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油星的召唤

>>> 戳我直接看全本<<<<
2099年,地球上的石油资源己濒临枯竭。

最后一座油田在五年前被抽干最后一滴油,曾经依靠石油运转的庞大工业体系陷入了瘫痪。

城市中,车辆成了一堆堆废铁,高速公路上杂草丛生;工厂的烟囱不再冒烟,那些曾经繁华的工业区如今一片死寂。

全球经济面临崩溃,各国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没有了石油,粮食的生产、运输都成了巨大的问题。

饥饿和贫困笼罩着大部分地区,犯罪率飙升。

政府为了维持基本的秩序,几乎耗尽了所有的精力。

在一些大城市,街头巷尾随处可见饥饿的人群,他们眼神中充满了绝望和无助。

而那些原本繁华的商业区,如今只剩下空荡荡的店铺和破碎的橱窗。

联合国大楼的会议室里,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来临的前夕。

各国代表们正就一个关乎人类未来的议题展开激烈的争论——是否要去外太空寻找传说中的“石油之星”。

“这简首是天方夜谭!”

一位来自欧洲的代表愤怒地拍着桌子,脸涨得通红,“我们对宇宙的了解还如此有限,去寻找一颗不知是否存在的星球,这要耗费多少资源?

这些资源我们本可以用来发展其他能源!”

他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充满了不满和质疑。

“发展其他能源?”

一位亚洲代表苦笑着回应,眼神中透露出无奈,“我们己经努力了几十年,可在目前,哪一种新能源能够完全替代石油在工业和生活中的作用?

没有石油,我们的飞机无法起飞,轮船无法远航,很多重要的工业生产都无法进行。”

他摊开双手,似乎在向全世界诉说着人类的困境。

“而且,”另一位非洲代表站起身来,目光扫视着全场,表情严肃而沉重,“我们现在己经没有多少时间和资源去慢慢发展新能源了。

饥饿和疾病正在夺走无数人的生命,如果不尽快找到石油的替代品,人类可能撑不过下一个十年。”

他的话语如同重锤,敲击着每一个人的心。

争论声此起彼伏,各方都据理力争。

就在这时,会议室的门被缓缓推开,一位身着白色科研服的女性走了进来。

她,就是著名的天体物理学家张丽。

张丽的脸上带着疲惫,但眼神却无比坚定。

她走到会议桌前,微微鞠躬后说道:“各位,我理解大家的担忧和顾虑。

但请相信,我并不是在盲目地提出这个计划。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观测,我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在太阳系边缘的柯伊伯带附近,存在着一颗富含石油的星球。

我将它命名为‘油星’。”

她的声音清晰而有力,试图打破这充满质疑的氛围。

“证据?”

之前那位欧洲代表不屑地哼了一声,脸上露出嘲讽的神情,“你所谓的证据,不过是一些模糊的观测数据罢了。

也许那只是一颗普通的小行星,根本不存在你所说的石油。”

他的语气充满了轻蔑,显然对张丽的说法持怀疑态度。

张丽没有理会他的质疑,继续说道:“这颗星球的质量、密度以及它反射的光谱特征,都与我们己知的富含石油的天体有着相似之处。

而且,我通过模拟计算得出,它上面的石油储量极有可能是地球上曾经储量的数倍之多。

如果我们能够成功开采,不仅可以解决人类目前的能源危机,还能为未来几个世纪的发展提供保障。”

她一边说,一边展示着手中的数据图表,试图用科学的依据来说服众人。

然而,她的话并没有立刻说服众人。

反对的声音依旧不断,有人担心飞船的技术是否能够支撑如此遥远的航行,有人忧虑开采石油的技术在太空中是否可行,还有人害怕这一行动会引发新的国际冲突。

张丽静静地听完所有的反对意见,然后抬起头,目光坚定地说:“我知道这是一次充满风险的探索,但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人类就只能在地球上坐以待毙。

我愿意亲自带领一支科研团队,乘坐飞船前往油星。

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用最先进的技术,去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

如果失败了,责任由我一人承担。”

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视死如归的决心,仿佛在向全世界宣告她的坚定信念。

她的话让会议室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最终,联合国经过慎重考虑,决定批准张丽的计划。

毕竟,在这个绝境之下,哪怕只有一丝希望,人类也不能放弃。

几个月后,一艘名为“胜利号”的飞船矗立在发射场上。

它的外形修长而流畅,表面覆盖着一层特殊的合金材料,能够抵御太空中的各种辐射和微小陨石的撞击。

飞船上搭载了最先进的引擎、导航系统和科研设备,以及足够维持数年的物资和燃料。

张丽站在飞船前,与送行的人们一一告别。

她的眼神中既有对未知旅程的期待,也有对地球家园的不舍。

在她身后,是一支由来自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顶尖科学家和宇航员组成的团队。

他们肩负着全人类的希望,即将踏上这一充满挑战的征程。

随着倒计时的结束,“胜利号”缓缓升空,巨大的轰鸣声震耳欲聋。

它越飞越高,逐渐消失在浩瀚的宇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