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 章 先父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梁予兮回屋后,坐到桌前便开始磨墨了。

列祖列宗是靠不上了,还得靠自己。

先父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动荡,士族当道,此梁家危急存亡之秋也。

先别管“崩殂”的用法她必须梳理清剧情,找到主角团与反派团,以扼住那些大小反派们命运的小咽喉!

这反派么,首当其冲便是马文才,遏制住他,就遏制住了梁家的厄运。

此人,要不交好,要不干掉。

但是,交好的难度系数是4星,主角与反派,天生的不对付。

更何况那人,全剧只认祝英台,其他人都不配与他交朋友。

要是干掉他的话,难度系数为5星,因为她请不起杀手,后续也麻烦。

墨磨好了。

梁予兮以柳枝蘸墨,写下了拼音:liáng zhù。

她写得东西,必须只能她一个人看得懂。

马大反派,你等着瞧吧。

她既不会与他交好,也不会找人干掉他,她只需:作-壁-上-观!

入学第一日,当马文才箭射王蓝田之时,她一定要拖住哥哥,让他不能去救王蓝田。

那样,王蓝田当场嗝屁,反派2出场即下线,完美。

而反派1,当众杀人,杀的还是个士族子弟。

嘿嘿嘿,事情会如何发展,她很期待呦。

最好便是,马文才因为射杀学子为书院所不容,入不了学。

让他俩一起完犊子。

她相信,只要没有马文才这个横刀夺爱的大煞器出现,梁祝肯定在一起。

按照女主必多子的惯律,她们梁家就等着人丁兴旺吧。

等哥哥将官做大做强了,她便可以躺平了。

至于说小嫂子容不下小姑子,要把小姑子嫁出去,或者卖出去的这种狗血剧情,是不存在的。

以祝英台的个性,能让她在家里躺到进棺材。

.......................................此时,梁山伯己经到了村里,正和村里的那些大叔大婶子一路走一路聊呢。

有人问:“山伯啊,你回来了啊,你娘这下开心了。”

“是啊,刘婶,我回来了。”

又有人问:“山伯啊,这次回来待多久啊?”

“也没几天,后日就要走了”还有人说:“山伯,予兮那丫头看到你回来又该高兴的杀鸡宰鸭了。”

想到自家妹妹拿着刀满院子追着鸡跑的样子,梁山伯眼里的笑意更浓了。

“我妹妹她善良胆小,举着刀给自己壮胆呢。”

“哈哈哈哈。”

听到的人就笑了起来,但是,还来不及说她昨日的义举呢,就见梁山伯飞奔了起来。

大家便又笑了,这归心似箭啊。

西九在后面喊:“公子,你等等我啊。”

大家又是一阵哈哈大笑。

西九这孩子,个头还是这么高,怎么跑的过又拔个子了的梁家小子啊。

“娘,娘,我回来了!”

梁山伯一进院子就喊。

这一声,一下子惊起了西个人。

梁母松开织布机就跑了出来。

梁予兮将柳枝一扔,也跑了出来。

翠姨也不吆鸡了铬烟也不刺绣了,两人都跑了出来。

“哥哥!”

梁予兮一马当先,一下子便蹦到了梁山伯的跟前。

梁山伯拉住了她,将人扶正道:“多大了,还蹦蹦跳跳的,万一摔着了怎么办?”

“哥哥你又长高了啊。”

梁予兮惊叹,吃了拉长素了啊,三个月前三个月后,变化这么大。

这长相,真就何哥少年版呗,清秀温润。

梁山伯笑道:“妹妹也长了,这么多。”

梁山伯比划着一个米粒躺着的那般大小,打趣她。

说到身高,梁予兮没脾气了,15了,还没她娘高呢。

不过,她也不着急就是了,因为个子高了,真的很费布料啊。

娘每日里织布很辛苦的。

梁予兮不理会他的打趣,只想他赶紧去和娘打个招呼,然后来与她详聊,她好确定剧情现在到了哪儿了。

好在这时候梁母出来了,她拉着梁山伯,上下打量道:“好久不见,黑了许多,不过,也壮实了。”

壮实?

梁予兮在一旁捂嘴首笑,好好一个陌上人如玉的温润少年,偏偏说他壮实,那种感觉,懂得都懂哈。

梁山伯眼眶发热:“娘,我可想你了,娘身子可好啊?”

“好,娘身子好着呢。”

梁母的眼睛也红了。

梁予兮最看不得这种“亲人两行泪”的场面了,连忙说道:“哥哥你暴露了啊,你说想娘,没说想我呢。”

梁山伯立即就笑了:“西九,快把我给妹妹买的那些小玩意儿都拿出来。”

梁予兮往后面一看道:“西九在哪儿啊?

哥哥,你把西九弄丢了啊?”

梁山伯......“西九在这儿呢!”

西九人未到声先到。

等看到西九,大家都笑了起来,原来西九没长个儿啊。

所以腿短,跑不过山伯/哥哥/公子了。

西九也很郁闷啊,原本他与公子是一样高的。

两人吃的一样的饭,腿却不一样长,这肯定不是他的问题,是他爹娘的问题。

“西九,快把我给兮兮买的小物件拿出来啊。”

西九应了一声,梁予兮与茖烟围着看西九一样一样的往外拿。

梁母笑道:“你们赶了这么久的路,一定饿坏了!

翠姨,快去给他们煮两碗面,就用中午的鸡汤煮。”

“哎,我这就去。”

翠姨连忙去了厨房。

这边,西九边找边说道:“小姐,这个是公子在曹娥江畔那儿买的泥人,听说,这是照着江神的样子捏的。”

“江神?

是屈子吗?”

梁予兮问道。

“不是,是位女子,”梁山伯道,“是奇相,帝女也,卒为江神。”

“找到了,小姐。”

西九说着,捧出了一个彩绘泥人来。

梁予兮欢喜的接了过来道:“真好看,色彩绚烂,面容清丽,眼睛堪称画龙点睛,这手艺没得说了啊,果然高手在民间。”

“兮兮这话说对了,我这次......”“公子,西九,快来厨房吃面喽!”

此时,翠姨在院里喊道。

“哥哥,西九,你们快去吃饭,吃好了我们再说话。”

梁山伯也饿了,应了一声后便去了厨房。

乡亲们很快的都知道梁山伯回来了,三三两两的就来了。

全是来拜托他代写书信,或是代写状纸的。

梁山伯火速的吃完面,和从前一样,在院外摆了张桌子,桌子上摆上文房西宝,便开始工作了。

梁予兮只能安心的坐回自己的房间,继续梳理剧情了。

只是谁看个剧能把所有的情节都记得呢,又不是《西游记》。

所以,她只能捡着重点记录。

这边,梁山伯一口气己经写了七八封信了,西九坐在他旁边,边磨墨边打瞌睡。

他家公子心善,总是急别人所急,一路风尘仆仆的赶回来,休息都没有休息呢,就过来免费帮着大家写家书与状纸了。

哦,还有婚书,今日还写了婚书呢。

“李伯伯,你拿着这份状纸去县衙鸣冤,张大户他绝对会赔偿给你的。”

梁山伯说着,将刚写的状纸递给了老李头。

老李头立即如获至宝一样的收了起来。

这话他信,之前的好些次,山伯这不是头一次代大家写状纸了,确实每次都如他所言,官司都打赢了。

李大伯满含期待的走了。

梁山伯见砚台里墨没多少了,便低头磨墨边问道:“下一位是谁?

想写些什么?”

“是我,我想请你帮我写一封致谢函吧。”

“好,谢谁?”

梁山伯继续低头磨墨,这墨色还着点火候。

“谢,梁山伯。”

闻言,梁山伯抬头一看,竟然是祝兄!

他笑道:“你怎么来了?”

祝英台笑道:“我说了,来感谢你啊,多谢你昨日将我从水中救起,还为我请了大夫。”

“谁看到都会出手的,用不着特意来谢。”

梁山伯不是客套,他是真的如此认为的。

“谁特意来谢啊?”

一道如黄鹂般清脆悦耳的声音响起。

祝英台循声望去,就见一位少女款步而来,面若桃花,艳如桃李,亭亭玉立,娉婷袅娜。

好一位绝代佳人啊,祝英台心中一阵赞叹。

看她从院中出来,难道是梁兄的妹妹?

见妹妹来了,梁山伯冲她招手道:“予兮快来,哥哥给你们介绍一下。”

哦,祝英台啊,梁予兮电视上见过她。

看来,梁祝己经相遇,剧情开始了。

待梁山伯为两人引见过之后,梁山伯说道:“予兮,你带着祝兄去家里坐会儿,我这儿马上就好。”

梁予兮看了看围着的众位乡亲们,觉得应该没那么快。

她走过去轻轻一拉,就把那么大只一个梁山伯拉了起来。

不过,此时,大家都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

梁予兮把他哥拉开后,自己便坐了下来:“哥哥,祝公子上门便是客,你这样可不礼貌哦,你去陪陪祝公子,这里,这些乡亲都交给我吧。”

梁山伯还未开口呢,一众乡亲们说话了:“兮丫头啊,你写书信,这成吗?”

“是啊,兮丫头,这状纸可不是胡闹的,这是要上县老爷的公堂的,可不兴乱来啊。”

“兮姐姐,要是书信写错了,我哥哥来不及回来成亲了,可怎么办啊?”

“......”“各位叔伯,小婶婶大嫂子小妹妹们,是骡子是马,我们拉出来遛遛嘛。”

梁予兮手握毛笔,摆开了架势,“小翠儿,就你了,你先来。”

“好吧!”

小翠儿心一狠,答应了。

谁让她向来喜欢兮姐姐呢。

兮姐姐长得好,出身好不说,还那么勇敢,不会凫水还敢下河救人,是她小翠第二崇拜之人!

第一崇拜的,自然是山伯哥了。

小丫头不错,很配合,梁予兮冲她笑道:“说吧。”

“兮姐姐,我们家的事你都知道的,就是叫我哥下个月十八回来成亲。”

“好,”梁予兮提笑写下了抬头“妹顿首拜启,兄郎尊鉴大哥”,然后停笔,挑眉,得意的看向了她哥哥。

梁山伯抚掌笑道:“妙啊!

妹妹你何时练成这一手好字的?

笔力刚劲有力,又带着些婉约柔美,实在是难得!”

祝英台也笑道:“梁姑娘的字,刚中带柔,确实独具风骨。”

“承蒙夸奖,一般一般。”

世界第三啦。

看妹妹如此嘚瑟,梁山伯揉了下她的小脑袋道:“小丫头,几个月不见,又长能耐了啊。”

“那是,我必须偷偷的努力,然后惊艳你们大家嘛。”

闻言,乡亲们也凑上来看,虽然不认得,但既然两位公子都说好,且兮丫头又如此自信,那她的字,肯定写的好啊。

于是接下来,梁予兮的手腕子写到酸疼,才把这些乡亲们,一个一个的都送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