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戳我直接看全本<<<<

第一章:少年立志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战火纷飞,百姓流离失所,疫病横行。在这个动荡的时代,南阳郡的张仲景却在乱世中坚守着自己的医者初心。

张仲景出生于一个医学世家,自幼便对医学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他的祖父是一位在当地小有名气的医生,常常背着药箱,穿梭于乡间小道,为百姓们治病。张仲景小时候,最喜欢跟在祖父身后,看着他为病人把脉、开药方,听着祖父讲述各种医理知识。每当看到病人在祖父的治疗下逐渐康复,他稚嫩的脸上总会露出开心的笑容,心中也暗暗立下志向,长大后要成为像祖父一样的医生,为更多的人解除病痛。

那一年,张仲景才十二岁。一天傍晚,他刚从学堂回来,便听到邻居赵氏家传来一阵阵撕心裂肺的哭声。他急忙跑过去,只见赵氏抱着她年仅八岁的女儿小玲,跪在地上,哭得肝肠寸断。原来,小玲在几天前突然发起了高烧,全身滚烫,还时不时地抽搐,赵氏带着她四处求医,可当地的医生们都束手无策,只能摇头叹息。张仲景看着赵氏绝望的眼神,心中一阵酸楚。他深知,赵氏的丈夫在几年前的一场战乱中不幸身亡,她独自一人拉扯着小玲,日子过得本就艰难,如今小玲又病成这样,这对她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

张仲景心中一动,他想起了祖父曾经教他的一些医理知识,便鼓起勇气对赵氏说:“赵婶,让我看看小玲吧,说不定我能帮上忙。”赵氏抬起头,泪眼婆娑地看着他,半信半疑地说:“你一个小孩子,能行吗?”张仲景坚定地点头:“您放心,我会尽力的。”

他走到小玲的床前,轻轻握住她的手腕,开始为她把脉。虽然他的手法还略显生疏,但他凭借着记忆,仔细地感受着小玲的脉象。片刻后,他皱起了眉头,这脉象沉细而数,显然是病情不轻。他又仔细观察了小玲的面色和舌苔,发现她的面色潮红,舌苔黄腻,这是典型的伤寒症状。张仲景心中一惊,伤寒在当时是一种极为凶险的疾病,一旦染上,若不及时治疗,往往会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