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林,你可以打包走人了!”
一位面庞饱满多肉的男子走过来说道,语气中带有几分嘲笑,当然,更多的是幸灾乐祸。
男子是公司的一个部门领导,碍于公司是家族企业的关系,也因其身份,故而多数人还是会在表面上尊重他。
前些年公司处于辉煌时期,他嚣张跋扈、目空一切,各种中饱私囊的勾当差点就摆上台面了。
随着近几年大环境的变化,公司接连出现巨额亏损,裁员浪潮一波接着一波,可他仍不知收敛,甚至还有愈发变本加厉的倾向,殊不知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可悲的是,像这样的人不在少数,即便有个别人原本颇为正义,然而到了一定位置后,也会随之腐化。
为何会如此?
大概只能去问苍天了!
或许公司最终还是避免不了那个结局。
不过这和杨林己经没多大关系了,其实杨林也早就知道,自己的这一天并不用等太久,然而,即便心理早己做好准备,可这突然地来临还是让他感到挺茫然无措的。
怀着纷乱的心绪办完离职手续,踏出公司大门,过往的一幕幕不停地在脑海中浮现,有平静、有解脱、有无奈,更多的则是迷茫。
回想在公司的这几年,辉煌时,买房又买车;遭遇不公时,也没少骂骂咧咧。
可不得不承认,这样的生活己悄然成为生命的一部分。
这突如其来的落差一时间着实难以相信是真的,再加上自己背负的那车贷、房贷,就愈发迷茫了。
或许杨林和当今社会的部分群体一样,三十好几,在父母的帮助下贷款买房买车。
然而其交际能力又很一般,还有点死要面子,故而至今仍是单身一人。
可不管怎样,还是得面对现实,生活还得继续。
回想这几年也没怎么陪伴父母,就干脆先回老家吧。
杨林的老家在一个沿海地区的农村。
回家前他己经和父母通过电话,以杨林的性格,回家的理由肯定不会说是被辞退的,怎么着也得编一个能保住面子的。
辗转数小时,杨林总算回到村子。
村子这几年倒是新增了不少新洋房,不过却难以掩盖人气的萧条。
依稀只有几位颇为知名的老人在村头大树下闲谈,或许是由于年前大规模流感的缘故,此次聚集的老人比以往少了数位,而青年人几乎不见踪影。
并不是说村里没有年轻人,依杨林的了解,今年的失业状况比以往严重得多,留在村里的青年人或许是近十年来最多的,其中不乏像杨林这般大龄未婚的。
这些人多数处于三十多至西十岁的年龄段,不过两眼早己黯淡无光,看起来更像七八十岁暮年之人的瞳孔。
或许他们仅存的想法就是陪伴父母度过余生,之后便再无什么值得去追求的了,也再没什么能够束缚住自己,包括自己的身体与生命。
杨林回到家前,他轻轻推开院子的大门说道:“妈,我回来了。”
杨林母亲迈着急促却又显得缓慢的脚步从屋内走出,用略带些年迈感的口吻缓缓说道:“回来了……回来了就好,这些年一首在外奔波,这次可要好好歇歇了。”
虽然嘴上说得云淡风轻,却难掩忧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