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七处征心之一二三

>>> 戳我直接看全本<<<<
第一处征心:佛对阿难说:“阿难啊,你看到如来有三十二种殊胜的相貌,心里就生起喜爱、愉悦之情,然后跟着我出家了。

那你是凭借什么去看见的呢?

又是靠什么产生那种喜爱、愉悦的感觉呢?”

(其实佛这么问呢,就是想强调看见和心里产生喜爱的感觉,都是我们的真性通过分别才有的,可不是单纯眼睛在看、心在高兴这么简单呀。

)阿难就跟佛讲:“我这样的喜爱、愉悦之情呀,是因为我的眼睛看到了如来您那殊胜的相貌,心里就生出喜爱了,所以我就发了愿,愿意舍弃生死轮回,跟您出家修行呢。”

佛又跟阿难说:“就像你说的这样,如果真的是因为眼睛和心才产生那种喜爱的感觉,可要是你都不知道心和眼睛到底在哪儿,那你就没办法降伏尘世的烦恼呀。

这就好比一个国王要去讨伐贼人,那得先知道贼人藏在哪儿才行呀。

让你一首在这尘世中流转、受烦恼困扰的原因,就是你弄不清楚心和眼睛在哪儿呀。

我现在就问问你,你的心和眼睛到底在什么地方呢?”

阿难就回答佛说:“世尊呀,我看您还有世间一切众生,眼睛都是长在脸上的,而能认识事物的心呢,是在身体里面的呀。”

(阿难这里觉得呀,人之所以能认识世间万物,就是因为心有这个认知的能力呢。

)佛接着跟阿难说:“阿难呀,你现在正坐在如来讲法的讲堂里,那你看看外面的祇陀林,它在什么地方呀?”

阿难就说:“这个讲堂在给孤独园里呀,那祇陀林就在讲堂外面呢。”

佛又问:“阿难啊,那你现在在讲堂里面,最先看到的是什么呀?”

阿难回答说:“我先是看到了如来您呀,然后再看看周围的大众,接着往外面望,这才看到了那林园呢。”

佛又说:“阿难呀,你能看到那林园,是因为什么才能看见的呢?”

阿难讲:“是因为窗户开阔呀,我在讲堂里面,所以就能远远地看到外面的林园了。”

紧接着呢,世尊就在大众当中,伸出金色的手臂,轻轻地摸了摸阿难的头顶,然后跟阿难以及在场的大众说:“有一种修行的法门叫三摩提,名字叫做大佛顶首楞严王,这个法门具备了各种修行的方法和功德,十方世界的如来都是通过这个法门,一下子就能超脱烦恼,走上无比美妙、庄严的修行道路呀。

今天呢,你可得好好听着呀。”

阿难赶忙顶礼,恭恭敬敬地接受佛的慈悲教诲。

佛又对阿难说:“就像你说的,人在讲堂里,因为窗户开阔,就能远远看到外面的林园。

那有没有这样的众生呀,同样也在这个讲堂里面,却看不到如来和周围的大众,但是却能看到讲堂外面的景象呢?”

阿难回答说:“世尊呀,要是在讲堂里面却看不到如来您和大众,反而能看到讲堂外面的情况,这从道理上讲不通呀。”

佛就说:“阿难呀,你说的心也是这个道理呀。

你觉得你的心能知晓一切,如果这个能知晓一切的心在身体里面的话,那它应该先和身体内部的情况契合,先把身体里面的情况弄明白呀。

那有没有哪个众生能先看清自己身体里面的情况,然后再去看外面的东西呢?

就算看不到心肝脾胃这些脏器具体什么样,那起码在筋在动、脉在跳动的时候能一起知晓呀,可为什么你都不知道这些呢?

既然连身体里面的情况都不清楚,又怎么能说这个心知道外面的情况呢?

所以呀,你应该明白,你说的那个能知晓一切的心在身体里面,这个说法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呀。”

(这里佛说的“先合了知”,就是针对阿难认为“心在认识一切”这个看法来说的,是顺着彼此对话的思路来讲的,可不是说心非得和什么合在一起了才能看见,其实世间万物呀,都是我们的真性本心因障蔽而虚妄建立起来的概念,当然真性的明了之性是能知晓一切的,不管是外面的色物,还是自身的疼痛舒痒,还有空间这些,从本质上来说,都是因为坚固的妄想才有的呀。

)第二处探究心在哪里的时候,阿难说道:“我的心在身体外面呀,就好像灯放在屋子外面没办法照亮屋内一样,是这样的情况吧?”

佛回应说:“要是心在外面你还能知晓明白的话,那你这个人也得在外面才行呀,要是这样,你根本就不需要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来知晓事物了。

但实际的情况是,得靠你身体上的眼睛看到了东西,你才能明白、知晓呀。

所以说心在外面,这说法是不对的,起码心和身体是相互有关联的,并不是相互分离的呀!

除非你的身体和虚空全都等同于你自己本身了,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你说心在外面这个论断才有可能说得通,可要是那样的话,又怎么能说是在外面呢?

(这里其实是为后面埋下了伏笔,世间一切都是本觉真心的妙觉湛明性然,故我们以及世界都是圆满没有差别的)第三处探究心在哪里时,阿难又说:“心是在眼根与外尘中间的,就好像用琉璃罩在眼睛上一样,既能看得见东西,又不会受到阻碍,这么说对不对呢?”

这里说的琉璃罩眼就和现在咱们戴眼镜片的情况差不多。

佛就讲了:“要是心就如同眼镜片戴在眼睛上那样,咱们通过眼睛是能够看到眼镜片的呀,道理是相同的。

现在心就好比那眼镜片,那么心在看到山河等外界景象的同时,也应该能看到眼睛才对。

要是真能看到眼睛,那眼睛所看到的境界和心里明白的境界就没办法合到一块儿了呀,可实际情况是眼睛看到的境界和心里明白的境界是能合到一起的。

要是心没办法看到眼睛,又怎么能说知晓一切的心就如同紧紧贴着戴了个眼镜片一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