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没有看错人
这一次,对方想制他们于死地,下了狠手。
对方是什么些人,目的是什么,吴明义和赵长天是清楚的。
对方是本土派,以县长周子叶为代表,联合了本土派的另一个代表人物,县委副书记李子林。
这两个人联合起来在常委会上占了多数,能掌握常委会。
而外来派以县委书记赵长天和纪委书记吴明义为代表。
外地派被压缩得异常艰难,只好奋起反击。
县委常委、纪委书记吴明义查到财政局财政支出上的问题,***了一个副局长和一个科长。
财政局历来是政府的自留地,如果这个缺口进一步扩大,那么可能会引发雪崩效应。
赵长天、吴明义这一招首接打痛了对方要害。
无奈之下,对方只好作出让步,在一些重大问题上作出妥协。
但,谁知却是对方的缓兵之计。
对方的目的是要将吴明义这个纪委书记拿下,进而换成自己人。
最终将县委书记赵长天变成跛脚书记,逼着赵长天体面地离开。
县里的争斗最终反映到市里,市里也存在本土派与外地派激烈交锋,新州县成了最激烈的战场。
否则,带走一个小小的李天泽会动用市纪委这个大杀器。
纪委书记是特殊岗位。
可以说,把纪委牢牢掌握在手上关键时候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作用,你可以不掌握组织部,但如果没有掌握纪委,那么腾挪的空间就狭小多了。
如果让人在纪委和组织部之间作出选择,那么一般人绝对会选择纪委,可以不当这个官,但必须确保政治上安全,不能让自己一辈子奋斗一夜回到解放前。
90年代末期到世纪之初,华夏处在高速发展之中,难免滋生很多***。
人说,跟着组织部年年有进步。
所以,在华夏官场,大家都讨好组织部,客意逢承。
但有的官员因为年龄原因晋升空间基本丧失,便不再刻意讨好上级,更不愿意巴结组织部。
但对纪委的态度仍然要保持小心翼翼,谦虚谨慎。
即使是退休了,你也不能认为自己平安着陆。
对于纪委来说,唯一平安着陆就是闭上眼睛离开了这个世界。
李天泽是在上班的时候被带走的。
市纪办案人员为了达到“良好效果”,特意走了一个曲线。
本可以从县纪委办公楼首接进入电梯,便人家带着李天泽走楼梯,车子也停得很远,慢慢地走过来上车。
由于县纪委和县委县政府在一起办公,基本上差不多大家都知道李天泽出事了。
李天泽安静地坐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市纪委两个人正在对他进行问话。
李天泽有点紧张。
作为县纪委的工作人员,李天泽对***并不陌生,一旦领导干部存在***受贿,纪委便代表组织把你带走,让你在规定的时间和规定的地点交待问题,俗称“***”。
被***以后,基本上失去自由。
但李天泽知道自己并没有什么犯过错,心里很坦然。
“李天泽同志,把你知道的有关吴明义的事都说出来!”
一个赵同志严厉地说。
李天泽这才明白过来,人家抓自己并不是针对自己,目标是吴书记。
“吴书记的什么事?”
李天泽问。
“不要蒙混过关!”
“吴明义违法乱纪的事我们都掌握了,现在不过是找你印证一下!”
两人咆哮着。
“对不起,我不清楚吴明义同志违法乱纪的事。”
李天泽不软不硬的顶了过去。
姓赵的使劲拍了一下桌子,大怒地说:“你小子不到黄河不死心,到了这个地步还想着帮吴明义过关。”
赵同志叫赵同仁,是市纪委党风政风室的副主任。
另一位叫付志强,是第六监督室的副主任科员。
赵同仁刚刚提拔,深得市纪委主要领导的信任,在领导面授机宜后,便把领导信任转化到李天泽身上。
这两人也是拚了,没日没夜的与李天泽“交流。”
“小李,你只好承认了,便马上可以出去。”
赵同仁主任笑嬉嬉地说,那个付志强甚至还替李天泽泡了一杯茶。
然后,他们改变策略了。
见硬的不行,便来软的。
李天泽被***己经一周了,未取昨任何进展。
赵同仁每天都要被要求向领导汇报进展,但却毫无进展。
把李天泽带到后,赵同仁夸下海口:两天拿下李天泽,想要什么样的证词就能拿到什么样的证词。
但李天泽象茅厕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领导很不满意。
赵同仁急了。
改变策略,进行循循善诱:“吴明义会不会刚好外出办事,便偶尔用一下公车?”
“吴明义会不会用公款宴请自己的客人?”
“过年过节的,礼尚往来也属于正常,吴明义与下属存在这些礼尚往来吗?”
赵同仁与领导商量,只要抓住其中的一条,便可以把吴明义拉下马。
有的事都属于小事,但上纲上线的话都不是小事。
比如,公车私用,人家会说,作为一个纪委书记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为同志们作好表率。
所以,公车私用也许对其他领导干部批评一下就可以了,但对纪委书记就是要严肃处理!
但李天泽一概否认。
无计可施的情况下,赵同仁炮制出所谓的交待材料,打印好,让李天泽签字。
那张纸放在李天泽面前,李天泽认真地看完,便拒绝签字。
因为有监控,赵同仁不能抓住李天泽的手强行让他签字。
而纪委办案规定,必须全程录像。
李天泽看完那张纸,心里思付,只要签上自己的名字,便可以走出去,重新呼吸自由的空气。
他很想签字,因为他知道苗苗知道自己出事以后,一定会急疯了。
但李天泽却拒绝了,因为他做不到。
就么简单!
“只要你签字了,马上把你调到市纪委来,并且提拔一级!”
赵同仁拿出最后糖衣炮弹。
这个糖衣炮弹是领导最新给的,目的当然还是让李天泽就范。
这两个条件对一个农民儿子来说是相当有诱惑力。
但,天泽还是果断拒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