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一点的办公厅静得能听见中央空调的嗡鸣,他后颈的冷汗己经干透,可心跳还在擂鼓——刚才重写时,他为了补上老周提到的养蜂合作社暴雨损失,特意多添了两页基层走访的细节,那些带着泥土味的案例,是自动恢复文档里没有的。
手指在"保存"键上悬了三秒,他突然扯过草稿纸,把重写的部分逐字核对进恢复文档。
键盘敲击声在空旷的办公室里格外清晰,首到确认所有新增内容都被稳妥嵌入,才按下保存。
屏幕蓝光映得他眼底发青,却弯了弯嘴角——父亲说过,字是人的脸,可笔杆子底下压着的,该是比数据更沉的民生。
凌晨两点半,他抱着笔记本离开办公室时,路过督查室门口,余光瞥见李文博办公室的灯还亮着。
科长总说"年轻人要拼,老同志更得守",许是在赶明天市长汇报的材料?
程仕明缩了缩冻得发僵的脖子,加快脚步往电梯走——明早八点前必须把报告放在李文博桌上,可不能让科长替他担责。
第二天天刚擦亮,程仕明就抱着打印好的报告站在李文博办公室门口。
他特意用镇纸压平了每一页,边角齐得能切豆腐。
门开时,李文博正揉着太阳穴刮胡子,看见他手里的文件,镜片后的眼睛亮了亮:"来得早啊。
""李科,这是修订版。
"程仕明递文件的手稳得像量过尺,"昨晚自动恢复了部分内容,但我把走访时记的新案例加进去了,养蜂合作社的损失数据也和农业局核对过。
"李文博接过文件的动作很慢,指腹扫过纸张边缘的折痕——那是程仕明昨夜反复修改留下的印记。
他翻开第一页,目光在"平山县6个未通硬化路的贫困村"旁顿住,那里用红笔标了个小问号,旁边歪歪扭扭补着:"经核实,其中3个村因地质问题暂缓施工,己附交通局说明。
""坐下。
"李文博突然指了指对面的椅子,自己却没坐,而是捧着文件在落地窗前来回踱步。
晨光透过纱帘洒在"教育扶贫覆盖率98%但留守儿童辍学率1.2%"那行字上,他的影子在地板上拉得老长,"小程,你知道市长为什么要这份报告吗?
"程仕明喉咙发紧,想起昨夜重写时,笔记本扉页"笔杆子要硬,心要热"的字迹。
"市长要的不是数据罗列,是能戳破漂亮报表的真话。
"他声音轻,却像钉子敲进木头,"就像石桥镇王大爷说的,覆盖率再高,辍了学的娃回不了课堂,那2%就是100%的疼。
"李文博突然停住脚步,转身时镜片反着光,看不出表情。
程仕明正想是不是说错了,却见科长突然笑出了声,眼角的皱纹堆成了花:"好小子,这报告我亲自呈给市长。
"他抬手看表,"十点半跟我去市长办公室,做个汇报。
"消息像长了翅膀,不到中午就飞遍了综合处。
程仕明去茶水间接水时,听见隔间传来摔笔的脆响。
"凭什么?
"范健的声音带着刺,"他一个乡镇来的,懂什么叫市领导的关注点?
"程仕明垂眼盯着水杯里晃动的倒影——范健父亲是建材商,上周刚给综合处换了全套新桌椅,这事儿谁都知道。
"小程?
"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程仕明手一抖,半杯水泼在袖口。
转身时,他看见穿蓝布裙的姑娘抱着相机站在门口,发梢沾着细雨,左眼角那颗小痣还在,和高中时匿名寄给他的复习资料上,夹着的那片枫叶叶脉一样清晰。
"苏...苏挽秋?
""记性不错嘛。
"苏挽秋笑起来,眼尾弯成月牙,"当年在石桥中学,我妈让我给程老师的学生送复习资料,结果塞错了书包——"她顿了顿,目光落在程仕明袖口的水痕上,"怎么,新单位连杯热水都喝不上?
"程仕明摸出纸巾擦袖子,指尖发颤。
他想起高三冬天,总在课桌里发现裹着围巾的复习卷,字迹娟秀,还画着小太阳。
"那时候就猜是苏老师家的闺女。
"他抬头时眼底发亮,"你现在...还在跑社会新闻?
""刚接了棚改的选题。
"苏挽秋从包里抽出采访本,扉页写着"民生无小事","有些拆迁户说补偿款没到位,社区又说政策全公示了——你在基层待过,能帮我理理头绪吗?
"程仕明思索了一下,虽然自己时间紧张,但还是点头道:“这事儿有点急,我先看看你的采访记录,等我忙完这阵子扶贫工作会,就帮你好好整理下棚改政策执行流程图,之后给你送报社,行不?”
“行呀,不着急。”
苏挽秋把相机带子往肩上提了提,转身时发梢扫过程仕明手背,像片轻轻落下的枫叶,“对了,你那份扶贫报告,我在市长秘书那儿听说了——”她回头笑,“程笔杆子,要成名人了。”
程仕明望着她离开的背影,耳尖慢慢红了。
正发怔时,手机在口袋里震动——是李文博的消息:"市长说下午三点开扶贫工作会,你作为主笔列席。
"程仕明收起手机,深呼吸了一下,便投入到汇报PPT的准备中。
下午的阳光透过办公室窗户斜斜照进来,他对着电脑调试PPT,后颈被晒得暖融融的。
隔壁工位突然传来"咔"的一声,他转头,看见范健捏着咖啡杯,指节发白,杯壁上的水珠顺着指缝往下淌。
"程大笔杆子,"范健扯了扯领带,嘴角扯出个笑,"开会可别紧张,说错了话...可没人替你圆场。
"程仕明没接话,低头把PPT最后一页的"基层走访案例"又检查了一遍。
窗外的梧桐叶沙沙响,他想起昨夜自动恢复文档弹出时,月光里自己的影子投在"保存"键上——那时候他就想明白了,有些东西,比数据重要,比机会金贵。
忙碌了一天,程仕明为第二天的会议做了充分准备。
会议当天清晨,他抱着笔记本提前半小时到会场。
晨光透过水晶吊灯在会议桌上铺了片金,他正弯腰整理座位牌,听见身后传来熟悉的皮鞋声。
抬头时,正撞进范健似笑非笑的眼睛,对方手里也抱着一摞文件,封面印着"扶贫工作建议"。
"来得挺早啊。
"范健把文件"啪"地拍在程仕明旁边的座位上,转身时西装下摆扬起,带起一阵古龙水味,"程科长,一会儿汇报可别让大家等太久。
"程仕明望着他的背影,手指轻轻抚过自己笔记本的扉页。
窗外的风掀起一页纸,露出里面夹着的半张老照片——石桥镇的老书记站在田埂上,身后是正在修路的村民,照片背面写着:"笔杆子要硬,心要热。
"他低头把照片重新夹好,抬头时目光扫过会场门口的电子屏。
上面滚动着"南江市扶贫工作专题会议"的字样,红色字幕映得他眼底发亮。
不远处,范健正站在窗边打电话,声音压得很低,却还是飘过来一句:"爸,那事儿...该准备了。
"程仕明整理了下领带,把笔记本翻到汇报大纲那页。
晨光里,他听见自己心跳的声音,像石桥镇清晨的布谷鸟,清亮,执着,带着破土而出的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