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尊王攘夷

历史故事汇 摩牙 2025-05-22 10:20:54
>>> 戳我直接看全本<<<<
秋日的临淄城被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破宁静。

来自燕国的使者风尘仆仆冲入城门,背后的旗旄残破不堪。

守卫宫门的侍卫长认出那是求救的"烽火旗",立即擂响了警鼓。

大殿上,燕使扑倒在地,额头重重磕在青砖上:"齐侯救命!

山戎十万大军攻破无终城,燕国三座边城己陷,如今兵临蓟都城下!

"朝臣们一片哗然。

齐桓公从龙椅上首起身子,青铜爵杯中的酒液微微晃动:"详细道来。

""山戎此次来势汹汹,不仅骑兵骁勇,更有了中原制的攻城器械。

"燕使声音嘶哑,"我国君愿以祖传宝鼎为酬,恳请齐侯发兵相救!

"高傒立即出列:"君上不可!

山戎凶悍,我军远征恐难取胜。

况且燕国与我素无深交...""高大夫此言差矣。

"管仲手持玉圭缓步出列,"山戎若灭燕,下一个目标必是齐国,此乃唇亡齿寒之势。

"齐桓公目光在两位重臣之间游移:"国相有何良策?

"管仲向燕使温和地点点头,转身面对满朝文武:"臣建议立即发兵救燕,同时遣使联络鲁、宋,组成联军。

此举有三利:一可解燕国之危,二可震慑山戎,三可彰显齐国领导诸侯之能。

""耗费钱粮为他国征战,有何益处?

"高傒冷笑。

管仲不慌不忙:"此乃实践尊王攘夷之良机。

周室衰微,夷狄交侵,齐国若能扛起抵御外侮的大旗,必得天下诸侯归心。

"他转向齐桓公,目光灼灼,"昔日太公望佐武王得天下,今君上欲成霸业,当以仁义服人,以武力慑人。

"齐桓公眼中精光闪动,突然拍案而起:"传寡人令,三军整备,十日后出兵!

国相亲自出使鲁、宋,务必促成联军!

"七日后,曲阜鲁宫。

鲁庄公把玩着燕国送来的玉璧,面带犹豫:"管相,非寡人不愿相助,只是鲁国去岁歉收,恐难支撑大军远征啊。

"管仲深施一礼:"鲁侯明鉴。

山戎贪婪成性,若燕国不保,其铁骑南下,首当其冲便是鲁国北境。

况且..."他故意压低声音,"此次联军以齐国为主,鲁军只需出车百乘。

事成之后,齐国愿以盐铁之利相报。

"鲁国大夫曹刿突然插话:"听闻管相在齐国推行作内政而寄军令,不知此次出征,可是检验新军制?

"管仲微笑:"曹大夫慧眼。

不错,此次正是验证新军制良机。

若胜,则证明此制可行;若败,齐国独担其责。

"他转向鲁庄公,"鲁侯若参战,既可观摩新制,又不必承担主要风险,何乐而不为?

"鲁庄公与曹刿对视一眼,终于点头:"善!

寡人派曹大夫率兵车百乘,随齐国出征。

"深秋的燕国边境,枯黄的草原上旌旗猎猎。

齐、鲁、宋三国联军在令支城外三十里扎营。

中军大帐内,齐桓公盯着地图眉头紧锁:"探马来报,山戎主力距此不足二十里,皆是骑兵,来去如风,如何应对?

"管仲指向地图上一处山谷:"此处形如口袋,可诱敌深入。

臣建议用鱼丽之阵:战车在前组成弧形,步兵藏于车后,待敌骑冲阵,弓弩齐发,步兵突出包抄。

""太险!

"老将军国懿仲反对,"若敌骑突破一点,全军崩溃!

""所以需要一支奇兵。

"管仲拍拍手,帐外走进三十名身着轻甲的武士,"这是臣秘密训练的技击之士,精通山地作战,可埋伏于两侧山林,待敌骑入彀,截断其退路。

"齐桓公将信将疑,但战事紧迫,只得应允。

次日清晨,薄雾笼罩草原。

齐国大夫王子成父率轻车诱敌,佯败后撤。

山戎首领大喜,率全部骑兵追击,一头扎入口袋阵中。

"放箭!

"管仲令旗一挥,隐藏在战车后的弓弩手万箭齐发。

山戎骑兵人仰马翻,但很快稳住阵脚,凭借骑射优势反压。

战况陷入胶着时,忽然两侧山林杀声震天——技击之士如神兵天降,手持长戟专砍马腿。

山戎阵脚大乱,溃不成军。

战后清点,联军大获全胜,斩首万余,缴获战马无数。

燕庄公亲自到军营致谢,提出割让五百里土地给齐国。

帐中众将喜形于色,唯独管仲摇头:"不可。

齐国出兵为的是尊王攘夷大义,若取燕地,与侵略何异?

"他转向齐桓公,"臣建议不但不要燕国土地,还应派兵协助修复被毁城池,释放战俘归农。

"齐桓公愕然:"这...岂不白费钱粮?

"管仲意味深长:"君上,得地不如得民,得民不如得誉。

今日之举,必使诸侯归心。

"果然,消息传开,中原各国纷纷遣使道贺。

连周天子也派使者褒奖齐国"攘夷有功"。

更令人惊喜的是,此战中表现出色的王子成父,提出了改进车战战术的良策。

回师途中,齐桓公与管仲并辔而行:"国相,寡人如今方明白尊王攘夷之妙。

这一仗打下来,齐国威望大增啊!

"管仲微笑:"不仅如此。

君上请看——"他指着路边跪拜的百姓,"燕国民众感激齐国救援,这是用武力换不来的。

再者,鲁、宋两国见识了齐军战力,今后外交上必多让步。

"齐桓公大笑:"有国相在,寡人何愁霸业不成!

"当凯旋大军回到临淄时,城门内外人山人海。

管仲注意到,站在欢迎队伍最前列的,除了宁戚等心腹,还有曾经反对出征的高傒。

老大夫手持酒觞,向管仲深深一揖。

夕阳西下,管仲站在城楼上,望着欢庆的都城。

他知道,这一战不仅打败了外敌,更击破了朝中保守势力的阻挠。

齐国的改革之路,从此将更加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