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绣影惊鸿局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卯时三刻,晨雾未散。

苏瑶蹲在三尺染缸前,指尖捏着那张泛黄的PH试纸,靛蓝染料在陶缸里翻涌如死水,试纸却诡异地泛着深紫——这是本月第三次调色失控。

按照《天工开物》记载的古法,五斤生石灰足以将染液PH值稳定在10.5,可现代试纸显示数值己突破12.0,缸底还沉着层沙粒状结晶。

"娘,柳府的人来了。

"阿秀掀开粗布门帘,竹帘上的铜铃铛发出细碎声响。

她怀中的描金漆盒裹着蜀锦帕子,帕角绣着半朵未完成的睡莲,针法却是现代法式刺绣的缎面绣。

盒底垫着的西洋报纸簌簌作响,日期"2023.07.14"被火灼出焦边,标题下方用朱砂笔批注着:石灰需陈化七日,字迹力透纸背,最后一笔拖出锐利的飞白。

染坊外突然炸开铜锣声,六名壮汉抬着紫檀木箱跨过门槛,箱角包着的黄铜片上,赫然刻着二维码图案。

领头小厮掀开箱盖时,苏瑶闻到淡淡松节油气味——十二色细瓷瓶整齐排列,瓶身绘着《睡莲》组画片段,瓶颈丝带用金丝绣着"CMYK 100-60-0-10",分明是现代印刷色值标注。

"劳烦回禀柳小姐,就说样品收讫。

"苏瑶指尖抚过靛蓝瓶封口的火漆印,凸起的纹路竟是莫尔斯电码"·−−·"(字母K)。

待小厮离去,她抽出牛皮纸袋里的微型显微镜,靛蓝粉末在物镜下折射出冷光——不是植物染料特有的絮状结构,而是棱角分明的六面体晶体,与她实验室里的工业靛蓝分子模型分毫不差。

戌时,煤油灯在穿堂风里晃出虚影。

阿福趴在灶台边,《齐民要术》竹简歪在膝头,目光却紧盯苏瑶手中的电子秤。

"记住,水的密度是1克/立方厘米。

"她将精确称量的草木灰倒入陶罐,电子屏显示"500.0g"的绿光映着她眼底青黑,"贾思勰教的是经验,我们要的是数据。

"火苗舔舐陶缸时,她忽然摸出那部碎屏的智能手机。

相册里的视频停在2019年秋,画面里穿着白大褂的教授正在讲解:"靛蓝染色的关键,在于控制还原度......"阿福忽然指着屏幕惊呼:"娘快看!

"染缸里的液体正泛起幽蓝荧光,PH试纸逐渐褪成淡紫——数值降至7.0的瞬间,整缸染料突然变得通透如琉璃。

阿秀举着布料冲向庭院,月光掠过竹影图案,翠绿的竹叶竟渐渐浸成墨蓝,叶脉处泛着珍珠母贝的虹彩。

苏瑶认出这是纳米感光材料的特性,指尖触到布料边缘的锁边针脚——每英寸12针的密度,分明是工业缝纫机的痕迹。

后巷梆子声惊起栖鸟。

打更人提着灯笼经过,腰间挂着的皮质钱袋下,露出半截银色USB闪存盘。

苏瑶刚要开口,柳府方向突然腾起冷焰火——扇形光束在夜空拼出"柳记"二字,霓虹字体闪烁间,她看见"记"字末笔拖出的光带,正是柳诗涵常用的数位板笔触。

"明日去绸缎庄,"她将布料叠进印有NASA徽章的防水袋,袋口的魔术贴发出轻响,"把香薰片缝进第三颗盘扣。

"阿秀点头时,发间的智能发簪震动三下——这是摩斯电码"···−"(字母U),与柳诗涵昨夜传来的信号相同。

窗外,太阳能充电器吸附着三两只萤火虫,荧光与染缸里的余韵交相辉映。

阿福攥着智能驱蚊糖打盹,糖纸内侧的二进制代码在月光下显形:0***00 01***1(英文"HE")。

苏瑶摸着染缸内壁的激光刻痕,那串苯分子结构式被磨得发亮,此刻正像枚银色符咒,漂浮在靛蓝残液之上。

她忽然想起今早在后山发现的脚印:三寸金莲的鞋印旁,分明踩着枚现代运动鞋的鞋底纹路。

染坊角落的竹筐里,半块未融化的干冰正在散发白雾——那是柳府昨夜送来的"冰酪方子"。

更声渐远,苏瑶吹灭油灯前,瞥见镜中倒影:自己腕间的智能手表显示着"00:00",而墙上挂着的铜漏壶,指针正指向子时三刻。

两个时空的时间在此刻重合,像染缸里交融的古今染料,再也难分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