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情愫暗生
银针巧解君王疾,素手轻扶社稷春。
几度深谈知肺腑,一朝相许伴晨昏。
长安月下同执手,改写贞观史册新。
渔村的清晨总是带着一丝咸湿的海风,阳光透过薄雾洒在青石板路上,曹婉儿提着一篮新鲜的草药,步履轻盈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她的父亲是村里的郎中,自幼耳濡目染,她对医术有着浓厚的兴趣。
然而,她的医术并非完全来自父亲的教导,更多的是她前世记忆中的现代医学知识。
那些关于解剖、药理、病理的记忆,仿佛刻在她的骨子里,让她在治病救人时总能想出独特的法子。
这天,有两位似曾相识的侍卫,身骑快马急匆匆来到渔村,说:有贵客在百里外的一个客栈中病倒了,病情古怪,连那里的老郎中都束手无策,故而特派我们二人请姑娘前去诊治。
当曹婉儿听闻详情后,心中一动,便主动请缨前去诊治。
距百里外的客栈中,李世民正躺在床榻上,脸色苍白,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其实他的头痛己经持续了数日,随行的御医试遍了各种方子,却始终不见好转。
李世民心中烦躁,却又无可奈何。
正当他闭目养神时,门外传来一阵轻盈的脚步声。
“陛下,村里的曹姑娘前来为您诊治。”
随从低声禀报。
李世民微微睁眼,只见一位身着素衣的少女走了进来。
她眉目如画,眼神清澈,手中提着一只药篮,步履间带着一股令人安心的气息。
李世民心中一动,勉强坐起身来,道:“姑娘,你是为我军将士疗伤的曹婉儿?”
曹婉儿微微一笑,俯身行礼道:“正是民女曹婉儿,曹婉儿见过陛下。
听闻陛下身体不适,特来一试。”
李世民点头示意她上前。
曹婉儿走近床榻,仔细打量了他的面色,又轻轻搭上他的脉搏。
她的手指微凉,触感却极为柔和,李世民不由得心中一松。
片刻后,曹婉儿收回手,轻声道:“陛下这是气血不畅,加之征战劳累过度,导致头痛难忍。
民女有一方子,或许能缓解陛下的症状。”
李世民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不知婉儿姑娘有何妙方?”
曹婉儿从药篮中取出几味草药,解释道:“这是川芎、白芷和天麻,配合针灸,可以疏通经络,缓解头痛。”
她一边说着,一边熟练地将草药研磨成粉,又取出一根银针,在李世民的太阳穴和风池穴轻轻扎下。
李世民只觉得一阵轻微的刺痛,随后便有一股暖流从穴位处扩散开来,头痛竟真的缓解了许多。
他不由得赞叹道:“姑娘医术高明,朕多年顽疾,竟被你几针化解。”
曹婉儿微微一笑,眼中透着自信:“陛下过奖了。
这只是暂时的缓解,若要根治,还需调理气血,静养心神。”
李世民看着她,心中生出一丝欣赏和爱恋:“姑娘年纪轻轻,却有如此医术,实在难得。”
曹婉儿低头整理药篮,轻声道:“民女只是略通医理,能为陛下分忧,己是荣幸之至。”
自那日起,曹婉儿便也在客栈住下,每日都会来到李世民的床前诊治。
她的方子独特,针灸手法娴熟,李世民的头痛逐渐好转,精神也愈发旺盛。
两人在诊治之余,常常闲聊。
李世民发现,曹婉儿不仅医术高明,谈吐间更是见识不凡,对朝政、民生都有独到的见解。
一次,李世民问道:“婉儿姑娘,你这些医术是从何处学来?
朕从未见过如此奇妙的治法。”
曹婉儿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民女自幼随父亲学医,后来又偶然得到一些古籍,从中领悟了些许医理。”
李世民点头,心中却隐隐觉得她的医术远非古籍所能解释。
但他并未深究,只是对她的欣赏愈发深厚。
日子一天天过去,李世民的身体逐渐康复,而他对曹婉儿的情愫也日渐加深。
他发现自己开始期待每日的诊治时光,期待看到她那双清澈的眼睛,听到她轻柔的声音。
而曹婉儿也对这位英明神武的皇帝心生好感。
他的睿智、宽厚,以及对百姓的关怀,都让她感到钦佩。
一天傍晚,夕阳西下,李世民与曹婉儿并肩站在客栈的庭院中,望着天边的晚霞。
李世民忽然开口道:“婉儿姑娘,朕的病己大好,多亏了你的悉心照料。”
曹婉儿低头轻声道:“陛下言重了,民女只是尽了本分。”
李世民侧头看着她,眼中带着一丝温柔:“婉儿,朕有一事相求。”
曹婉儿抬头,对上他的目光,心中微微一颤:“陛下请讲。”
李世民缓缓道:“朕想带你和你的老父亲同去长安。
待到长安,朕封你和家父为御医,你可愿意?”
曹婉儿一愣,随即摇头道:“陛下,民女只是一介村女,我与家父恐怕难以胜任御医之职。”
李世民微微一笑:“你父女的医术远胜宫中御医,朕相信你和其父定能胜任。
况且……”他顿了顿,声音低沉了几分,“朕希望你永远能留在朕的身边。”
曹婉儿心中一颤,脸颊微微泛红。
她明白李世民话中的深意,心中既欢喜又忐忑。
她低声道:“陛下,民女……恐怕难以承受如此厚爱。”
李世民伸手轻轻握住她的手,柔声道:“婉儿,朕并非一时兴起。
你的才华、你的心地,都让朕心生敬慕。
朕希望你能给朕一个机会,也让朕有机会照顾你。”
曹婉儿感受到他手心的温度,心中一阵暖流涌过。
她抬头看向李世民,眼中带着一丝犹豫:“陛下,民女……需要时间考虑。”
李世民点头,松开她的手,微笑道:“朕不急,你慢慢想。
无论你的决定如何,朕都尊重。”
夜色渐深,曹婉儿回到家中,心中却久久不能平静。
她坐在窗前,望着满天星辰,思绪万千。
她知道,自己对李世民的感情早己超越了医者与病患的关系。
然而,她只是一个普通的渔村女子,而他是高高在上的皇帝,两人之间的差距如同天堑。
然而,李世民的温柔与真诚却让她无法忽视。
她回想起他每一次注视自己的眼神,每一次轻声细语的关怀,心中不由得生出一丝期待。
老父亲似乎看出婉儿心事重重,便轻声问道:“孩子,你可有心事?”
于是,曹婉儿就将李世民欲请她们父女同去长安之事,一五一十地告知了父亲。
父亲思忖片刻,有只说了西句话:“金口玉言,臣节如山;皇恩浩荡,三生有幸。”
几日后,曹婉儿终于下定决心。
她来到客栈,见李世民正在院中练剑。
只见他身姿挺拔,剑光如虹,举手投足间尽显帝王之气。
曹婉儿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他,心中满是欣赏。
李世民收剑回鞘,转身看到曹婉儿,脸上露出笑意:“婉儿姑娘,你来了。”
曹婉儿走上前,福身行礼:“陛下,民女己家父考虑清楚。”
李世民眼中闪过一丝紧张,却仍温和道:“你说。”
曹婉儿抬头首视他的眼睛,轻声道:“民女愿同家父随陛下回长安。”
李世民心中一喜,脸上笑意更浓:“好,好!
婉儿,朕定不会负你。”
曹婉儿微微一笑,眼中带着一丝羞涩:“陛下,民女只愿能为陛下分忧,助您治理天下。”
李世民伸手轻轻握住她的手,郑重道:“婉儿,有你在朕身边,朕便无所畏惧。”
两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仿佛在这一刻,所有的顾虑与差距都被抛诸脑后。
夕阳的余晖洒在他们身上,映出一片温暖的光辉。
自此,曹婉儿与家父随李世民回到长安,被封为御医。
父女二人以精湛的医术和独特的见解,不仅治愈了李世民的顽疾,还在宫中推行了许多现代医学的理念,大大提高了宫中的医疗水平。
而李世民对曹婉儿的宠爱与信任也与日俱增,两人的感情在朝夕相处中愈发深厚。
然而,宫中的生活并非一帆风顺。
曹婉儿的出身和才华引来了许多嫉妒与猜忌,但她始终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一切。
她深知,自己与李世民的感情并非建立在权势与地位之上,而是源于彼此的理解与信任。
一次,李世民在御花园中与曹婉儿漫步,忽然问道:“婉儿,你可曾后悔随朕入宫?”
曹婉儿微微一笑,摇头道:“陛下,民女从未后悔。
能与陛下相伴,是民女此生最大的幸运。”
李世民停下脚步,深深地看着她,眼中满是柔情:“婉儿,朕此生定不负你。”
曹婉儿轻轻依偎在他身旁,低声道:“陛下,民女只愿天下太平,百姓安康。
而您,便是这盛世的开创者。”
李世民握紧她的手,心中满是坚定:“有你在,朕定能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
两人的身影在夕阳下拉长,仿佛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