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丞相凭借多年苦心经营,在朝中权势滔天,其党羽遍布朝野,行事愈发嚣张跋扈。
他独揽大权,对众大臣颐指气使,稍有不顺其意,便肆意打压。
在民间,他横征暴敛,致使百姓苦不堪言,怨声载道。
翌日早朝,王丞相昂首阔步上前,神色傲慢地提出增加赋税的议案,美其名曰扩充军备以抵御外敌。
众大臣心底虽愤懑不己,却碍于其***,大多敢怒而不敢言,只能低头沉默。
唯有几位刚正不阿的大臣挺身而出,言辞恳切地表示反对,然而王丞相却对此不屑一顾,以各种无理借口强行驳回,还暗中指使亲信对这些大臣进行报复。
楚逸尘在一旁冷眼旁观,心中怒火中烧,对舅舅的行径恨之入骨。
但他深知此时实力悬殊,只能强压怒火,佯装平静,以免引起王丞相的警觉。
退朝后,楚逸尘径首回到东宫,心烦意乱地在花园中来回踱步。
此时,林清风如鬼魅般悄然现身,低声说道:“太子殿下,王丞相如今愈发肆无忌惮,我们不能再坐以待毙。”
楚逸尘眉头紧锁,点头道:“我明白,可王丞相势力庞大,想要扳倒他绝非易事,还需从长计议,等待恰当的时机。”
林清风思索片刻,建议道:“殿下,当下江湖中有众多仁人志士对王丞相的所作所为极为不满。
我们可加强与他们的联系,争取更多支持。
同时,在朝中大力培养自己的势力,逐步削弱王丞相的影响力。”
楚逸尘眼前一亮,赞同道:“林兄所言极是,不过此事务必谨慎行事,绝不能让王丞相有所察觉。”
林清风拱手领命,表示定会妥善安排。
与此同时,在大楚王朝的中州城,徐府内一片欢声笑语。
徐妙龄在父亲徐辉的悉心教导下,文学素养日益深厚,对兵法谋略也展现出浓厚兴趣。
徐辉见女儿聪慧过人,心中甚是欣慰,常与她探讨兵法战事,传授实战经验。
一日,徐辉在书房与徐妙龄深入探讨兵法时,收到一封密信。
随后,他脸色骤变,神情凝重。
徐妙龄见状,关切问道:“父亲,发生何事了?”
徐辉长叹一声,说道:“朝中传来消息,当今圣上病重,几位皇子为争夺皇位己开始明争暗斗。
局势愈发复杂,恐怕我们难以置身事外。”
徐妙龄闻言,心中一惊,问道:“父亲,那我们该如何应对?”
徐辉沉思片刻,郑重说道:“如今我们唯有坚守立场,尽忠职守。
同时,密切留意局势变化,做好应对各种状况的准备。”
徐妙龄坚定点头:“父亲放心,妙龄明白。”
她暗自下定决心,定要努力学习,将来为父亲排忧解难,为国家贡献力量。
不久之后,大楚皇帝驾崩,太子顺利登基。
然而,新皇即位并未平息朝廷内部的纷争,各方势力为争夺权力,斗争愈发激烈,相互倾轧,不择手段。
徐辉因坚守正义,不愿与某些权臣同流合污,遭到他们的联手排挤与打压。
徐府的处境日益艰难,徐妙龄看着父亲日渐憔悴的面容,心中满是心疼。
她决定凭借自己的聪慧才智,暗中收集那些权臣的罪证,期望能助父亲摆脱困境。
而在遥远的大晋王朝,楚逸尘在林清风的全力协助下,势力逐步壮大。
他成功与江湖中的各大帮派建立起紧密合作关系,在朝中也培养了一批忠心耿耿的大臣。
王丞相察觉到楚逸尘的变化,开始对他心生警惕,加强了对他的监视。
一场激烈的权力角逐,即将在两个王朝的朝堂之上全面展开。
徐妙龄和楚逸尘,这两位被命运选中的人,又将在这场风暴中扮演何种角色?
他们的人生轨迹,又将如何交织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