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死亡重启
她的手指仍紧扣着出血点,无影灯在漏电火花中爆裂成蓝色光雨。
3000伏电压沿着钛合金手术刀传导,比肾上腺素更先抵达心脏——这本该是台简单的胆囊切除术,首到老旧配电箱在台风天渗水。
"患者心律恢复!
"麻醉师的喊声忽远忽近。
她突然想笑。
原来医生死在手术台上时,监护仪的警报声会变得这么温柔。
**第二幕 1992年的福尔马林**黑暗中有冰凉的液体漫过鼻腔。
苏小玲在呛咳中睁开眼,发现自己蜷缩在标本陈列柜旁。
浸泡着连体婴的玻璃罐映出她的脸——细眉圆眼,左眼下多了一颗陌生的小痣。
泛黄的墙面上,《希波克拉底誓言》繁体版右下角印着:**滨海市卫生局1990年监制**。
"苏小玲!
还在偷懒?
"护士长踹开铁门,搪瓷缸砸在水泥地上迸出裂响。
她条件反射地屈指成握刀状,却抓了个空——这是1992年,她刚成为滨海一院首个女外科规培生的第七天。
**第三幕 暴雨与钢轨**急诊科大门的弹簧合页发出濒死哀鸣。
五辆救护车在暴雨中列队,担架床碾过水磨石地面的声音像骨头在搓衣板上刮擦。
第三车伤员腹腔插着半截铁轨,暗红血沫随着喘息从嘴角涌出。
"肝门静脉破裂。
"她脱口而出。
正要缝合表浅伤口的主任医师猛然回头:"规培生闭嘴!
""血压40/20,等不到开腹探查了。
"她扯下窗帘撕成布条,"给我十个葡萄糖瓶、生理盐水和..."目光扫过护士胸前的英雄616钢笔,"那支笔。
"**第西幕 钢笔手术**停电的阴影吞没了手术室。
三支手电筒交叉照在创口,苏小玲的指尖探入黏腻腹腔。
前世三千台肝胆手术的肌肉记忆在黑暗中苏醒,钢笔卡进血管钳凹槽的刹那,她突然想起这招是和战地医生学的——在阿富汗用圆珠笔改造过胸腔引流管。
"***在杀人!
"主任抓住她手腕。
玻璃瓶相撞的脆响炸开。
她将煮沸的葡萄糖瓶怼进主任怀里:"自体血回输,越战时期就有的技术。
"钢笔尖刺入血管壁的触感传来,像在缝合两个时代的裂口。
**第五幕 巫医审判**港商在病床上抽搐时,苏小玲正被按在院长办公室。
"患者指控你用巫术!
"副院长甩出X光片。
泛黄的胶片上,钢笔笔夹卡在静脉瓣膜处,组成了个精巧的临时支架。
她指向窗外仍未停歇的暴雨:"如果等你们层层上报,他现在己经是太平间编号..."啪!
搪瓷缸擦过额角,1947年产的老式血压计在墙上炸开。
院长指着她染血的护士鞋冷笑:"女人就该在输液室待着。
"夜风灌进来,吹散桌上的《规培生守则》。
第17条墨迹未干:**女性不得参与三级以上手术**。
**第六幕 大哥大的诅咒**禁闭室铁门关闭时,月光正透过气窗切割黑暗。
苏小玲用鞋跟撬开通风管,锈渣簌簌落在白大褂前襟。
隔壁传来模糊的粤语嘶吼:"...大陆的医生会妖法!
我的伤口里有钢笔..."她瞳孔骤缩。
摩托罗拉3200型大哥大的绿色荧光照亮储物间,港商对着电话低吼的侧脸忽明忽暗。
这款1989年上市的设备,正是前世导致她触电身亡的同型号机器。
通风管突然传来震动,某块锈蚀的铁皮坠落。
在福尔马林溶液刺鼻的气息中,她看清了铁皮背面的刻字——**滨海医疗设备厂1987年制**。
**章末悬念**当苏小玲颤抖着触摸那些锈迹时,急诊科突然传来喧哗。
"第西车孕妇不行了!
"她冲向声源,却在拐角撞见护理部主任林素秋。
这个永远梳着一丝不苟发髻的女人,正把某个金属物件塞进白大褂。
月光在那东西上折射出冷光——是把产自1995年的超声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