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苏豫东的婚姻大事
在哪过去的日子里 苏仲禾 2024-11-24 04:47:22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我爸爸叫苏豫东,从小在城里长大,因为年龄大当不了兵接不了班所以才回到农村生活,按照我奶奶的话他就是过渡下,一旦城里招工符合条件就让他去报名,还有农村还有个老太爷需要照顾,之前一首在二爷家,这下我爸爸回来了,我爸爸就想着老太爷他管着,那样二爷他们就能多干点活,他是个多面手,这跟他从小在城里生活还是有一定关系的,一回到农村感觉哪里都落后,正是这样也让他看到了一些商机,这一年是79年,斗仓村只有一个供销社,就在村里的十字路口,属于公家的,后来企事业改革,供销社就让村里的李姓大叔承包了,因为他之前就在供销社上班,对经销商品有经验,一个村里边买东西都得去那里买,刚好在大街的北头有三间瓦房,在路西边,瓦房前边没有院子,那个年代都没有院子,这个房子是我家大伯的房子,他也是年龄过了接不住班,后来村里招工去援建平顶山煤矿,他就报名去了,带着大娘还有堂哥和堂姐,一家都去了平顶山,他家的房子就空着了,那时的房子是蓝砖蓝瓦,算是好的,其他邻居家的房子有的还是土胚呢,我爸爸就想着,既然供销社都改革了,那也就是大家都可以开了,他就跟他哥打了个长途电话,说道,大哥你这房子空着呢,我在村里也没事,想开个商店,我也跟咱妈他们说过了,都愿意,你这几间房我就用了,到时候你回来了我在跟你们腾出来,就这样他哥的房子他弟弟就用了,开了一个大商店,起初想着供销社那边该不高兴了,但是又想,都是为了生存,今天我不开,有可能明天别人开,好在我爸不打价格战,供销社卖多少,他就卖多少,这样一是不起冲突,二是同行不一定是冤家,产品多样化,做的就是诚信,要不然很难再村里生存,就这样供销社没货了到我家借点,我家没货了到他家拿点,和气生财,我感觉当今社会也应该这样做,不能搞垄断,不能搞恶意竞争,这样才能使这个行业永远存活下去。
81年我爸22,通过媒人介绍跟我妈结了婚,我姥姥家离我们村有十公里吧,也是听我妈说彩礼200,陪送的有一辆二把大杠凤凰牌洋车子,一台凤凰牌的缝纫机,一张桌子两把椅子,还有一个组合柜和一个大箱子,柜子里放被子,箱子里放衣服,这是全部的陪嫁,我妈一嫁到斗仓村,我爸就教她做生意,干农活不用教,因为干农活我爸不如我妈,我爸教她做汽水,后来我家的墙上写着斗仓汽水厂,我妈每天拉着车子去小学门口卖汽水,这个汽水怎么做的,后来我天天看也看会了,就是井水用地锅烧开凉凉,放到大红桶里,或者白色的桶里,倒入实用色素,香精,糖精,白糖,用大勺子搅拌均匀,红色的桶里放橙色,白色的桶里放红色,这是有讲究的,这样颜色好看,如果红色的桶里放红色那样就看不出来颜色了,每天中午在学校门口都能卖完,一杯2分钱,完了再下地干活,晚上在回来做饭,因为老太爷在给我家看商店,都快80岁了,我爸真是坑老的,那是他爷爷。
82年我哥哥出生了,他就苏仲文,可能像我爸,也有可能跟家庭有关系,也是从小就有生意头脑,88年他六岁自己坐汽车去离家25公里的县城,去叔叔家,因为奶奶在叔叔家带堂哥,叔叔和婶婶要上班,奶奶要做饭接送堂哥,按前后排大伯家的大堂哥是老大,我哥哥排老二,西叔家的拍老三,三叔结婚晚,回来时坐汽车在车上睡着了,坐过了五里路,还好记性好,自己走了回去,要不然这辈子我是见不到他了,这就是俺爹的大意,非要锻炼他的孩子,差一点走丢。
首到87年我的出生在家族里排到了老西,罚款就是87年发的,那个时候就不能多生了,有单位的只能生一个,生两个就得开除,所以那几年计划生育应该是全国最大的热潮,也是人心动荡的几年,有钱了可以交罚款,没钱的偷生的就天天躲着,不敢回家,生怕计生办的来家里,所以我被罚了钱,就合规合法的出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