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班级最少20人,最多50人,整个年级合计有1100多人。
按文理科来分的话,1班到15班是理科生,16班到24班是文科生。
南市是南省的省会,学生们可以享受到的教学资源是全省最好的。
但同时南市的教育系统对政策的执行力度也最大。
在其他地方,高三的寒假肯定是要安排补课的,学生的放假时间最多只有三、五天。
但是在南市,尤其是南方中学这种需要做表率的重点中学,人家到点就放假,一天都不补课。
高中三年,高三党和高一高二的学生相比,只是增加了晚自习。
没错,在南方中学,高一高二年级的走读生,不需要上晚自习。
而高三其他的一切作息都严格按照教育部的规定执行。
早上七点西十早读,十一点西十放学,下午二点上课,五点放学。
晚自习是七点到九点半,没有老师坐班,都是学生自己安排。
饭堂除了一日三餐,还为高三学生供应宵夜。
周末休息两天,节假日也绝对不会让师生们留在学校。
南方中学没有分重点班和普通班的说法,高二文理分班完全是打乱顺序的。
老师们也是随机分配,谁负责那个班全靠运气。
唯有高三1班是个例外。
其实一班是个竞赛班,学生人数最少,仅有20人。
虽然南方中学对外宣布没有重点班,但是为了方便管理,暗地里还是将各科竞赛苗子放在一起。
但这种好苗子,通常都有偏科倾向,所以他们的总分成绩并不特别突出。
家长们也没法从分数上发现端倪。
当然了,这些学生在自己擅长的科目上一骑绝尘的成绩,也让家长们生不出怨言。
这20人不仅经常需要集训参加竞赛,更多时候连学习都分开,某些科目差不多能够享受老师一对一的辅导。
高三1班的班主任姓赵,是位三十多岁的数学老师,江霖是他的得意门生。
赵老师是学校刚从其他省份挖来没两年的数学竞赛指导老师,按理不需要担任班主任工作。
但是他自己主动请缨,就是为了班上的两个宝贝弟子。
一个是江霖,另外一个是林荣涛,他们两人是奥赛国家队的队员。
高二暑假期间代表国家出战IMO,获得了团队金牌。
江霖还是个人金牌得主,林荣涛是个人银牌。
江霖和程若青订婚的消息,经过论坛和飞信群的发酵,不仅在学生中传播,连老师们都知道了。
高三年级数学教研室里,赵老师皱着眉头从外面进来。
“赵老师,你的得意门生订婚,有没有请你去喝酒?”
“肯定没有啦,没看到老赵的眉头都能夹死蚊子了吗?”
办公室内的老师们开着玩笑,多少也有点看好戏的成分在。
谁让这一届的学生,只有赵老师带的学生得到了竞赛金牌呢。
老师们同样有攀比心的。
“他们都己经年满十八岁,是成年人。
只要不违反法律校规,有权利决定自己的私事,不需要向我报告。”
赵老师严肃地对同事说道。
“我皱眉不是因为他们订婚的事情,而是因为教育局准备下周就全市一模统考。
这么重要的关头,你们看看学生们的心,收回到学习上了吗?”
在赵老师从前工作的学校,是见不得高三的毕业生还这样心思浮躁的。
在所有老师和学生的认知里,高三狗从来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
老师们对视了一眼,想起来对方之前在全国最卷的高考大省工作,纷纷劝道:“老赵,你又不是不知道这些学生,真正重视高考的有几个人?”
“对呀,南市注重素质教育,并不唯成绩论。”
“这些天之骄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根本不需要操心高考成绩。”
“尤其是你的竞赛班,差不多都有保送名额在身。”
赵老师并没有因此而松开眉头,反而更加严肃了。
“竞赛班才20个人,另外的1000多人呢,难道都有了保送名额?”
二班的数学老师兼教研组长张老师说:“赵老师,你刚来没多久,又是第一次担任毕业班的班主任,不太了解南方中学的学生。”
他拿起放在桌面的学生寒假作业本,指着上面的名字说:“像这个学生,他的成绩上仲大是稳稳当当的,再努力冲一冲,排名前十的高校也极有可能。
但是他的目标是医科大,想读临床医学本硕博八年班,根本不在乎什么学校排名。”
张老师放下手上的作业本,又翻了另外一本举起来。
“还有这个学生,她的成绩更好,上排名前三的大学都没有压力。
但人家的目标是港大,专业也早早选好了,是教育心理学。”
再左、右手各举着一本:“还有他,定位南科大的物理系,以后准备走科研的路子。
至于这名学生,她的志向是当一名外交官,准备报考国际关系专业。”
张老师眼里带笑:“赵老师,南方中学的学生,大部分人都对自己将来要走的路有清晰的想法,他们的眼中,看到也不是只有高考这个关卡。”
另一个数学老师接口道:“另外的1000多人,确实也有不少人被保送了。
但不是保送到国内的大学。
他们是拿到了国外大学的OFFER,打算出国留学。
等国外的开学季到来,你会发现其他班级减员不少。”
“在这里需要认真对待高考的,是成绩不特别好,对人生也没有什么想法的那部分人。”
总而言之,赵老师的担心,在其他老师们看来没必要。
南方中学的学霸们都是自律而又上进的,不需要高压手段来管理。
现在这种八卦兴奋,除了订婚消息有冲击力度,也是学霸们因为假期久不见面,需要一个热点来消除彼此的生疏。
当然,办公室里老师们的讨论,对学霸们也完全没有影响。
收到三天后要举行全市一模考试的消息,大部分高三学生都继续按自己的步调行事,完全没有多余的紧张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