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回南

>>> 戳我直接看全本<<<<
话说那日黛玉正与三春姐妹及宝钗在秋爽斋联诗弈棋,好不热闹。

忽听贾母打发鸳鸯来寻她,说是扬州有信送来,黛玉不知何事,心下一时忐忑,急忙忙随着鸳鸯去了贾母上房。

贾母正歪在罗汉榻上,见着黛玉进来忙招手说:“玉儿过来,你父亲送了信来,快瞧瞧。”

一时又看的黛玉脸颊发红,鬓边汗津津的,便去骂鸳鸯:“你这小蹄子也是老大不小了,做事怎的还这么毛毛躁躁,林丫头身子弱,怎的让她急成这样,你到底怎么回话的”。

转头又对黛玉说:“不过是你父亲遣了家下人来送信,也有写给你的。

我知道你惦记他,想叫你早些知道,谁知道那丫头怎么不会说话,倒叫你着急了”。

说着便把信递给黛玉。

黛玉说:“祖母别骂鸳鸯姐姐,是我着急,不关她的事”。

边接了信过来看。

原来林如海自上任巡盐御史,主理扬州盐课己有数载,每日公务繁重,偏林如海又有些士为知己者死,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的文人酸腐之气,于政务上竟是事事亲力亲为,不敢稍作懈怠。

这几年扬州盐政清明,给朝廷上交了大把的银子,连陛下都在早朝时称赞“国库充裕,林爱卿功不可没”。

只是他毕竟是个文人,兼夫人三年前便己故去,身边又没得力的人贴心照料,既在公务上繁忙,身体便有些疏于调养。

三月气候忽冷忽热,一时大意感染了风寒,初时不过小病,后渐渐便有些症候了。

林如海自己知道自己身体,恐天不假年,又想着一双儿女年幼,不知世事,族中又无亲眷可依靠,便想着趁自己身体还能支撑,早早安排好后事。

但他不好对贾母说的首白,只说实在思念黛玉,叫她回乡侍疾。

黛玉读完信,一时心急如焚,恨不能肋下生翼,立时便飞回扬州。

还是贾母安抚她,林老爷不过小风寒而己,林家富贵,什么好药没有,等你回去了,你父亲一看见你,心情一好,就什么病都没了。

再者听说陛下感念林老爷于朝廷有功,己经派了御医南下为你父亲诊治,你还担心什么。

黛玉才心下稍安。

贾母又和凤姐帮她打点行装,派了贾琏送她回杨州。

此时严冬刚过,春寒料峭,一路细雨绵绵,更增愁绪。

想起自己来外祖母家不过一年多光景,父亲的身子便撑不住了。

又想着弟弟还小,如今父亲生病,也不知下人有没有好好照管他。

黛玉想起自己身为长女,受双亲多年疼爱,却抛却慈父幼弟独自在外祖母家和姐妹们乐呵,实在不该。

心下暗暗发誓,此次回南,不管父亲说什么,她是必要留在家里的了。

大丫鬟紫鹃站在林黛玉身后,手里拿着一件天青色大氅,轻轻披在了姑娘身上,悄声说到:“外面天凉,姑娘站在这窗口吹了冷风,小心夜里发热。

还是放下这窗帘的好。”

雪雁在在旁劝道:“紫鹃姐姐说的对,咱们是回家看老爷的,姑娘不爱惜身体,若是病了,回去老爷见了岂不心疼。

姑娘就算是为了老爷着想,也该爱惜自己身子才是。”

黛玉拭了拭眼角的清泪,“我哪里像你们说的那么不中用,不过站这里透透气,你们既说了,关了窗子便罢。”

紫鹃笑着说:‘这才是了,我扶姑娘进去。

刚刚琏二爷说天冷他吩咐船上的阿娘烧了热水给姑娘多温几个汤婆子,雪雁快去叫她们送进来,暖暖的姑娘才好休息。”

黛玉道:“琏二哥有心了,不过这个倒是不急,雪雁去问问二哥哥,看看能不能叫传家再快y一点。”

雪雁应一声疾步去了。

稍等来回复说:‘姑娘,琏二爷说了,知道姑娘归心似箭,己经吩咐了船家快些赶路,再过五日便能到扬州。”

紫鹃听了便安慰道:‘姑娘放宽心,老爷吉人天相,会没事的。”

黛玉沉默良久,慢慢转过身子,面朝床里睡了。

紫鹃默默叹了一口气,收拾好黛玉卸下的钗环妆奁等物,自拿个做了一半的绿梅坐在黛玉床边的脚踏上默默绣了起来。

紫鹃是贾府家生的丫头,父母老子是贾家最末等的下人。

父母没有脸面,紫鹃小时候没有少受其他有二三等婆子的孩子欺负,到了她七岁该进府做事了,林大娘看她机灵,生的也好,就把她派去贾母院里伺候。

再后来黛玉进府,贾母嫌雪雁一团孩气儿,王嬷嬷又年老,怕照顾不好外孙女儿,就指派了二等的紫鹃给黛玉做大丫鬟。

她一家子方慢慢有了体面,成了贾府一个小管事,更给紫鹃的哥哥赎了身。

紫鹃知道她一家子的体面都是林姑娘给的,她也一心一意伺候黛玉,黛玉原本带来的丫鬟雪雁反倒排在了紫鹃后边。

只是如今老爷病重,黛玉仓促回南,紫鹃听姑娘的意思这一回去要安心给父亲侍疾,也不知何日才能回来。

紫鹃虽然打定主意这辈子就跟着姑娘,一心一意伺候姑娘,可到底一家子骨肉亲情,一时难以割舍。

再说贾琏此刻正百无聊赖,他半躺在船舱里,手里折扇轻敲着床沿,小厮兴儿跪在床边一下一下给他捶腿。

贾琏回想着临走时王夫人说的话:“你林姑父此次怕是不行了,留下两个孩子,林姑娘是姑娘家不说了,林哥儿才六七岁,都不顶用,真有事还得靠着两个舅舅做主帮衬。

你这回去务必要尽心,若林老爷没了,千万把林丫头和林哥儿再带回来,防着林家那些下人奴大欺主,哄骗了她姐弟去。”

贾琏跟了二太太这些年,最是知道他这位婶娘的性子。

瞧着日日里吃斋念佛,菩萨一样的心善,内里真真是贾家第一等狠心人。

如今荣国府虽还顶着国公府的牌匾,内囊早上来了,大家混赖着拆东墙补西墙,硬撑着外头的架子罢了。

二太太管着府里上下,如何不知道这些。

现如今林家情况如此,二太太自有她的打算。

林姑父若没了,黛玉姑娘家不能出面,林表弟年纪小世事不知,林家留下那偌大家业岂不便宜了外人。

林家族里人丁不旺,子孙有限,虽有几门,却与林海俱是堂族而己,没甚亲支嫡派的,如海这一支与族里往来也不密切。

这几年林姑娘养在贾府,若林姑父去了,贾母怜惜外孙女外孙子,都接去贾家养着,谁又能置喙。

林姑娘林哥儿既然靠外家抚养,林家的家产,自然也该由外家帮着打理。

林家如今虽份数清流,祖上却也是封过侯的,且不说林家私产,单单几代主母的嫁妆就不是个小数目。

别说二太太,就是老太太,虽说疼爱林姑娘,但是在这件事上,也是保持了一致的态度。

连贾琏自己,也盼着能得些好处。

贾琏和紫鹃两人心思各异。

黛玉的乳母王嬷嬷和雪雁一路上心里确是暗暗欢喜,她们都是家生子,自从跟着黛玉入京,几年来和家人再不曾相见,虽然有书信往来,也要倒手几次。

如今能回去和父母家人相聚,心里如何不欢喜,只是碍着老爷身体欠安,不好表现在脸上。

几个人各怀心事,一路顺水行舟,往南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