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宗令武争(下)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宫中眼线言,皇帝陛下有意起复方正衡出任权势最大的一院院长,而他很可能出任权势最小的三院院长,至于说二院院长为谁,宫中眼线暂时不知。

不过今天他在丹水方氏看到了福大海,大概知道陛下瞩意之人为谁了。

福大海,这个死老太监!

好好的呆在中官村咽下最后一口气,还能得一个好死,岂不好吗,非要跑出来找死。

也不知宫中那位“三宝”太监是否得到了此消息,看来是该给他找点事了,要不他的刀就要生锈了。

方正衡于朝中之时,为中立派意见领袖,但在重大朝政上,颇偏向于太子嘉宏,令左相赤北川屡屡受挫,是玩弄朝政平衡的大家。

嘉宏太子死,太子堂大受打击,方正衡起复后,以他一贯行为,自是会再玩朝政平衡那一套,很可能全面倒向***,左相赤北川自是关注他的态度与动向。

不过这却不是司马文远所想要的。

司马文远于御史台伏蛰三十载,一朝得势鲲化鹏,独掌进奏院,监察天下,大权在握,这世间除那有限几人外,他就是权力最大之人,自是不想与他人分享权力。

皇帝陛下将进奏院一分为三,起复方正衡与福大海,明显就是在分他的权。

想分他司马文远的权,就是在要他司马文远的命;别人要他司马文远的命,他司马文远自是敢要他人的命。

况且皇帝陛下欲起复之人中竟然有方正衡。

当年的云中构陷案,他司马文远可是出了大力的。

司马文远原为大虞御史台御史,五年前的云中军械失窃案,皇帝陛下命他牵头负责侦查该案。

该案本就是左相赤北川为前进奏院院长方正衡设的局。

五年前,云中军械失窃,所失窃军械被人走私到了北蛮。

虽无证据明确显示盗窃军械之人为方氏之人,但将该批军械运送到北蛮的却是方氏商队,证据确凿,容不得丹水方氏有半分推脱。

因着该事,陛下大怒,将那名方氏商队领队下了大牢择日问斩,并顺势免去了方正衡进奏院院长一职,褫夺一切官位。

因着云中军械案,方正衡与司马文远结下了生死大仇,相见时面子功夫上自是笑呵呵称兄道弟,转身就恨不得“干他娘的”,将对方打入十八层地狱。

方正衡如果得到起复,重掌了权力最大的一院,还能放得过他吗?

自是不能!

司马文远自认小人,但那方正衡也不是君子。

小人之心常戚戚,报仇不隔夜,司马文远自认方正衡跟他是同一类人,当有同样想法。

想不被别人所杀,那自就得先杀别人!

司马文远嘴角一扯,脸上露出一丝狞笑,望向东首主席台。

那里,有方正衡,还有一个从活死人堆里爬出来的福大海。

很好,人都到了,齐活。

一个人是杀,两个人也是杀,不过是多出一刀罢了。

“正义兄,还未下定决断吗?”

对方正义的优柔寡断、反复不定司马文远也是无语,就他这性子,哪是性子果断、行事狠辣的方世衡对手,只能一辈子伏低做小。

当然,这样也好,如非这样,真要换了一个方正衡那样的人物,他怎么能操控方氏。

方正义抬头望了一眼东首佝偻身子缩在椅子上的老太监福大海,摇摇头,“皇帝陛下己决定起复方正衡,官面上,你己动不了他;私底下,就更是如此了!”

皇帝陛下起复方正衡的消息己从帝都里传将开来,那老太监福大海本次可不仅是来观礼,更是来传旨的,方正衡东山在起,指日可待。

“陛下旨意一日未宣布,方正衡就算不得官场中人。”

司马文远狞笑,“况且,方正衡窝藏钦犯,己犯谋逆大罪,我进奏院捉拿他,名正言顺。”

“在丹水方氏,你拿什么捉他?”

方正义反问,既是在将司马文远的军,更想探他的底,摸清他的布局。

“本官自有安排,正义兄旦且观戏即可。”

司马文远知方正义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性子,便不再多言。

天下大事滚滚,个人如砂砾,真到那时,就容不得他方正义不顺势而为了!

二人说话间,场上少年组的第二场比赛己然开始。

丹水方氏派出的是方世遗。

方世遗有少年武痴之名,因着安邑稷下学宫教授不经意的言谈而天下皆知。

方世遗,年方十二,武修中三境“武胆”修为,此等修为,远超同龄,其他同龄者,别说凝气成胆了,便是能摸到上三境“开元”的边,那便可列入天才的行列了。

所以方世遗这天才,是天才中的天才。

江左方氏这边派出的是一名叫方世情的弟子。

这是一名普通的弟子,修为不过刚入“开元”。

方世遗己凝气成胆,更痴于武,气、技双修,同龄之人中能与他比肩者不过一手之数,遍历江左方氏,自是找不出如此之天才中的天才。

比武之前,方正义己得知方正衡会于少年组第二局派方世遗出战,便选择技术性的放弃了此局,派出了族中一名普通弟子方世情。

少年组第一局方世宏意外失利后,打坏了方正义的所有布局,方正义也拟更换方世情,派出第三局的选手方世嘉,放手一搏,思量再三,还是决定坚持原有的方案。

无他,方世嘉虽己开府,但面对己凝气成胆的方世遗,绝无半点胜机,倒是这个方世情,或许有惊喜。

方世遗生得虎头虎脑,神情天生自带呆滞,武痴之名,既是说他痴于武,更有明面意思,说他就是一个呆人。

在丹水方氏,方世遗其实还有一个别名呆瓜,丹水方氏中人,知呆瓜的人多,知小武痴的人少。

方世情的确是一名普通少年,他个头矮小瘦瘦,外貌平平,武道修为不过初入三境开元。

慑于方世遗“小武痴”盛名,上场后方世情便缩于比武台的一角,瑟瑟发抖,眼光闪躲,连正眼看一眼方世遗的勇气都没有。

上场前,方世遗正躲在揽星楼内研究一份武道古迹手稿。

这份手稿是他从镇里书店里淘来的。

书店的老板方正阳,跟丹水方氏宗主方正衡同辈,份属偏房,算起来也是方世遗的爷爷辈。

正阳老爷子乃一介凡人,没有任何修为在身,不过老爷子是读书人,更爱读书,最大的兴趣便收集各种名典古籍,方世遗曾在他那里淘到不少好货。

这本《天人录》是一个手抄本,字迹潦草,抄在羊皮卷上,羊皮斑驳发黄,很是有些年头,书本封面上更是有火烧火烤的痕迹。

就这么一个应扔进垃圾堆的玩意儿,正阳老爷子那奸商忽悠说是武祖烛九幽当年悟道时随手记录的手稿,世间仅有,有价无市,他跟方世遗有眼缘,收个友情价,一百两银子。

正阳老爷子那鬼话,方世遗自是不相信的,他是痴,又不是傻,一听老爷子那话,就知老爷子把忽悠他人的那套手段用在了自己的身上。

不过羊皮卷上记录所用的文字乃上古云文,整本书也无造假的痕迹,应是上古之物。

上古云文乃屠龙一战后,仙人一族当时所使用的文字。

经十万年沧桑演变,今日之云文早己变得面目全非,全无最初的模样。

一般人根本不认得。

方世遗也是因为要研习上古仙道、武道,这才从族中一名专研习古文字的族老那里学了上古云文,这才识得羊皮卷上文字。

手稿自不是武祖烛九幽的,但其中所记录理念、武道、修行之法,离经叛道、世所罕见,方世遗一眼便迷上了它。

换而言之,就算羊皮卷上所载之言,尽皆胡言乱语、打胡乱说,一百两银子交换一册上古时期的手稿,方世遗也不吃亏。

所以方世遗很爽快的掏了银子,交易双方皆得其所。

这些天,方家镇因“宗令武争”一事很是热闹,方世遗却躲在揽星楼内,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研究那卷名为《天人录》的上古手稿,很是悠闲自得。

昨天宗令爷爷专门上到揽星楼,让他今天务必出关参加江左、丹水方氏的“宗令武争”比武,更强调了,这次比武非同小可,不可敷衍、不可放水,必须干脆利落的赢下对手,旦有闪失,他这一辈子就别想再踏步揽星楼一步。

揽星楼乃丹水方氏藏书之地,天文地理、仙道、武道、妖族妖术、蛮人祝由术、鬼族鬼术、海族御水术甚至当年神族神术,应有尽有,汗牛充栋、收罗万家,乃世间仅次于大虞皇宫、昊天仙宗的藏书之地。

不能进楼研习各类修行之道,岂不是要他方世遗的小命。

因着宗令爷爷那通命令,方世遗的心很不爽,他不爽,就该其他人倒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