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归来与出山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夜的帷幕悄然拉下,十一月初一的夜空,虽无皓月当空,也是群星璀璨。

白日间香火鼎盛的寺院依旧人流如织,依山而建的山道上华灯初上,自山脚下的下院盘旋而上,首至山巅,遥相呼应着天上的星河。

人们怀揣着各种愿望,焚起或长或短的香,怀揣着或多或少的期待,期待着同样的心想事成。

夜色渐浓,驱赶着渐渐稀疏的人群,一位面容憔悴的师太,身着单薄的七衣站在山巅老母洞前的平台上,她注视着山下停车场从拥挤到空旷,山道上的善男信女也不见踪影,她身后的老母洞中油灯摇曳竟让洞中的老母像微睁的眼中充盈着温柔的光。

蓦然她的目光聚焦在了通往老母洞的名为十八弯的山道上,那里空无一物,只有微风吹拂落叶,可是在这寂静的山道却响起渐进而清晰的脚步声,一些拂过山道的叶子突兀的停下,像是撞到了一双无形的脚。

师太的脸上也不见了死寂,反而多了一丝温柔,师太双手合十,压抑着声音里的激动:“许久不见,小施主一向可好?”

脚步声顿住,一双紫色兽皮靴从空气中浮现。

全身包裹在奇怪皮甲中的青年挑开夜幕走到台前。

青年深鞠一躬:“师太。”

师太颔首微笑,却不让开身形,青年恍然大悟从怀里里拿出一个信封双手递给师太,师太捏捏厚实的信封,嘴角扬起苦笑,露出一对浅浅的酒窝,眼眶竟有些湿润,意识到自己的失态,师太侧过身去用袖子擦擦眼泪,声音哽咽:“如此,小施主请自便”青年点头,缓步向前融入洞中的佛光里。

师太走到路灯下顾不得凛冽秋风,迫不及待的拆开信封,抽出一打相片,看着上面的女孩,整个人抽搐哽咽不能自己。

青年走入佛洞,跪倒在地:“信徒梁月,叩见老母”说着咣咣咣给佛像磕了三个响头。

佛像高坐在莲台上,歪脖含笑,一个空灵慈祥的声音若有若无的回荡:“起来吧。”

梁月起身,双手伸到旁边的空气中,如魔术一般捧出一件白色袈裟,这件袈裟没有八宝装饰,也无佛经词句,就像一件未完成的作品,烛火佛光中竟有白光流动,就像是信手摘来的一片月光。

空灵的声音沉吟了片刻,叹了口气:“有心了。”

梁月挠挠头嘿嘿一笑:“不算啥,应该的。

我为老母披袍”说完梁月就要往前走,可是刚走了一步就觉得自己撞在了一个无形的墙壁,进不得半步。

梁月一愣随即身影倏然,出现在佛像身后的木台上,将手中的袈裟轻轻的披在佛像上。

旋即,梁月转身半步,己拜倒佛前。

老母的声音里带着几分复杂,有欣慰也有厌恶:“你果然是天生魔物。”

梁月拜首哽咽:“感谢老母这些年来的垂帘,九次救我家外祖母于垂危,还给予我一身本事与异界历练,梁月生生世世,愿为老母马首是瞻。”

“弘法利生,度一切苦厄”老母低眉:“你虽贪婪,但是心性不坏,5岁那年登我山门,所求不过你外祖母寿数,此等孝心,贫僧自当允你之请”“那一方世界的事都安排好了吗?”

“回老母,均己安排妥帖,一去十五载,归来方一天,老母大神通!”

“我且问你,此前传你的玄功神通,你学了几分?”

梁月想了想诚实的答道:“藏影纳形、偷天换日己经融会贯通,摄魂、入冥己登堂。”

“也算是勤勉,长生大道可曾窥见一二?”

梁月垂首低眉:“老母,梁月未能窥见!”

老母沉吟:“此后自有缘法,急不得。

下山之后,你要记住广结善缘,多做功德!”

梁月躬身施礼:“谨受教。”

“如此你去吧,莫忘了你当年初登山门的旧事!”

梁月顿了顿“梁月明白。”

老母不放心的嘱咐道:“此番下山,尔莫生不良,休要。。。”

“哎呀,老母啊,我又不是大圣,怎么能......”“聒噪!

尔与大圣别的不像,这手脚不净,何其相似,如今天下承平,圣人临朝,外有蛮夷虎视眈眈,实乃古今未有之大变局,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方得香火鼎盛。

若是下山以后惹出事端,贫僧也救你不得,懂吗!”

“懂。。。”

“再者此去下山须为贫僧扬名,你可有异议?”

“不敢!

只是您也知道我修行虚耗之道,这个手脚嘛”“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种因得果,但是苦果恶果菩提果,你自行承担”“是,老母。

此番下山我就以盗帅为名,助良善,除奸恶,为老母前驱,扬颂老母威名,老母保重,盗帅下山去也!”

说罢梁月跑到洞外,纵身跃下山巅,一声唿哨,暗影中一只翼展12米的巨型乌鸦稳稳的接住梁月。

梁月回身向老母洞拜了一拜,又向师太挥挥手,身下乌鸦便稳稳地载着他飞向夜幕。

待到梁月渐渐飞远,师太收起书信回到洞中,老母的声音响起:“竖子可担大任乎?”

师太稽首:“弟子不敢妄言,只是此子自幼结缘,想来不会有什么差错”老母感叹:“香火之争如今也到了这末法的世界了啊,当年发愿普度众生,我和地藏永无正果之日啊,罢了罢了,都是浮名,小家伙在另一个世界能打下偌大家业,想来也可为我略微分忧吧。

慧珍,你来我这山上己经是十几年了,还不想下山吗。”

师太稽首:“惟愿青灯古佛,此生足矣”。

“你终究不曾放下啊。”

“弟子不懂老母在说什么。”

老母轻叹:“在贫僧面前何必如此?

罢了罢了,你且去收拾行装,不日需下山助他。”

“弟子愚钝,请老母明示。”

“梁月心性狡诈,虽向善,却无佛心,剑戟森森,迟早生祸,你去助他也好约束于他。”

“谨遵老母法旨。”

师太躬身施礼,倒退出洞。

香烛摇曳间,不知何时一抹黑影浮现:“观世音,别来无恙啊。”

洞中佛光明亮,老母怒喝:“波旬!

盛世己现,你不该来!”

“温饱思淫欲,我们都不是为了破坏太平光景的。”

黑影拂过刚刚梁月纵身跃下的石栏:“真是一个好苗子,不如舍与我吧。”

“休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