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戳我直接看全本<<<<

镇上海鲜行也有三四家,同行竞争的厉害。

李安龙将背篓拉到第一家,这家老板娘姓江,30岁上下的年纪,五官不算多漂亮,但皮肤白皙端正。她热情招呼着李安龙进来。

“小哥,牡蛎1块钱4斤。这么大的米鱼110块一担。大鲈鱼80块一担。时带鱼可真够宽的啊,120块一担。青蟹这个头的,给你1块1一斤。”

李安龙听了心中寻思,都是市场价,价格没问题,但要说多高也不见得。

边上长满麻子的海鲜行老板,招呼他,喊道:“小伙子,来咱店啊,咱这价格高。牡蛎1块4毛4斤的首。鲈鱼88块一担喽。”

麻子脸老板开的高价是很吸引人,老板娘表情有些尴尬。这一行都在抢生意,能收到大个头的海货,就能拉拢有钱的客商,维护老客户。普通家庭可买不起这些大海货。

两个姑嫂已经被麻子脸的价格,吸引过去。

她们劝李安龙说道:“去价格高的摊呐,别犯浑,价格就得比上三两家。”

李安龙摇摇头,还是在第一家老板娘这将海鲜卖了,说道:“姐,过秤吧。”

老板娘笑着喊道:“好嘞,小哥这货拉得好。海货真大,就是不好卖。这么好的宝贝,咱家不挣钱也得收啊。”

李安龙听了笑笑,说道:“老板娘真会说话,说话好听还顺耳,难怪生意做得大。”

老板娘飞了个风情万种的媚眼,笑道:“小哥才嘴甜,长得又俊。要是咱年轻个十年,讲不定还倒追你呢。”

谁家海鲜行做亏本生意?不外乎少挣点。再说了,上一世,他和麻子脸老板打过交道,这人心眼多得很,抢同行生意时候,价格抬高,他若是真的拉走过秤,麻子脸还得压他价。

最后那价格压得狠,还不如第一家。

张婶,和陆家嫂子还笑话他,年纪小,不懂货比三家,吃亏了回头没处哭去。

等两个姑嫂真到了麻子脸老板那,这也要缺分量,那边也要减量,压价压得两个人傻眼,真卖了才发现亏大发了。

她们转头发现,李安龙已经将海鲜卖了一大笔钱,懊悔地直拍大腿。

李安龙点了点老板娘递过来的钱。

青蟹卖了2块8毛,时带鱼2块7毛,大米鱼5块8毛,大鲈鱼5块6毛,大肥牡蛎12块钱。一共两张大团结,另外还有八块9毛。

他小心翼翼蘸着唾沫点钱,这是重生后他第一次手里摸到这么多钱,内心的成就感满满。

食品厂工人的月工资37块5毛,他这么淘海了一趟,就赚了28块9毛,抵得上一户人家大半个月的开销。

他紧忙着先去医院,将阿嫲的住院费和医疗费交了。

他将缴费单的11块5毛补上,接阿嫲出院,又付了3块钱医药费。父母搀扶着阿嫲坐起来,李父和李母惊讶地看着儿子,觉得儿子这几日变化也忒大了。

李父问他哪来的钱。李安龙说是出海打渔来的收获,不信能去问海鲜行的江老板娘。

阿嫲慈爱地瞅着孙子,欣慰说道:“老三懂事了,这是改好了啊。”

李母拿手帕,擦着眼梢的泪,也不知道老三受了啥***,还真叫老三混出个懂事的人样来了。

母亲说道:“总算醒悟了,醒悟了就好啊。以后可别跟着那群混混,出去瞎混了啊。”

李父劝慰媳妇说道:“老三也是当爹的人了,能不知道么。他回头还得给孩子做个榜样。”

李安龙听着心里酸溜溜的,内心动容。他认真地看着父母,和老太太,说道:“爸妈,阿嫲,我都改好了,你们就放心享福,咱们一家人往后好好过日子。”

他抬脚离开病房,脚步很轻松。

他心里喜滋滋的想着,安顿完阿嫲和爸妈,得哄媳妇儿开心。上天给了他重生的机会,他就不能叫家里人,再吃前世的苦。

李安龙去了趟供销社。镇上的供销社是一座普通砖瓦平房,没有隔墙,但分区域。有五金区,有粮食区,零食区,五金区,药材收购区等等。供销社除了有卖日用品的门市部,还有部专门收购棉麻、鱼干,和土特产。

他兜里还有14块5毛。这年头物资匮乏,渔民都面黄肌瘦,总觉得食物比后世美味。有好东西,得给媳妇,闺女带点。

他走进让人眼花缭乱的米面粮食区,罐头零食区,酱油醋生活区。白面1毛8一斤,大米2毛2一斤……那么多生活品,只要有细粮票就能买。

他手里没票,肉,油,米面,鸡蛋都买不得,只能看不要票的零食区。

奶粉不要票,1块8毛一罐,奢侈。

买!

饼干有票一斤6毛,没票一斤1块,奢侈。

买!

糖类都要票,甜味汽水不要票,2毛一瓶,还得算瓶子押金5分一个。

买!

他提着大包小包的奶粉,饼干,汽水,临近收银台又拿了瓶3毛的姜汁。

供销社售货员看也没看他,埋头写缴费单3块6毛钱。

李安龙赶紧点了4块钱递过去,她抬手用夹子将缴费单和钱送到挂绳上,挂绳这么一拉,单子传到财务大姐。财务大姐盖了章,将找钱再这么传回来。

他抬脚离开供销社前,看了眼烟叶区。

过去他抽烟,村里人烧土烟的多,烟叶是2分一斤。零卖的土烟一根1分钱,一般乡亲把抽烟纸撕开,包起烟叶,然后烤着烟叶卷着抽。能买得起3毛一包香烟的人,算条件很不错了,整盒买烟非常奢侈。

李安龙眼馋地看了看香烟,咬咬牙忍了下来。烟能戒,这笔钱不花也行,钱得紧着媳妇儿和闺女用。

李安龙拿着一罐奶粉,一袋饼干,两瓶北冰洋汽水,怀里揣着一瓶姜汁儿,兴奋地搭上生产队的拖拉机,回了李家村。

……

林念慈在后院里搓衣服,忙碌着。

她雪白细腻的胳臂上都是淤青,双腿也是青紫一片,疼得她都打颤。她端着瓷盆,抬腿回到里屋,解开背上沉甸甸的包被,将背睡着的闺女放在小木床上。

她抬头忽然瞧见,破旧的木桌上,放着一罐崭新的奶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