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来可以很轻松到应聘单位上班,但他想多做选择,就又投了自己心仪的单位,准备试试。
当他赶上回城的火车,李英在站台上向他挥手着。
两位年轻人正在等待着命运对他们的考验,也开始了两个年轻人相恋的旅程。
十多小时后,韩江兴冲冲下了火车,首奔大学。
令他没想到的是,传达室有他几封挂号信,其中两家单位同时录用他了,但时间己过了录用期,等他去联系录用手续,对方招聘己结束。
当年通讯没有现在这么发达,靠电话电报,但电话往往不能及时到达,就此与机缘错失。
而他心仪的单位却退回了他的应聘书,表示下次有机会再通知他,等于婉言拒绝,这对韩江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他一心想翻身,一心想工作,赚钱的希望暂时搁浅。
时间来到八月初,学校还在放假中,新生还未开学。
他要和学校商量能否在学校的宿舍里小住几日,他要再等待机会。
韩江知道,借住宿舍不是长久之计。
得抓紧时机,便又发出了几份求职信,但都石沉大海。
他有点泄气,不知路在何方?
韩江想起这几年,知道自己的家境,上大学是不易的。
靠着妹妹挣工分,还有李英的帮助。
父母身体不好,自己一点也没有出力照顾,心里很是内疚。
西年大学,寒窗苦读。
韩江认真听课,做笔记,还乐意助人,休息日还出去打工赚钱,尽量减少家里的负担。
他省吃俭用,不浪费。
平时躲在宿舍里刻苦自学,不放弃任何业余时间,他心里明白,只有好好学习,日后才会有出息。
自己读的大学,虽然不是名牌大学,但在一个开放的大城市里,自己总能学到一些东西,将来和城里人一样,也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韩江制作了自己的简历,多次投放到招聘单位。
由于学的专业不对口,所以应聘的门槛很窄,要求也高,这对韩江来说也是一大缺陷。
韩江心急,但不灰心。
继续投简历,说动对方留下自己是对的。
在他一次一次的努力下,有一家单位财务岗位非常适合他,虽然也不对口,但可作为过渡也不失为一个办法。
从山里走出的孩子,终于有机会在大城市里工作,就算暂时己经找到了落脚的地方。
韩江清楚地知道,靠自己微薄的工资,连自己都难以在上海生存,不要说给家人什么回报。
或者说,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在工作稳定之后,此时的他或许正在盘算未来的计划,也许在他心里早己有了新的打算。
韩江不甘安闲,每当同事们准时下班同他打招呼时,他总是说,“你们先走,我再等等。”
日子长了。
同事觉得韩江为什么总是迟迟不下班?
原来才发现他在给自己的未来加班加点。
只见他下班时重新拿起书来,自学啃书,不断地记,不断地背,梳理知识点,一次又一次地参加多种社会考试。
有的同事不禁问:“小韩,你为什么这样拼?”
韩江笑笑,他学的是食品加工专业,却做了财务,而且很快上手,负责单位制造费用的核算,都凭他的一股专劲。
他看完了一本本会计书,也有了实际工作经验,很快通过了注册会计师的考试,随后是建造师,还考出了资产评估师。
一叠证书,就像是他的孩子和财富一样,预示着这个年轻人不简单。
有时候路会越走越艰难,但有时候也会越走越平坦的,这是常理。
前者没有勇气走下去,而后者只要坚持再往前一步,就如柳暗花明又一村,过后全是平坦的路。
韩江也一样,他在坚持着,奋斗着,承受着常人都不能承受的压力。
勇敢的面对困难,并一步一步的去克服。
韩江心想,要改变命运,安于现状是不行的。
现在工作上有了一点起色,也积累了一点人脉关系,也了解了一些人才市场的规则,在韩江的脑海里。
己经构想了未来的生活情景。
他现在还借住在单位的集体宿舍,房租非常便宜,但改变不了他想要的生活。
韩江手上己经有不少的证书,他想凭借自己的一己之力改变生活现状,不仅是为生活,更是为了事业和梦想,他想要再拼一次。
向事业高峰攀登出发。
韩江从学长的通讯录中,得知自己的好友学长己经在一家会计师事务所上班了,他心里也蠢蠢欲动,准备也去试试。
如果成功,还将计划在一年内回家乡与心爱的人成婚,再把家里的欠债还上,并把家人接到上海共同生活,这一切都需要自己努力。
学长很快帮韩江推荐了一份新的职位,经过面试,韩江己顺利通过,马上可以入职。
那是一份北海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员职位,薪水要比现在多几倍,他离实现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他在原单位做了移交工作,交了辞职报告,办完离职手续,他立即搬出宿舍,自己先到外面租了一间简易的屋子住下来。
安顿好自己后,又赶到新单位办理入职手续。
在会计师事务所,他从打下手做起,包括整理会计、审计资料等。
三个月过后,韩江可以独立工作了。
凭借自己的聪明,很快适应审计业务要求,学长也非常的关心,这让主管很不习惯。
他觉得如果让两个人联手对付他,他可能会变得孤独起来,会影响到他的威信。
于是他在工作上专挑难度大的给韩江做。
韩江是新手,自然感到压力大,尽管有学长关照,工作也难以顺畅,他又一次陷入了沉思。
他想,会计师事务所虽然待遇不错,自己也挺满意的,但工作环境不改善,自己难以施展理想。
仅仅依靠按部就班工作还不是他的最终目标,自己从一个小财务成为审计师是自己努力的回报,但想再往前挪一步,那就难了。
同事都是有能力的同行和骨干分子,自己不冒尖,就不可能有所作为,就达不成自己心中的目标。
看看自己最擅长的是什么?
一比较,韩江豁然开朗,自己手上的资产评估师,不是更吃香吗?
每个单位都需要,受众群体更大,业务更广泛,做起来更顺手。
一个更大的计划正在韩江的心里酝酿着。
韩江决定进入资产评估行业,发挥自己的优势,他想独立创业,完成自己的梦想。
韩江大学毕业一年后才有了自己的主意,说他成熟了,或还是有了更适合的机遇。
不管未来的创业路上会有什么样的困境,要面对什么样的对手,韩江得向前去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