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西塘春景,茶肆逢缘
细雨如丝,轻柔得好似给古镇蒙上了一层薄纱,透着股说不出的诗意。
雨滴从粉墙黛瓦上滑落,在青石板路上溅起细碎水花,叮叮咚咚的,仿佛老天爷在弹奏一曲悠扬小调。
河道里的水悠悠流淌,两岸错落有致的屋舍和随风摇曳的垂柳,都清清楚楚倒映在里头,偶尔一艘乌篷船慢悠悠划过,船桨这么一搅和,那水面的倒影就像调皮孩子手里的拼图,瞬间乱了套,却又生出别样的美感。
夏家茶楼,在西塘古镇那也是小有名气。
这楼是古色古香的木质结构,雕梁画栋的,一看就是有些年头了,岁月的韵味那叫一个足。
茶楼里头,几张古朴的方桌和长椅摆放得规规矩矩,墙壁上挂着几幅西塘水乡的水墨画,再加上空气中悠悠飘散的淡淡茶香,嘿,这氛围,宁静雅致得不得了。
夏清婉今儿个穿着一袭淡蓝色的旗袍,那旗袍上绣着的兰花,精致得仿佛能闻到花香,她走动的时候,兰花就跟活了似的,跟着轻轻摇曳。
她把乌黑的头发松松挽了个髻,几缕碎发俏皮地垂在白皙的脖子边,整个人透着一股温婉劲儿。
这会儿,她正站在窗边,望着外头的雨景发呆呢,眼神那叫一个宁静安然。
“清婉呐,快来搭把手,今儿这雨下得,估摸着不少游客得跑咱这儿来喝茶躲雨嘞。”
楼下传来母亲林素兰的呼喊。
“知道啦,妈,这就来!”
夏清婉脆生生应了一声,迈着轻盈的步子就下楼了。
夏清婉到了楼下,麻溜地把茶具一件件摆到托盘上。
她拿起一把紫砂壶,轻轻擦着,眼神里满是爱惜。
这壶可是祖上传下来的宝贝,壶身圆滚滚的,壶嘴和壶把的线条流畅得就像水在流动,上面雕刻的花纹精致得没法说,仿佛在跟人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清婉啊,一会儿来客人了,你可得好好露一手茶艺,让那些外地来的游客,好好感受感受咱西塘茶文化的魅力。”
夏正源从里屋走出来,一边整理袖口,一边叮嘱道。
“放心吧,爸!
这茶艺我从穿开裆裤就开始学了,绝对不会给咱夏家茶楼丢脸的。”
夏清婉调皮地眨了眨眼睛,自信满满地说道。
正说着呢,茶楼的门被轻轻推开,一阵带着雨丝的风就吹了进来。
紧接着,一个背着摄影设备的年轻男子走了进来。
这人身材高挑,穿着一件白色衬衫,外面套着件深灰色的休闲外套,下面配着条深蓝色牛仔裤,看着那叫一个清爽干练。
他头发有点乱,额前几缕头发被雨水打湿了,贴在脑门上,不过倒也给他添了几分随性。
一双深邃的眼睛,这会儿正好奇地打量着茶楼里的一切。
“欢迎光临呀,请问您想喝点什么茶?”
夏清婉脸上带着甜甜的笑容,迎了上去。
“呃,我就是想找个地方躲躲雨,顺便看看能不能拍点素材。”
刘子衿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扬了扬手里的相机。
“没问题呀,您随便坐。
我们这儿的茶可都是顶好的,您可以边喝茶边取景。”
夏清婉热情地说道,然后带着刘子衿到靠窗的位置坐下。
刘子衿把摄影设备小心地放在一边,坐下后,又开始西处打量。
茶楼的古朴劲儿、精致的茶具,还有夏清婉那温婉的模样,让他感觉自己就像走进了一幅画里。
他忍不住拿起相机,对着茶楼的各个角落拍了起来。
夏清婉看着刘子衿专注拍照的样子,心里有点好奇,一边准备泡茶,一边问道:“您是摄影师呀?
拍这些是要做什么呢?”
刘子衿停下手里的动作,抬起头,眼睛里闪着兴奋的光,说道:“我是个民俗纪录片导演,一首想拍一部关于江南水乡民俗文化的纪录片。
听说西塘古镇的民俗文化特别丰富,就跑过来找找灵感。
刚才在外面看到你们茶楼,觉得特别有感觉,就进来了。”
“哇,民俗纪录片导演,好厉害啊!
我们西塘的民俗文化那确实有意思,像水乡庙会、河神祭祀、传统婚俗,还有这茶文化,都特别值得记录下来。”
夏清婉眼睛里透着自豪,一边说着,一边就开始展示茶艺。
她先用开水烫洗茶具,动作那叫一个娴熟优雅,滚烫的开水顺着壶壁流下去,水汽一下子就冒了起来,就像给她围了一层梦幻的纱。
接着,她抓了一小撮茶叶,轻轻放进紫砂壶里。
那茶叶嫩绿嫩绿的,还带着点微黄,一股淡淡的清香就飘了出来。
热水一冲进去,茶叶就在壶里欢快地翻滚起来,瞬间,茶香就弥漫了整个空间。
夏清婉把泡好的茶倒进小巧的茶杯里,递给刘子衿,笑着说:“您尝尝,这是我们西塘特有的碧螺春,口感鲜爽,香气可浓郁了。”
刘子衿接过茶杯,轻轻抿了一口。
那清新的茶香一下子就在嘴里散开了,茶汤顺着喉咙滑下去,留下一丝甘甜。
他忍不住赞叹道:“嗯,这茶味道太棒了!
没想到在这古镇上能喝到这么正宗的碧螺春。”
“我们夏家茶楼的茶,那可都是精挑细选的。
而且这泡茶的手艺,也是代代相传,绝对不含糊。”
夏清婉骄傲地说道。
接下来,夏清婉一边给其他客人泡茶,一边抽空给刘子衿介绍西塘的民俗文化。
她讲到水乡庙会的时候,那热闹的场景就像放电影一样出现在眼前:街道上张灯结彩的,各种摊位一个挨着一个,有卖手工艺品的,那些小玩意儿精致得让人挪不开眼;有卖特色小吃的,香味儿飘得老远,馋得人首流口水;还有民间艺人在街头表演杂耍、戏曲,那叫好声、喝彩声,一阵接着一阵。
人们都穿着传统的衣服,脸上都笑开了花,整个古镇就像开派对一样热闹。
刘子衿听得入了迷,手里的相机不停地对着夏清婉拍。
她专注的表情、生动的讲述,还有那跟茶香融合在一起的温婉气质,在他眼里都是绝佳的拍摄素材。
“对了,过几天就是我们西塘的河神祭祀仪式了,可热闹了。
您要是感兴趣,可以去看看,肯定能拍到不少好东西。”
夏清婉突然想起这件事,对刘子衿说道。
“真的吗?
那太好了!
你能不能给我详细讲讲这个祭祀仪式有啥特别的呀?”
刘子衿兴奋地问道。
夏清婉点点头,说道:“这河神祭祀仪式,在我们西塘可是老传统了,都流传好几百年了。
传说河神能保佑我们水乡风调雨顺,所以每年这个时候,大家都会举行祭祀仪式,求河神保佑。
仪式当天,会有穿着传统衣服的村民抬着祭品,沿着河岸***。
然后在河边的祭祀台上,会有主祭人进行祭祀仪式,宣读祭文,向河神敬献祭品。
整个过程可庄重严肃了,特别有仪式感。”
刘子衿一边听,一边在本子上记着要点。
他觉得西塘古镇就像一个装满宝藏的大箱子,到处都是让人惊喜的民俗文化。
而夏清婉,就像打开这个箱子的钥匙,带着他走进了这个充满魅力的世界。
不知不觉,雨慢慢停了。
阳光从云层里透出来,洒在古镇的大街小巷上,给整个古镇披上了一层金色的衣裳,好看得不得了。
刘子衿这才发现自己在茶楼里待了好长时间了,他有点不舍地收拾好摄影设备,对夏清婉说:“今天真是太感谢你了,不仅让我喝到了这么好喝的茶,还了解了这么多西塘的民俗文化。
我过几天一定会去参加河神祭祀仪式的。”
“不客气呀,能让更多人了解我们西塘的文化,我也开心。
希望您拍出来的纪录片能让更多人看到西塘的美。”
夏清婉微笑着说道。
刘子衿走出茶楼,回头一看,夏清婉正站在门口,微风吹着她的头发和旗袍的裙摆,在阳光的照耀下,就像画里走出来的人一样。
刘子衿心里一动,举起相机,咔嚓一声,把这个画面拍了下来。
这时候的他,还不知道,这次在西塘古镇的相遇,会成为他人生中一段特别难忘的经历,而夏清婉,也会成为他生命里很重要的一个人。
刘子衿走了以后,夏家茶楼又恢复了往日的忙碌。
夏清婉继续给客人泡茶,可心里时不时就会想起刘子衿。
她觉得这个年轻的纪录片导演充满了活力和热情,对民俗文化的热爱也让她觉得特别亲切。
而刘子衿走在古镇的街道上,脑子里还在想着在茶楼里的点点滴滴。
他恨不得马上把今天看到的、听到的都整理出来,为即将拍摄的纪录片做准备。
同时,他也特别期待几天后的河神祭祀仪式,盼着能在那儿拍到更多精彩的画面,更深入地了解西塘的民俗文化。
在这个安静又美好的暮春时节,茶艺姑娘和民俗片导演的故事,就在西塘古镇悄悄地开始了,就像那刚泡好的碧螺春,散发着淡淡的、让人着迷的香气,等着大家去品味,去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