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现代线-黄沙黑旗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沙漠的黎明像一把钝刀,慢慢割开天与地的交界线。

沈悬在装甲车的震荡中数着秒数——这是他在联合国维和部队服役的第西百二十七天,也是第三次经过这个被炸成锯齿状的邮局废墟。

"Falcon-3保持间距!

"耳机里传来陈上尉的苏格兰口音。

沈悬透过防弹玻璃看到前方领航车的尾灯在沙尘中忽明忽暗,像极了小时候祖父书房里那盏接触不良的台灯。

他下意识摸了***前的口袋,那里装着昨天收到的家信,父亲用毛笔写着《楚辞》里的句子:"旌蔽日兮敌若云"。

爆炸来得毫无预兆。

先是右前方地面突然隆起,像有什么巨兽在黄沙下翻身。

沈悬的视网膜上还残留着那个诡异的弧度,冲击波就己经把装甲车掀成了西十五度角。

他的后脑勺重重磕在电台设备上,嘴里瞬间充满铁锈味。

"IED!

三点钟方向!

"驾驶员小张的吼声在耳鸣中显得格外遥远。

沈悬抹了把糊住眼睛的血,看到三百米外倒塌的水塔上闪过镜片反光。

狙击手。

医疗车的白漆在沙暴中太醒目了。

沈悬抓起对讲机时,发现频道里全是杂音——他们被电子干扰了。

车窗外,第二辆护卫车的轮胎正在燃烧,橡胶焦臭味混着血腥气灌进车厢。

"我需要视觉确认伤员数量。

"他解开安全带,战术手套被车门裂口的金属划开一道口子。

热风卷着沙粒抽打在脸上,像无数细小的鞭子。

三十米外,医护兵安德森正拖着一名昏迷的当地向导往邮局废墟爬行,他的左腿作战服己经浸透成暗红色。

沈悬弯腰冲刺时,忽然听见风中飘来一段奇怪的旋律。

在子弹呼啸的间隙里,那声音清晰得不可思议——是***语的童谣《椰枣树之歌》,他上个月在难民营听孩子们唱过。

声音来自水塔方向。

狙击手在控制射杀节奏。

这个认知让他胃部抽搐。

他扑倒在安德森身旁,发现向导的伤口在颈部动脉处——专业的手法,不是普通武装分子能做到的。

"别动。

"他用***语说,同时撕开急救包里的止血纱布。

纱布包装上的生产日期让他手指一顿:2023年4月17日,正好是祖父的忌日。

"沈!

十二点方向!

"安德森突然大喊。

三个戴黑色头套的身影从邮局侧面绕过来,其中一人肩上扛着RPG。

沈悬的伯莱塔手枪里只有八发子弹,而医疗队的自卫武器还在燃烧的车里。

他想起父亲常说的"外交官的子弹在舌头上",突然用***语高声朗诵:"昔我往矣,杨柳依依——"RPG射手的动作明显停滞了。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沈悬继续念着《诗经·采薇》,同时缓慢举起双手。

他知道这些句子在本地游击队中有特殊含义——三年前,一位中国医生曾在屠杀中救下十二个孩子,临终念的就是这首诗。

黑头套们交头接耳,枪口微微下垂。

沈悬趁机观察邮局废墟:二楼的混凝土板呈奇怪的悬挑状,像被某种精确计算过的爆破撕开的。

这不是随机袭击,是有人要他们来这个特定地点。

电子干扰突然消失了。

耳机里爆发出陈上尉的呼叫:"沈!

带伤员撤到邮局东南角!

"紧接着是震耳欲聋的引擎声——阿帕奇武装首升机像钢铁秃鹫般掠过天空,黑头套们立刻散入小巷。

二十分钟后,沈悬靠在邮局半塌的柜台边清点医疗物资。

阳光从钢筋缝隙里刺下来,在沙地上画出监狱栏杆般的阴影。

他的指尖突然碰到一块异常冰凉的金属——那是个埋在瓦砾中的扁盒,约莫巴掌大,表面蚀刻着繁复的缠枝纹。

"这是什么?

"安德森凑过来,手电光照出盒盖中央两个汉字:悬旌。

沈悬的呼吸停滞了。

这是祖父的名字,沈旌。

1943年他在北非失踪时,随身物品清单里就有一面"青铜鎏金缠枝纹旗盒"。

盒锁己经锈死,但侧面有道裂缝。

沈悬用手术刀撬开时,一片黄褐色的纸屑飘了出来。

上面是用毛笔写的繁体字,墨迹被岁月晕染成蛛网状:"三月十六日,盟军联络官威尔逊拒收情报。

今观天象,昴宿犯月,当主兵戈。

余决意借商队赴的黎波里,虽九死其犹未悔。

"纸片背面有个用血画的奇怪符号,像半片枫叶。

沈悬突然想起父亲书房里那本《二战北非战场密档》,扉页上也有个类似的标记,旁边标注着"盟军情报部特别行动组"。

"沈!

指挥部要我们立即撤离!

"陈上尉的声音从门口传来。

沈悬迅速将纸片塞进制服内袋,金属盒却突然从底部裂开——原来这是个双层机关,夹层里滚出三枚锈蚀的子弹壳,底火处都刻着细小的卍字符。

"你最好别碰战利品。

"陈上尉的阴影笼罩过来,他防弹衣上的摄像头正闪着红光。

沈悬注意到这位平时总爱开玩笑的苏格兰人,此刻眼睛冷得像因弗内斯的冻湖。

当首升机卷起的沙暴吞没邮局时,沈悬最后看了一眼那个发现金属盒的位置。

阳光恰好照在废墟某处,反射出诡异的金属光泽——那里埋着半截被炸弯的狙击枪管,枪身上用白漆画着和子弹壳上一模一样的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