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龟兹折刃
窗外飘进的琵琶声忽高忽低,像极了石堡城头忽远忽近的箭啸。
他蘸着西域龙脑香研磨的墨汁,在《乐府杂录》页边批注:"三折为商,五折为羽,此谱折七——当应天狼犯翼"。
"陈录事好雅兴。
"玉奴的银甲折射着博山炉的青烟,"这《婆罗门引》的破译之法,倒像河西斥候的勘地术。
"她的义甲突然划过乐谱第七折痕,羊皮应声裂开,露出夹层的《疏勒军镇布防图》。
李锋的太阳穴突跳——脑海中突然闪现三年前王玚在沙盘上推演的,正是这道东南缺口的防御漏洞!
---混着檀香的墨汁突然沸腾,乐谱上的粟特数字""(7、3、9)遇热发黑。
玉奴的琵琶弦如绊马索横扫,李锋反手以铜镇纸格挡,戍卒生涯磨出身体本能的耳力捕捉到弦音的异常——西弦中唯第三弦闷响,分明是琴柱中空的征兆!
"右相府的琴艺,倒是愈发精妙。
"他劈手夺过琵琶,指节叩击琴箱空腔。
陈襄的记忆突然刺痛神经:两个月前东宫夜宴,太子曾用这曲《婆罗门引》款待范阳使节,席间伶人奏破的正是第三弦!
---玉奴的袖箭擦过李峰耳际,钉入墙面的《河西舆图》。
李锋猛然掀翻沙盘,疏勒河谷的陶土模型轰然碎裂,露出底层的青铜机括。
十二枚算筹随震动弹起,在空中拼成《夏侯阳算经》的"方田异形图"。
"陈录事可知?
"玉奴的粟特腔裹着杀意,"这沙盘是王玚都尉死前所制..."李锋的瞳孔骤然收缩。
记忆在脑海中融合,三年前的石堡城血战前夜,王玚曾在军帐中堆起相似的沙盘,手指戳向疏勒东南:"若在此处伏五百陌刀手,可挡吐蕃三千骑,无人可破!
"---五更鼓穿透窗棂,李锋将断裂的琴弦按算筹方位绷紧。
宫、商、角、徵、羽五音震颤中,沙盘底座裂开暗格。
半枚染血的玉韘滚落而出,内侧粟特文遇血发亮:"七三九,魂归处"。
"王都尉的玉韘..."玉奴的攻势突然凝滞,"怎会在你手中?
"李锋的戍卒刀己抵住她咽喉:"三年前疏勒河谷,他替我挡箭时说过——这玉韘藏着安西军的命数!
"---混战中,乐谱被撕碎的刹那,李锋瞥见第七折痕处的朱砂印——正是陈襄的私章!
记忆如潮水劈入:三个月前太子将乐谱递给他时,食指曾重重按在此处:"安西安危,尽在录事一念之间。
"于此时被制住的玉奴突然咬碎臼齿,毒血喷向乐谱。
羊皮遇血蚀显出新图:香积寺地宫的全貌中,三千个黑点沿二十八宿排列——正是安西军失踪将士的殉葬位!
**历史细节注记**- **龟兹乐谱**:参照敦煌P.3808琵琶谱,七折痕对应"一均七调"理论(《隋书·音乐志》)。
- **琴柱机关**:正仓院藏唐代琵琶证实,琴柱中空可藏密信,见《东大寺献物帐》。
- **沙盘机括**:唐代称"舆地图匣",李筌《太白阴经》载其"以磁石引针,示敌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