温宪公主突然睁开了眼睛,
她虚弱地望着宜妃,用微弱的声音说道:“额娘…我好冷…”宜妃紧紧地抱着女儿,
泪如雨下:“温宪,额娘在这里,额娘会保护你……”温宪公主努力地想要抬起手,
抚摸宜妃的脸庞,却最终无力地垂了下去。
“额娘…我好想你…” 这是温宪公主留下的最后一句话,说完,她便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温宪!不——”宜妃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响彻整个宫殿,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凄厉。
第五章 迷雾重重温宪公主的死,如同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了一颗巨石,激起了千层浪。
整个紫禁城都笼罩在一片悲痛和恐慌之中。康熙悲痛欲绝,下令厚葬温宪公主,
并追封她为固伦温宪公主,以示哀悼。同时,他对温宪的死因更加怀疑,加大了调查力度。
李德全将调查结果呈报给康熙,结果却扑朔迷离。
并没有直接证据证明丽妃与温宪之死有关。丽妃赏赐给温宪的糕点,经过检验,
并未发现任何毒物。而温宪公主的病症,也确实像是感染风寒所致,只是病情发展过于迅速,
令人费解。康熙看着手中的调查报告,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他相信李德全的办事能力,
既然没有查到任何证据,那就说明丽妃很可能真的是无辜的。可是,宜妃的怀疑,
温宪公主临死前的那句“好冷”,又让他心生疑虑。难道,真的是太医误诊,延误了治疗?
又或者,是有人使用了更加高明的手段,掩盖了真正的死因?康熙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挣扎。
他既不愿冤枉一个无辜的人,也不想放过真正的凶手。与此同时,
宜妃沉浸在丧女之痛中无法自拔。她不相信温宪只是因为风寒而死,
她坚信是丽妃害死了她的女儿。“丽妃,你害死了我的温宪,我一定要你血债血偿!
”宜妃在心中暗暗发誓,她要为女儿报仇,即使付出一切代价,也在所不惜。后宫之中,
流言四起,有人说是丽妃嫉妒温宪公主受宠,所以痛下杀手;也有人说是宜妃为了争宠,
故意陷害丽妃;更有人说是其他妃嫔为了打击宜妃和丽妃,在背后操纵这一切。
第六章 一缕线索就在案件陷入僵局之时,一个不起眼的宫女,提供了一条重要的线索。
这个宫女名叫小桃,是丽妃宫里的洒扫宫女。
她无意中听到丽妃的贴身宫女绿萝与一个太监的对话,内容似乎与温宪公主的死有关。
小桃不敢隐瞒,偷偷将此事告诉了李德全。李德全不敢怠慢,立刻将小桃带到康熙面前。
小桃战战兢兢地将自己听到的对话内容复述了一遍。 她说,
她听到绿萝对那个太监说:“事情办得怎么样了?千万不能留下任何痕迹,否则我们都得死!
” 而那个太监则回答说:“放心吧,一切都安排妥当了,绝对不会有人怀疑到我们头上。
”虽然小桃没有听到他们具体谈论的是什么事情,但结合温宪公主的死,康熙意识到,
这其中一定另有隐情。他立刻下令逮捕绿萝和那个太监,严刑拷问。
第七章 意料之外绿萝和那个太监在慎刑司受尽酷刑。太监的心理防线很快崩溃,
他招供说是受丽妃指使,在温宪公主的药里掺了“寒冰散”。正当康熙以为真相大白,
准备处置丽妃之时,绿萝却突然开口,说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真相:“皇上,奴婢有话要说!
害死温宪公主的,并非丽妃娘娘,而是……”绿萝的话戛然而止,她突然口吐白沫,
倒在地上,没了气息。太监见状,吓得魂飞魄散,他大喊道:“是…是宜妃娘娘!
是宜妃娘娘指使绿萝做的!毒药也是宜妃娘娘提供的!”康熙震惊不已,他怎么也想不到,
害死温宪的,竟然会是宜妃!第八章 崩溃边缘康熙立刻传唤宜妃,与她当面对质。“宜妃,
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康熙的声音颤抖,他不敢相信,自己深爱的女人,
竟然会亲手害死自己的女儿。宜妃听到这个指控,如同五雷轰顶,她瘫坐在地上,眼神空洞,
喃喃自语道:“不…不是我…我没有…我没有害温宪…”“人证物证俱在,你还想抵赖?
”康熙将太监的供词和绿萝临死前的证词摆在宜妃面前。宜妃看着这些所谓的“证据”,
心中充满了绝望和悲愤。她知道,自己被人陷害了,可是她却百口莫辩。“皇上,
臣妾冤枉啊!臣妾怎么会害自己的女儿?温宪是臣妾的命根子啊!”宜妃哭得撕心裂肺,
她想要解释,却不知道该如何解释。康熙看着宜妃崩溃的模样,心中充满了痛苦和矛盾。
他既不愿相信宜妃是凶手,却又无法忽视那些指向她的证据。“为什么?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康熙痛苦地问道,他需要一个答案,一个能够让他相信宜妃是无辜的答案。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