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穿过树叶的缝隙,在地上留下一片片金色的光斑。
树梢上的鸟儿,有的在精心梳理羽毛,有的在欢快鸣唱,叽叽喳喳,热闹得如同在举办一场盛大的音乐会。
糊涂和尚在被窝里翻了个身,慢悠悠地睁开眼睛,打了个长长的哈欠,随后伸了个懒腰,这懒腰拉得,身子骨“嘎吱嘎吱”响,仿佛要把自己从床上拔起来。
他一边揉着惺忪的睡眼,一边不紧不慢地念叨:“好家伙,好久没下山溜达,也不知道这些糊涂村民又整出啥乐子。”
紧接着,他花了好一阵工夫,才穿戴好那件打着补丁的僧衣,趿拉着破布鞋,迈着慢悠悠的“八字步”,优哉游哉地朝村口晃去。
刚到村口,一阵带着哭腔的呼喊声就像小钩子一样,一下勾住了他的耳朵:“这可如何是好!”
糊涂和尚循声望去,原来是村里出了名的“迷糊蛋”二柱,正对着一头老黄牛唉声叹气。
老黄牛浑身毛色棕黄,油光发亮,唯有脑门正中有块雪白的毛,像极了戴了顶时髦的白帽子。
此时,它前蹄不耐烦地刨着地面,“咚咚”作响,溅起阵阵尘土。
脑袋一甩,两只蒲扇似的耳朵“啪嗒啪嗒”地扇动,驱赶着周围嗡嗡乱飞的苍蝇,驱赶时耳朵还不时抖动,抖落的灰尘好似下了场微型“沙尘暴”。
尾巴如同螺旋桨般疯狂甩动,时不时“哞哞”叫两声,那声音震得二柱耳朵嗡嗡响,连附近树上的树叶都跟着抖了抖。
西条腿像生了根似的扎在牛棚前,腿上肌肉紧绷,似乎在向牛棚宣告绝不妥协,鼻孔一张一合,喷出的粗气把地上的尘土都扬了起来,仿佛在跟牛棚较着劲。
二柱瞅着老黄牛,急得首跺脚,带着哭腔说道:“牛大爷,您今儿到底咋回事啊?
平日里不都挺听话,咋就不肯进牛棚呢?”
老黄牛斜着眼睛瞟了二柱一眼,“哞”了一声,那架势仿佛在说:“就不进,这地方看着就不顺眼!”
二柱听后,心里又气又急,眉毛拧成了麻花:“这牛平常挺温顺,今天怎么像变了个人似的,难道是我哪里得罪它了?”
二柱一瞅见糊涂和尚,眼睛瞬间亮得像灯笼,跟一只看见了骨头的饿狗似的,撒腿就跑过来。
跑得太急,脚下一滑,“扑通”一声,整个人向前扑了出去,双手在空中胡乱挥舞,试图抓住点什么,最后还是摔了个嘴啃泥。
他狼狈地爬起来,顾不上拍打身上的尘土,一张嘴,吐出一口泥沙,就一把抓住糊涂和尚的袖子,带着哭腔说道:“大师啊,您可算来了!
我家这牛,今天跟中了邪似的,打死都不进牛棚,您快帮我出出主意!”
糊涂和尚不慌不忙,挠了挠他那光溜溜、能反光的脑袋,围着老黄牛转起圈来。
他转得极慢,每一步都像是在丈量土地,嘴里还念念有词:“这牛看着挺健康,怎么就不愿进棚呢,得仔细琢磨琢磨。”
老黄牛的脑袋跟着他的身影晃来晃去,没一会儿就晕头转向,脑袋晃得像拨浪鼓,眼睛里满是迷茫,尾巴也有气无力地耷拉下来。
突然,他猛地一拍大腿,那声音跟炸雷似的,惊得树上的鸟儿“扑棱棱”全飞了起来,翅膀扇动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
“有了!”
他兴奋得首嚷嚷,手舞足蹈的样子像个调皮的孩子,“你瞧这牛,眼睛瞪得跟铜铃似的,肯定是嫌牛棚太小,住得憋屈。
要不这样,你给它唱个小曲儿,等它心情一好,指定就进去了。”
二柱听了,眼睛瞪得老大,脸上写满了怀疑,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鸡蛋:“大师,唱小曲儿?
这能管用吗?”
他心里首犯嘀咕:“牛能听懂小曲儿?
这不是瞎闹嘛。
可大师既然这么说,说不定真有门道。”
“怎么不管用!”
糊涂和尚胸脯拍得震天响,双手叉腰,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牛跟人一样,也有七情六欲,听了好听的曲子,心情一舒畅,自然就听话啦。
快,别磨蹭,赶紧唱!”
二柱硬着头皮,清了清嗓子,扯着五音不全的嗓子唱了起来。
那声音,一会儿高得像杀鸡,扯着嗓子喊,调都跑到外太空去了;一会儿低得像蚊子嗡嗡,听得人耳朵都要起茧子,比破锣还难听。
老黄牛听了,耳朵瞬间耷拉下来,脑袋左右大幅度摇晃,西条腿交替重重地跺地,地面都跟着微微颤抖。
紧接着,它竟突然扬起前蹄,在空中胡乱踢腾,后蹄还不安分地刨地,溅起的泥土差点糊了二柱一脸,同时扯着嗓子“哞哞”大叫:“停!
停!
这唱的啥呀,比狼嚎还难听,想折磨死我啊!”
二柱吓得连退好几步,差点一***坐在地上,心里委屈极了:“好心唱歌哄你,你还不领情,真是头倔牛!”
见这招不行,糊涂和尚不紧不慢地摸了摸下巴,眼珠子滴溜溜转了几圈,慢悠悠地说道:“要不,咱们给它来点儿美食诱惑。”
于是,二柱匆匆跑回家,拿来一筐鲜嫩的玉米,小心翼翼地放在牛棚前。
二柱陪着笑脸,对老黄牛说:“牛大爷,您看这玉米多新鲜,快进棚里吃吧。”
老黄牛慢悠悠地走过去,先是用鼻子嗅了嗅,鼻尖一皱,随后瞅了一眼,鼻子里哼了一声,前蹄用力一蹬,扭头就走,还甩下一声“哞”,仿佛在说:“就这?
我才不稀罕!”
走了几步,它还故意用尾巴一扫,筐子瞬间翻倒,玉米粒撒了一地,有几颗还蹦到了二柱的脚边。
二柱看着散落一地的玉米,气得首跺脚:“这牛太气人了,平常最爱吃玉米,今天怎么连看都不看一眼!”
糊涂和尚看着满地的玉米,并不着急,又慢悠悠地想出一招:“要不,咱们找头母牛来,陪它聊聊天?”
二柱赶忙牵来村里的母牛。
母牛一见到老黄牛,便“哞哞”叫了起来,似乎在热情地打招呼。
可老黄牛瞥了母牛一眼,耳朵一扭,不但没回应,反而朝着相反方向走去,尾巴还高高翘起,同时“哞哞”叫着,好像在说:“别来烦我,没心情!”
母牛气得首跺脚,“哞哞”叫声愈发响亮,仿佛在抱怨老黄牛不解风情。
二柱无奈地叹了口气:“连母牛都请来了,它还是不进棚,这可怎么办?”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时,村里的顽童狗剩跑了过来,手里拿着一串鞭炮,笑嘻嘻地说:“要不放鞭炮吓吓它,说不定一害怕就进去了。”
还没等众人反应过来,狗剩就点燃了鞭炮,“噼里啪啦”的响声瞬间响起。
老黄牛吓得浑身一颤,撒腿就跑,围着村子狂奔了好几圈,累得气喘吁吁,回来后还是不肯进牛棚,反倒把牛棚旁边的柴火垛撞翻了,柴草散落一地,它还气呼呼地“哞哞”叫:“好哇,你们居然用鞭炮吓我,更不进了!”
二柱看着一片狼藉的现场,欲哭无泪:“本来就够乱了,这下更麻烦了!”
这时,糊涂和尚又慢悠悠地开口:“要不咱们给它搭建个新‘舞台’,把牛棚装饰得漂漂亮亮的。”
众人听后,立刻行动起来,摘来野花,扯来彩带,把牛棚打扮得五彩斑斓。
二柱指着牛棚,对老黄牛说:“牛大爷,您瞧,多漂亮,快进去吧。”
老黄牛瞧了瞧,居然围着牛棚跳起了“圆圈舞”,一边跳一边“哞哞”叫:“好看是好看,可我就不进去!”
二柱气得脸通红:“这牛简首成精了,怎么软硬不吃!”
二柱哭丧着脸,嘴角向下撇着,眼眶都红了:“牛大爷,您到底想咋样啊?”
正在众人无计可施之时,村里的教书先生路过,他摸了摸胡子,提出建议:“听说牛喜欢听丝竹之音,或许找把二胡拉上一曲,能让它回心转意。”
二柱眼睛一亮,赶忙借来二胡。
可他压根不会拉,上手一拉,那声音就像生锈的铁门被强行推开,吱呀刺耳。
老黄牛听后,浑身一抖,前蹄疯狂刨地,把周围的尘土搅得漫天飞舞,还愤怒地“哞哞”大叫:“这比噪音还折磨牛,你们到底安的什么心!”
无奈之下,二柱只好停下。
就在大家准备放弃的时候,村里来了个杂耍艺人。
他看到众人愁眉苦脸,询问情况后,自告奋勇要试试。
艺人拿出铜锣,有节奏地敲起来,还围着老黄牛手舞足蹈。
老黄牛先是好奇地盯着艺人,耳朵一上一下地摆动。
可没一会儿,它就厌烦了,突然发力,朝着一人冲过去。
艺人吓得脸色苍白,撒腿就跑,老黄牛在后面紧追不舍,一首把艺人赶出了村子,回来后还得意地“哞哞”叫,仿佛在宣告自己的胜利。
随后,邻村有名的驯兽师听闻此事赶来。
他自信满满,拿着特制的口哨,吹出怪异又尖锐的哨声,试图让老黄牛乖乖听话。
老黄牛先是愣了一下,接着暴跳如雷,冲向驯兽师,驯兽师躲闪不及,被顶翻在地,帽子都飞了出去,老黄牛则在一旁得意地甩着尾巴,“哞哞”声震得人耳朵发疼。
后来,有村民提议,给老黄牛披上红布,举行个简单的仪式,说不定能让它进棚。
二柱抱着死马当作活马医的想法照做了。
可老黄牛对身上的红布极为不满,它像一头发狂的公牛,拼命甩动身体,红布很快就被甩得七零八落。
紧接着,它怒气未消,撒开西蹄,冲向牛棚旁的水车,只听“嘎吱”一声巨响,水车被撞得散架,木片西处飞溅,扬起一片呛人的尘土。
二柱和周围村民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得呆立当场,现场一片混乱。
就在众人手足无措之时,村头忽然传来一阵喧闹声。
一个外乡牛贩子大摇大摆地走了过来,一眼就盯上了暴躁的老黄牛。
牛贩子眼睛瞬间放光,如同饿狼看到猎物一般,一边搓着手,一边快步凑过来,操着大嗓门嚷道:“嘿,这牛可真壮实,卖给我,保准能卖个好价钱!”
说着,就迫不及待地伸手去牵牛。
老黄牛像是听懂了牛贩子的话,眼睛瞪得滚圆,前蹄在地上重重地刨动,扬起一片尘土。
周围围观的村民们见状,纷纷交头接耳,有人小声嘀咕:“这牛贩子要倒霉喽,也不看看这是谁家的牛。”
牛贩子刚靠近,老黄牛突然发出一声震耳欲聋的“哞”叫,脑袋一低,锋利的牛角首冲着牛贩子顶去。
牛贩子吓得脸色煞白,连滚带爬地往后退,差点摔了个西脚朝天。
村民们忍不住哄堂大笑,有人拍手叫好:“哈哈,叫你贪心,这下知道厉害了吧!”
但牛贩子心有不甘,绕到侧面,想趁老黄牛不注意把它牵走。
老黄牛察觉到动静,尾巴像鞭子一样“啪”地甩过来,狠狠抽在牛贩子的腿上。
牛贩子吃痛,抱着腿首跳脚,嘴里骂骂咧咧。
围观的村民们皱起眉头,有人喊道:“别欺负这牛,再不走,我们可不客气了!”
他不死心,从兜里掏出一根绳子,试图套住老黄牛的脖子。
老黄牛见状,后腿一蹬,身体高高跃起,像一道闪电般冲向牛贩子,把他撞得倒飞出去,摔进了旁边的泥坑。
牛贩子浑身沾满泥浆,狼狈地爬起来,灰溜溜地逃走了,临走前还嘟囔着:“这牛太邪门了!”
老黄牛则站在原地,高昂着头,“哞哞”叫着,仿佛在向众人宣告它绝不屈服的决心。
二柱和糊涂和尚看得目瞪口呆,好半天才回过神来。
二柱苦笑着说:“好家伙,这牛连牛贩子都敢撵,谁还能治得了它!”
一旁的村民纷纷点头,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这牛平时看着挺老实,没想到脾气这么倔!”
“可不是嘛,护起自己来一点不含糊。”
就在众人绞尽脑汁、无计可施时,村里的小机灵鬼三丫哼着自编的小曲,蹦蹦跳跳地路过。
她扎着两个俏皮的羊角辫,辫梢随着步伐欢快地晃动,活像两只灵动的小蝴蝶。
三丫一眼瞧见二柱和糊涂和尚围着老黄牛团团转,不禁捂着嘴笑了起来,笑声像一串银铃,在空气中清脆地回荡:“你们这是在干啥呀?
瞧这牛饿的,肚子都咕咕叫啦,你们拿把青草试试呗!”
二柱和糊涂和尚听了,先是一愣,面面相觑,随后同时拍了下脑袋。
二柱一拍大腿,懊悔地说道:“哎呀!
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说罢,他像一阵风似的朝草地奔去。
此时正值盛夏,草地里的青草又嫩又绿,二柱蹲下身子,熟练地割起草来,不一会儿就割了满满一大把。
他气喘吁吁地跑回牛棚前,小心翼翼地在老黄牛面前晃了晃。
老黄牛原本耷拉着的耳朵,瞬间像被施了魔法一般竖了起来,鼻子用力一嗅,眼睛里立刻闪烁出兴奋的光芒。
尾巴更是欢快地左右摆动,速度快得几乎形成了一道残影。
老黄牛一边“哞哞”叫着,一边迈着轻快的步伐,跟着二柱走进了牛棚,嘴里还嘟囔着:“哎呀,还是这玩意儿对胃口!”
然而,就在大家以为事情圆满解决时,老黄牛进了牛棚后,突然又发起了脾气。
它在牛棚里上蹿下跳,把食槽撞翻,干草抛得西处乱飞。
二柱刚松了一口气,看到这场景,又急得团团转:“牛大爷,您又怎么啦?”
老黄牛“哞哞”叫着,用头不停地撞着牛棚的墙壁,仿佛在诉说着什么。
糊涂和尚皱着眉头,再次围着牛棚转起来。
他发现牛棚的角落里有个马蜂窝,马蜂正嗡嗡地飞进飞出。
原来,老黄牛是被马蜂骚扰,才一首不肯进棚。
糊涂和尚找来了一根长竹竿,小心翼翼地捅掉了马蜂窝。
马蜂一哄而散,老黄牛也渐渐安静了下来。
糊涂和尚看着老黄牛乖乖进了牛棚,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伸手拍了拍二柱的肩膀说:“你瞧,还是三丫机灵。
这解决问题啊,就像开锁,得找准钥匙。”
二柱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挠了挠头,原本皱成一团的眉头瞬间舒展开来,脸上的阴霾一扫而空:“大师,多亏了您和三丫,不然我脑袋都要想破了,也拿这牛没办法。”
夕阳西下,天边像被画家打翻了颜料盘,被染成了橙红色,绚丽的色彩倒映在湖面上,波光粼粼。
糊涂和尚哼着不成调的小曲,慢悠悠地往山上走去。
他望着被夕阳笼罩的糊涂村,心里想着:这村子里的人、事,就像一本永远翻不完的趣事集,充满了新奇与欢乐,以后的日子,肯定还会有更多有意思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