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戳我直接看全本<<<<
第一章 神秘死亡急诊大厅的电子钟跳向23:47,江夏的手还按在呼叫铃上**。

三号床的监测仪突然发出刺耳鸣叫,血压数值像漏气的气球直线下坠。

她冲过去时看见病人青紫的嘴唇在抽搐,指甲缝里渗出的血珠在蓝光消毒灯下泛着诡异的靛青色。

"肾上腺素1mg静推!"值班医生扯开抢救车抽屉的响动在深夜走廊格外清晰。

江夏摸到患者湿冷的手腕,颈动脉搏动已经消失。

CPR按压到第三轮,死者苍白的胸口突然浮现蛛网状淤青,像有什么活物在皮肤下游走。

更衣室的镜子蒙着水雾,江夏用酒精棉球擦拭后颈时,瞥见身后储物柜缝隙里闪过一抹银白。

转身的瞬间,通风管道传来金属扭曲的咯吱声,仿佛有巨型爬行动物正在管道里蜕皮。

"谁?"她的尾音卡在喉咙里。

消毒水味道突然变得浓烈刺鼻,像是掺进了福尔马林的味道。

更衣柜门无风自动,12号柜里整整齐齐挂着护士服,唯独最底层抽屉露出一角泛黄的病历。

江夏蹲下时听到自己膝盖发出脆响。

病历日期是2003年4月17日,患者姓名栏被84消毒液灼出焦褐色的洞。

翻到末页的瞬间,顶灯突然频闪,墨迹未干的死亡证明上,主治医师签名处赫然签着现任院长林振邦的名字——可他明明是心外科专家。

太平间电梯在负二层停驻太久。

顾南舟看着手机屏幕上的监控画面,手指无意识摩挲白大褂口袋里的钥匙。

这是今早在更衣室捡到的,黄铜钥匙齿纹间黏着暗红色碎屑,他在显微镜下确认过,是风干的人体组织。

"顾医生又来看老朋友?"守夜人老张从值班室探出头,手里保温杯飘出枸杞的甜腥味。

冰柜滑轨的摩擦声里,顾南舟数到第七具尸体时停住脚步。

昨天送来的食物中毒患者右手小指不自然弯曲,指甲缝里卡着半片银色鳞片——和江夏描述的通风管反光一模一样。

监控室电脑还停留在待机界面,顾南舟输入工号时发现键盘F3键有新鲜血迹。

回放记录显示凌晨两点十七分,所有摄像头同时转向墙壁,就像有双无形的手捂住了电子眼。

但在画面黑屏前的最后一帧,停尸房走廊地砖上投下怪异的影子:上半身是人形,下肢却像章鱼触手般扭曲盘踞。

生物实验室的门锁转动时发出生锈的呜咽。

顾南舟举着手机电筒照亮标本架,福尔马林浸泡的畸形胎儿在玻璃罐后睁着空洞的眼睛。

最里间的恒温箱指示灯诡异地亮着,他凑近时呼出的白气在玻璃上凝成雾,箱内培养皿标签写着"XM-0923",保质期是昨天。

身后传来液体滴落声。

顾南舟转身瞬间,某個黑影从通风口倏然掠过,带起的风掀开实验记录本。

2003年4月的那页记载着腺病毒载体疫苗实验,受试者编号17到21的跟踪记录全部被红笔划去,页脚有枚带血指印,指纹螺纹呈现罕见的双螺旋结构。

第二章:活体标本江夏的护士鞋在环氧地坪上打滑。

她攥着那本病历冲进安全通道,感应灯随着脚步声逐层亮起,在五楼拐角处突然全部熄灭。

黑暗中传来金属碰撞声,像是有人拖着铁链在楼下徘徊。

"顾医生?"她试探着喊了一声,回应她的只有排风管道的呜咽。

手机屏幕亮起的瞬间,泛黄纸页上的死亡证明突然渗出粘稠液体,2003年的油墨签名在蓝光下变成蠕动的血珠。

负二层的水泥墙沁着冰霜。

顾南舟将培养皿贴近瞳孔,XM-0923的菌落呈现诡异的虹彩光泽。

实验台突然震颤,数百个玻璃器皿在架上叮当作响,某种低频声波让他太阳穴突突直跳。

"砰!"解剖室方向传来重物坠地的闷响。

顾南舟摸到门边时,看见冷藏柜的钢制抽屉全部弹开,21号尸体的腹腔裂开整齐切口,脏器表面覆盖着晶状薄膜——就像昆虫的蛹。

手机突然震动,江夏发来的照片让他瞳孔收缩。

那份2003年病历的并发症栏里,潦草写着"表皮鳞状化",而此刻解剖台上的尸体创口正在渗出银色黏液。

"立刻离开医院!"顾南舟按下语音键的瞬间,通风口栅栏轰然坠落。

黑色防护服的身影倒挂在管道里,防毒面具的目镜反射出六边形网格,注射器针头滴落的液体在瓷砖上腐蚀出缕缕青烟。

江夏在B超室反锁上门。

窗外暴雨倾盆,她借着闪电看见病历夹层里掉出的照片:二十年前的实验室合影里,年轻时的林院长身旁站着穿白大褂的女人,女人无名指戴着蛇形戒指——和她今早在7号柜发现的遗失物一模一样。

"找到你了。

"幽冷的机械音从彩超仪喇叭里传出,监控探头缓缓转向她藏身的角落。

江夏抄起耦合剂瓶子砸向配电箱,黑暗中她摸到墙体内嵌的送药管道,却听见管道深处传来指甲抓挠金属的声响。

顾南舟撞开消防门时,楼梯间的血腥味浓得几乎凝成实体。

老张的保温杯滚落在三级台阶下,枸杞泡发的碎屑里混着半片人类指甲。

他抬头看见监控摄像头闪着红光,突然意识到所有死者都曾在72小时内做过增强CT——造影剂里含有纳米级金属颗粒。

生物实验室的警报器突然尖啸。

顾南舟折返时发现恒温箱被人暴力破坏,XM-0923的培养皿不翼而飞,却多了支淡蓝色安瓿瓶。

当他用镊子夹起瓶身时,冷冻柜的玻璃突然炸裂,畸形胎儿标本的手掌正死死按在裂纹中心。

暴雨冲刷着医院外墙的排风口。

江夏蜷缩在药品运输通道里,手中照片背面的化学公式正在渗血。

她突然听懂管道里的抓挠声是摩斯电码,持续重复着"林振邦"的拼音首字母。

负二层传来电梯到达的叮咚声。

顾南舟的白大褂下摆扫过血迹蜿蜒的地砖,他在停尸房电脑里调出今日火化名单,第17号尸体的条形码在扫描时弹出红色警告:该对象于2003年4月17日已注销户籍。

第三章:共振深渊CT造影室的铅门在顾南舟身后缓缓闭合。

他调出最近三个月所有增强CT记录,患者名单在屏幕上滚动的绿光映得他脸色发青。

当17个名字同时弹出纳米颗粒过敏警示时,鼠标光标正停在本周三凌晨两点十七分——所有死者接受检查的精确时刻。

"次声波发生器。

"江夏的声音从手机里传来,背景杂音里混着液体沸腾的咕嘟声,"我在锅炉房发现个改造过的压力罐,上面接的不是压力表,是频率调节器。

"顾南舟用手术刀撬开发热的面板,六组环形线圈缠绕着青铜共振腔,散热孔里飘出骨灰煅烧特有的焦甜味。

当他用手机录制设备铭牌时,取景框突然捕捉到通风口反光——那片消失的银色鳞片正在管道内侧剐蹭出火星。

解剖刀划开死者肋间的瞬间,无影灯突然频闪。

顾南舟戴着橡胶手套的手指触到断裂的胸骨,本该坚硬的骨骼竟像风化的石膏般簌簌掉落。

他举起骨锯的手突然僵住,胸腔内壁上密密麻麻的银色斑点正在聚合成六边形蜂巢结构。

"206Hz。

"江夏发来的短信让顾南舟后背沁出冷汗。

这是人体骨骼固有频率,而锅炉房设备预设的激发频率正是这个数值。

他突然明白那些纳米颗粒不是造影剂污染,而是精心设计的共振介质。

负二层突然响起防空警报般的嗡鸣。

停尸柜的钢制抽屉集体震颤,21号尸体胸腔里的蜂巢结构开始发光。

顾南舟扑向电闸时,看见自己的白大褂下摆正在分解成金属碎屑——今早做介入手术时,他也注射过增强CT造影剂。

"脱掉所有衣物!"江夏踹开门的瞬间甩过来消防斧。

顾南舟扯开衬衫纽扣时,锁骨处的皮肤已经浮现银色纹路。

斧刃劈开配电箱迸出的火花里,他们看见彼此瞳孔里摇曳的诡异虹彩。

锅炉房的压力表指针疯转。

江夏拧开液氮阀门时,发现调节器被人为焊死在206Hz刻度。

冷冻白雾中,她看见生锈的铭牌上印着"声学研究所2003年监制",而林院长正是那年的生物医学工程硕士毕业生。

尸体蜂巢突然爆发的蓝光吞没了整个停尸房。

顾南舟拽着江夏滚进解剖台下方,头顶传来瓷器碎裂般的脆响。

当光芒消退,21号尸体的肋骨正悬浮在半空,组成完美的正十二面体结构,每根骨头表面都蚀刻着双螺旋纹路。

"不是杀人..."顾南舟的声带因金属化而沙哑,"他们在用人体铸造某种生物天线。

"江夏摸到解剖台边缘的碎骨,断口处的纳米机器人仍在自我复制,拼出林振邦的指纹图案。

通风管道突然涌入浓稠的黑雾。

银鳞摩擦声从四面八方迫近,顾南舟把手按在共振腔外壳上,用变异的声带发出超出人类听觉的高频嘶吼。

当黑雾中的畸形身影发出痛苦哀嚎时,他们终于看清那东西长着老张的脸和章鱼般的下肢。

第四章:血源频率顾南舟的指尖在解剖台边缘抠出五道金属刮痕。

变异细胞正在他血管里搭建微型发射塔,耳膜能听见全院心电监护仪共鸣的嗡嗡声。

江夏撕开护士服下摆,露出腰侧条形码纹身——"XM-0923-21"在紫外线灯下泛着磷光。

"三号备用电源启动。

"广播突然响起的合成女声让两人俱是一颤。

停尸房照明切换成血红色,冰柜显示屏跳出倒计时02:17:00。

顾南舟扯开老张尸变体的触须,发现吸盘里嵌着微型谐振器,正与锅炉房的次声波发生器同步闪烁。

生物实验室培养槽突然爆裂。

淡蓝色XM-0923溶液顺着地漏涌入下水道,老鼠群发狂般撞向防爆玻璃。

江夏用消防斧劈开通风管道时,看见银鳞在管壁留下的划痕组成基因组序列——正是她病历上标注的罕见突变型。

"人体天线需要发射端和接收端。

"顾南舟将手术刀刺入变异的手臂,飞溅的银色血液在空气中凝结成悬浮的六棱镜,"院长办公室的座钟...是信号增幅器!"急诊大厅的电子钟在暴雨中炸出火花。

林振邦站在破碎的钟楼齿轮间,白大褂被狂风吹成猎猎作响的帆。

他手中的怀表链子拴着七把黄铜钥匙,每把都刻着受试者的编号,最新那把还沾着江夏更衣柜的消毒水味。

江夏在药品冷藏库发现了真相。

零下四十度的冷柜里封存着二十年前的疫苗样本,玻璃瓶标签上手写着"母亲节礼物"。

当她抹去冰霜,看见2003年合影里戴蛇形戒指的女人抱着婴儿——那孩子脚踝的胎记和她的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