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角,你没喝多吧?”
默之伸出手摸了摸菱角的额头。
“看你说的,非海量不足以上酒席,你把本人当作是狂饮烂醉之徒吗?”
菱角又喝了一口,清了清嗓子:“默之,我们家的条件你也是知道的。
况且我俩一样,偏科得厉害,平时模拟考试离升学考试差得太远了,所以我想放弃参加高考。”
默之有些急促:“菱角,这升学考试谁也说不准,万一上天垂怜十年寒窗,降下奇迹呢!”
菱角伸出右手打断默之的话:“收起你的侥幸心理吧,只不过是自己安慰自己。”
默之急于想找到一个理由,又打断她的话:“这样如何向父母交待,他们可是寄希望于我的。”
默之说完这句话,菱角也沉默了。
是啊!
默之的父母曾多次到学校看望他,家里也不太富裕,省吃俭用地供他上学念书。
还记得有一次,默之的生活费用完了。
由于父母不会玩智能手机,当然也就不会微信转账。
听到生活费用完,那还得了。
父亲丢下手中的农活,从二百多里地坐车送到学校。
真是天有不测风云,走到半路突降暴雨,造成汽车不得不停在半路的空旷地段。
当赶到学校时,己是黄昏六点了。
默之看到父亲衣服也淋湿了,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当时还是菱角张罗着去买票住旅馆。
“姑娘,谢谢你,我自己去吧。
你们读书要紧,莫耽误了学习。”
最后再三拒绝,菱角才松口不再前往。
多么朴实的农村人呀!
其实当晚默之的父亲并没有住进旅馆,而是在学校大门旁边屋檐下蹲了一夜。
第二天,还是门卫将此事报告了学校。
默之问门卫:“你怎么不早告诉我。”
说完泣不成声。
“我也是天亮时,才发现。”
门卫说完,也悠悠地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呀!”
从那以后,默之像变了个人似的,发奋苦读。
想到这里,菱角深感自己有一种负罪的感觉——自己太自私了!
忙笑着说:“默之,我也只是一种商量,没有强求的意思,你不必放在心上哈。”
默之见菱角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惊愕之后分外高兴,双手拉着菱角的手:“菱角,我们都努力吧,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大诗人的。”
菱角回到宿舍,通晚辗转反侧。
第二天,天气还是那样完美。
青山绿水,白云飞燕连一丝丝的风吹来,也感觉有甜味。
默之和菱角还是像往常那样上课写作业,和同学们谈笑风生。
不知不觉,月假不期而至。
菱角写了一首现代诗《假如》偷偷地放到了默之的语文课本里。
……菱角回到家里,远远的就看到奶奶在地里干活。
“奶奶,我回来了!”
奶奶高兴的丢下手中的活计,就往回走。
“不忙。
奶奶,菱角帮你一块儿做吧!”
“那怎么成啊,大老远的回来,总不能饿着肚子吧。
走,先煮两个荷包蛋垫垫肚子吧!”
说完,亲昵地拍了拍孙女的肩膀。
“奶奶,菱角不饿,在学校吃了饭就走。”
说完,菱角从书包里拿出给奶奶买的蛋糕,亲手给奶奶喂。
奶奶的嘴笑得像弥勒佛。
在菱角的帮助下,婆孙俩早早地吃过了晚饭,端着板凳在院子里纳凉。
“奶奶,今晚的月亮好圆好圆啊!
像人工制造出来的一样。”
奶奶笑得合不拢嘴,用手刮着菱角的鼻梁:“傻里巴唧的,月亮是不需要制造的,月月有盈亏,像人的心情一样,该来就来了。”
奶奶虽然不识字,却处处显诗意。
她傍着奶奶的胳膊,款款地说道:“奶奶,你就是一个诗人!”
奶奶不懂啥叫诗人,满以为调皮的孙女在和她说笑,也笑着说:“菱角本来就是我私人的,别人想拿都不行。”
菱角听到这活,平时***辣的性格又来了:“老太婆没文化了吧,是诗人而不是私人,你知道李白、杜甫、白居易吧。”
奶奶答非所问地说:“那些人跟我们不是邻居,我认不到。”
菱角挠了挠奶奶的头发,像一只小鸟偎在巢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