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臣心里狂跳,尤其是那些个女眷心里一紧,″那就是想请诸卿借花,借酒,借月来讲述今朝该如何发展?
″此时,众大臣终是松了口气,但又把心提了起来。
刘天赐双手抱拳,微微躬身,一脸严肃地对萧月笙说道:“陛下,您这借花献佛的做法,微臣实在是难以认同啊!”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这世间之花,大致可分为三类人。
其一为隐逸者,就如同那菊花一般,远离尘世喧嚣,独自绽放于清幽之地;其二为富贵者,恰似那牡丹,以其华丽的外表和高贵的气质,引得众人追捧;其三则为君子者,宛如那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高洁而正首。”
说到此处,刘天赐稍稍提高了声音,“依微臣之见,陛下您当属牡丹一类。
您出身尊贵,身份显赫,却未能以民为本,反而为了自身的荣华富贵,不惜损害百姓的利益。
如此行径,与那虽生于污浊之中,却最终因沾染污泥而凋零的牡丹又有何异呢?”
此时,萧月笙对这个不知天之高远地之豪厚的人眼底浮现出一抹杀意,但又被他按了下去,他不理会他的话让他坐下。
而这期间无人对刘天赐的话进行反驳,因为他们被萧月笙刚才的话给问得愣住了。
借花,就如同刘天赐所说的那样,它所代表的不仅仅是花本身,更重要的是借花之人的心境和情感。
花开花落,自有其规律,而人在这世间的起起伏伏,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借花,或许是为了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或许是为了寄托内心的忧愁,又或许是为了传递某种无法言说的情感。
借酒消愁,古己有之。
然而,酒入愁肠,愁更愁。
陛下饮酒,是真的想要消除那心中的愁苦吗?
还是说,这只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方式呢?
没有人知道陛下心中真正的忧愁是什么,就如同那杯中的酒,看似清澈透明,实则五味杂陈。
借月,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寄托思念之情的常用手法。
明月高悬,洒下银辉,照亮了人们心中的那片思念之地。
然而,陛下借月,又是在思念着谁呢?
是远方的亲人,还是己逝的故人?
亦或是那遥不可及的梦想?
无人能解陛下心中的思念之苦,就如同那夜空中的明月,虽明亮却孤独。
此时,易银皓搭话道:"陛下,莫要再开玩笑了,借花,借月,借酒,无法联系国家大事。
″ "是朕欠加考量,好了,吃酒,吃酒。
″萧月笙对这个自己强娶为后的易银皓,又多了几分胜负欲,自己当年娶她和周清颖的原因是当年八国间传言易银皓是八国第一美人,而周清颖则是八国第二美人。
因此,他才会强娶两人,将两人困于深宫之中。
傍晚很快降临,霞光映照半边天。
是夜,皇宫内灯光通明,萧月笙与众大臣谈笑,吃酒。
而皇后与贵妃则是带着女眷来到庭心湖放花灯船,此河延续至护城河,皇后盯着一艘花灯船望着它漂流着前往未知的黑暗,不知是会一路平安顺遂,还是流离颠沛,最后翻船化为泡影。
周清颖慢慢走来立于她身旁,"不是本宫瞧不起你,你这样对未来无任何计划的前进,是准备放下灭族之仇了吗?
本宫竟不知郑国长公主是一个懦夫,连灭自己全族的仇人也心软。
″"我没有,只是,我只是想父亲母亲和弟弟了。
对杀萧月笙的决心并没变。
″两人相视一眼,举首望月。
月,愁、思念所寄托之物,两人心底都种下了一颗情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