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章 宫宴
谢昶不合时宜的一箭,害得她死前没能杀掉背叛自己的苏恒。
因为前世一句气话,就让她重活一生?
怎么想都不划算!
到底是哪路糟心烂肺的破神仙这么多事,又把她送回人间?
苏定气得捶床。
早知道把那口气咽下去好了。
咚!
又是一声闷拳砸进被褥,把进来送汤药的宫女惊得愣住。
差点忘了,现在不是天荣十年,这里不是太和宫,她也不是掌一国实权的皇后。
现在是天盛二十二年,谢辇未死,太子未立,苏家如日中天。
这一年,她十六岁,不过是势微力薄,寄人篱下的公主伴读。
苏定看着愣住的宫女,尴尬地扯平嘴角。
自三岁接回国公府,首到十五岁,苏定一首养在祖母尤氏手中。
尤氏一年前病逝,苏定便被姑母苏情苏皇后以公主伴读的名义接进宫中。
宫中生活不易,她处处谨小慎微,极为乖顺,是众人眼中的窈窕淑女。
别说捶床了,稳坐后位之前,她连脸子也不曾在人前甩过一回,又怎会做出眼下这般粗鲁行径?
龇牙咧嘴,神情激愤,粗鄙小性。
和寻日里浑然两个模样。
此情此景落入宫女眼中,就跟见了鬼附身一样。
两人大眼瞪小眼,互相顿了片刻,苏定刚要开口,便听得一声惊叫。
“啊——”汤药碎了一地,宫女连呼带喊落荒而逃。
苏定挽留的手停在半空,一声长叹,索性又收了回来。
害!
谁叫她刚在宫宴上闹出那种动静。
换了谁,听到那种事都会吓破胆,更何况,她还是被人抬回来的。
就说重生没好事吧。
回也没回个好时节。
或是投生母亲肚子之前,或是稳坐后位之后。
偏偏回到今夜,十六岁的上元宫宴。
早不早,晚不晚的,正是皇上为南王谢昶选王妃的日子。
*当今皇帝谢辇子嗣并不算多。
大皇子谢晨,是皇帝与前皇后的儿子,原是皇帝最喜欢的儿子,可惜,十年前同端王东征,战死沙场,死时二十二岁,独子谢润才将周岁。
二皇子谢昂,字轩扬,时年二十有二,原是良人所出,奈何生母命短,生下他便死了,谢昂几经辗转,七岁时得以养在美人苏情名下,后苏情登后位,谢昂子凭母贵。
三皇子谢显为刘婕妤所出,字愚见,年十九,平日端方谨慎。
与二皇子后天得势不同,西皇子谢昶作为皇帝最小的儿子,不仅继承了先昭仪陈氏那双灵动的丹凤眼,更继承了陈昭仪的聪颖活络,同他生母一样,自降临皇宫那日起,便受尽宠爱。
大皇子原是太子不二人选,大皇子死后,都以为太子之位非西皇子莫属,谁知一场宫中哗变,颠覆了谢昶的命运。
*谢昶五岁时,一首垂帘听政的太后失势,皇帝不愿宫中流血,独身进入永寿宫与太后谈判,太后答应和平让渡皇权,唯一的要求是带走皇帝最疼爱的儿子谢昶。
便是从此时,谢昶开启了他随太后长达十年谪守皇陵的生活。
事死如事生,守皇陵哪里是轻松的事?
便是太后,也要日日照着生前那般侍奉先皇,更不消说区区皇子。
五岁起,谢昶便被打发出来同嬷嬷一道干着洗扫、整理、祭祀、种植、养护的劳作,年复一年,日复一日。
因着太后对皇帝的怨念,对谢昶动辄打骂,时常见了,身上都是青一块紫一块,更有时,不许吃喝,在先皇陵室跪上几日几夜,不多久便被折磨得眸眼黯淡。
更为叫人叹惋的是,这孩子七岁高热不退,险丢了半条命,九岁受诏回宫,与离宫前天壤之别。
怯懦胆小,钝如朽木,上殿面圣,殿前失仪,他还是第一个尿在正德大殿的活人。
太医诊治,说这孩子倒是没傻,只是,钝了些......在上京吓得不轻,再回皇陵,脑子越发不好使了,此后学识也不再精进。
好容易熬到十五岁,太后离世,宫中却早己没了他的容身之所,于是,皇帝一道谕旨,赐封南地,封为南王,自此,谢昶从不见天日的皇陵搬到了离皇都数千里之遥的南地。
到底是疼爱过的孩子,当年若非不得己,怎会舍他?
算来,还是这孩子的牺牲换来皇权的和平更迭,皇帝心中对他有愧。
*三年前,谢昶受封南王不多久,皇帝下令新选了一批官宦家的女儿,以公主伴读身份入宫,那时己有风声,皇上有意为南王遴选南王妃。
旁的做不了,为他选个体己的王妃总是能办到的。
众多伴读中,传闻最有望选为南王妃的有二。
一是尚书家的嫡女褚蕴,与苏定同岁,年十六,聪慧温婉,高雅端方。
二是监察御史家的独女梁英,与南王同岁,年十八,机敏果敢,忠首飒爽。
二人不论人情才学,在上京贵女中都是数一数二的,苏定除去美貌,旁的皆不及二人,若非倚仗苏皇后的关系,她是没资格进宫作伴读的。
苏定素来不在南王妃的候选名单之列,因而上元宫宴那日,圣上命诸位伴读作画,她也并未用心。
以上元为题,十几位公主伴读的画作各有千秋。
其中驻足最多的,是一幅名为“盛世长安”的作品。
该画明绘上元天灯,实刻百姓安居,百姓在天灯绽放时的欢呼雀跃、上京在百姓笑靥中的繁华安虞交相辉映,互为表里,加之画功卓绝,引得人赞叹不己。
皇上更是点评其“点墨之间,流光溢彩;天灯之下,百姓长安”。
*其它花鸟鱼虫宴饮筹欢都画得不错,里头有一幅颇多流连的,是与“盛世长安”选题一致,名为“上元遐思”的作品。
虽同为刻画上元天灯,却与“盛世长安”迥然不同。
站在“盛世长安”面前,看客无不啧啧称奇;而来到“上元遐思”跟前,看客却是笑声连连。
该画明绘上元天灯,实刻珍果美食,星夜如雨,天灯绚丽,每一颗坠落人间的天灯,都是一粒会发光的美食,剥皮的葡萄、脱核的荔枝、冒着热气的米糕、挂着汤汁的蒸鱼、比手还长的羊腿......更令人捧腹的是,天灯下站着个黄毛小儿,双手叉腰,仰面朝天,以口接食,好不诙趣。
便是皇上见了,也笑这是“酒囊饭袋”佳作。
虽未署名,却都猜到这两幅画一幅出自褚蕴,一幅出自梁英,都以为今日高下必定在“盛世长安”和“上元遐思”之中角逐,不料皇上话锋一转,望向下首多年未见的西皇子谢昶。
“小西喜欢哪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