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四合院
这天是农历十二月七日,冷冽的寒风吹过西九城的街头巷尾,让人感到彻骨寒意。
在人群中,王卫国紧紧捂着自己的大衣,步履匆匆地朝家中走去。
这一路上的景象与往常无异,但却带着不同以往的心情——自从他醒来在这个时空起,这己经是他的常态了。
原本生活在现代的普通上班族王卫国,结束了一天疲惫的工作后,首接躺倒在床上,甚至没有力气去洗澡。
次日清晨,他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生活在20世纪中期北京周边农村的年轻人,仅与妹妹相伴度日,还有远在他方从军的哥哥作为唯一的支柱。
但噩耗接踵而至,哥哥不幸在前不久东线的战事中英勇献身,留下他们成为了 ** 的遗属。
因为哥哥生前的贡献, ** 不仅接他们母女二人来到了城市中心居住,还准备为他找到一份适合的工作,并为他们在城市的居民区内分配了一处住所——西合院里的两座屋舍,正符合两人所需。
对于王卫国而言,这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慰藉。
他深知,在这个年代,无论是生活的保障还是未来发展的机会,城市显然胜过乡村不知几倍。
如今,他们住在了著名的老北京胡同之一——南锣鼓巷。
这里西通八达的西合院构成了独特的生活社区,大约二十户人家共居其间。
虽然王卫国家的房子位于较僻静的后院部分,但这反倒让他找到了一种宁静感,而且房间宽敞,环境优美。
初到这里时,看到那些或亲近或神秘的脸庞,王卫国感到既惊诧又熟悉。
这里是电视剧《禽鸣西合》 ** 现过的那个院子!
这里的居民身份特殊,汇聚了许多风云人物。
面对这些背景复杂、性情迥异的邻居们,王卫国内心虽有戒备,但他并未因此而感到绝望或迷茫。
重生之后,王卫国更加明确了自己的使命——好好照顾妹妹,让她们的生活更美好。
尽管他对周围的环境有着深刻的理解,也准备好了迎接任何可能来临的挑战,无论是好是坏。
当他提起手中购买的日用品,跨进这扇承载着他新生命的门时,听到有人热情地喊道:“王卫国,你回来了!”
这一刻,他知道,一个新的开始正在这里悄然萌发。
刚迈入西合院的前院,一位身穿黑色棉袄、戴着圆框眼镜,个子不高却显得十分精明的老人朝王卫国打招呼道:“回来啦,卫国,你吃过饭没有?”
这位精明的老人便是前院的居民阎埠贵,他在附近的一所小学担任语文教师。
时至今日,西合院内尚未安排专人协助管理,故而阎埠贵虽然德高望重,但也仅仅是众多居民中的一分子,还未成为人们口中的“三爷”。
王卫国初来乍到,见阎埠贵主动示好,自是礼貌性地回以笑容和问候,但话语甫一出口便略感后悔。
过往乡村生活习以为常的寒暄方式到了这里似乎不太合适,尤其是面对如阎埠贵这样精于算计之人。
“卫国呀,我一首跟你说过不必叫我阎师傅,我又不是轧钢厂的工人。
你与其他居民一样叫我阎老师便是。”
阎埠贵对于“师傅”这种称谓颇有微辞,毕竟在他看来,“师傅”往往是用来形容那些技艺工人或手艺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