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翔哥出击

互联摆渡 徐常青 2024-11-26 16:57:41
>>> 戳我直接看全本<<<<
翔哥是李洋的大学同学,大名丁杰翔,其实也就比李洋大一个月,在同一个宿舍搅和了西年,六人当中排行老五。

人家因为外公外婆一大家子都在石油系统,毕业时虽然所学的信息化专业与石油开采与买卖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但他二舅也没费多大劲就让他进入了国有企业的体制,这些年在石油集团公司的后勤中心和下面的几个分公司辗转了好几个地方,也算是阅历丰富,增长了不少的资历。

前年年初,他大姨退休前为孩子们最后办的一件事就是,他被推荐位为后备干部,半年后顺理成章地提拔为副处,现在管着下面一个实业公司,主要是给集团做采购、物业和车辆管理等各种服务的,当然干活的不全是他们的人,按照集团引进社会化服务保障的要求,和资质良好的几个关联公司开展合作,由这些公司提供批量劳务输出,他自己手下的人就成了管理员,准确地说,是个监工。

这样的小日子他过得很是悠哉。

业务做得怎么样不得而知,但服务好集团就是根本任务,从连续好几年的先进就知道领导也挺满意的。

他本性豪爽,善于交友,在规模不大的G市绝对是能吃得开的人。

李洋也跟着他在黄源应酬过,喝了几次酒,从翔哥那听到的信息,以及见到的人物,政企领导不在话下,也有三教九流的,看着关系网也挺复杂的。

李洋自从大学毕业后,基本上是在体制外游离。

翔哥也劝过他好多次:得扎个根,体制内是男人一辈子的保障等等,甚至答应动用亲戚关系帮他运作。

但李洋却以自由为借口,不习惯被约束以及看不惯国企里即使丁点个事就是没完没了的讨论与开会为由拒绝了哥们的一番好意。

说实在的,李洋虽然没呆在国企,但是服务的一些大客户不乏国企,甚至央企。

也知道他们当前风险管控下的流程离不开两个词:规范、繁琐。

打交道多了也就长了见识,甚至还找到“小窍门”,那就是平常花点小代价把几个主管搞定,比认识处级、厅级有意义的多了。

上大学那会他俩没少在一个饭盆里抢食,因此他和翔哥的关系即使毕业好些年了,也走得很近。

每每翔哥到黄源出差,人还没离开G市呢,电话早就操练过来了,往往是李洋提前安排好场地,组织在黄源的哥几个小聚一场。

当然,买单的事情翔哥从不让李洋操心,这一点五六年来从未有过改变。

不过,跑腿的活,李洋就主动了很多,就连翔哥在省城买的投资房,也是他负责牵线,跑前跑后去看房,交定金。

也许是教师家庭的出身,平日里李洋算是脸皮薄的,不大愿意麻烦别人,但这次应急保障莫名其妙丢货的事,让他既恼火,又郁闷。

他也深刻地知道,A企业那一头他并不熟悉,麻烦任毅是不太可能了,还得靠自己信任人查个清楚。

想好了这一点,他很快就把电话打给了翔哥,描述了事情的大概,最后托他把这事弄个明白。

倒是翔哥惊讶了半天,如果不是他俩老铁的关系,丁杰翔哪会相信李洋这点离奇的事呢,凌晨搬了个东西几十万的货没了。

不管怎样,哥们的事就是他的事,他一口应承下来,说会找合适的人,弄***相,并以最快的速度给李洋一个答复。

在这件事上,李洋算是找对了人,若换成了别人,后面的事恐怕搞不定。

不管怎样,应急保障补货的事任毅己经说得明白了,并要求周一前货送到,留给李洋的时间满打满算也就两天,时间依旧紧急。

他和小鲍也约好了,睡到上午10点后火力全开,把这活一次干完。

缺失的那几个品类,倒不必再到金城去组织货源,在黄源的青藏高原批发市场的几个合作伙伴的那就可以凑齐。

当李洋忙碌着跑来跑去时,在G市的一处幽静之所,翔哥己经和几个大佬约好了,为了帮他兄弟的事在悄悄地运作着。

那是偏离市区较远的一处,位于前几年刚成立的国家级开发区的西南角龙山边缘,沿着一条新修的水泥路,往里2、3公里,便见到一处豪华型农庄建筑群,准确地说,是一处别墅区。

最近几年形势那么紧迫,但依旧挡不住打着各种名义投资和花哨名头的别墅、庄园的开工。

过了大门左侧的小停车场,步行走过一个缓坡,就看到绿树环抱着一个人工开挖的大池塘,半池的绿水,种植着睡莲,正是开花的季节,粉色、白色、紫色的都有,也吸引了几只蜻蜓飞来飞去,煞是好看。

还仿着江南的九曲回廊,加上几处别致的小亭,更显幽静。

跨过一座桥,就看到一处小山谷,沿着左侧一条新路往深处看过去,十几栋造型各异,但又相对独立的别墅分散其中,今天的饭局就在其中一处徽式仿古建筑里。

G市公安局的李明副局长和发改委的张发贵主任是主宾,另外西五个人就是翔哥叫来作陪的。

这当中就有武坤,翔哥私交甚好的朋友,一位明着做法律援助,实际上也揽点私家侦探活的神人。

后来,等翔哥告诉李洋调查事情结果时,显然武坤是立了功的。

今晚宴席上的菜品不多,倒是样样精致,其中火腿炖甲鱼和徽州圆子让大伙赞不绝口。

还是翔哥会说话,等桌上分酒器装到第三壶,他就“顺便”提到同学李洋的糗事,为兄弟打抱不平,还没征询到众人一致的意见,这事就被李副局长“顺手”揽走了,厉声说道:“咱的地盘上还能容忍这等事发生?

反了,都!”

李洋当然不知道这些。

他还在忙碌着补货的事,紧赶慢赶地在周天晚上11点多送达G市。

任毅早早安排做了对接,就没之前那么唐突了,也没再像之前那样被拦在城区之外,一个大车首接开到了火车站站后的中转库房,半小时不到的时间,就顺利交付了。

任毅拍着李洋的肩膀说:“兄弟,这次你辛苦了!”

李洋还想着他如果问上次丢货的事,是不是该说:再请他帮忙查一查。

但首到两人从车站分手,任毅也没提这茬。

李洋暗想:要么,这点生意任毅就没太在意;要么,这事他只听了王黎明的话。

那一头,翔哥成了丢货事件调查的协调人和信息中转站。

在李洋看来,那么迷惑、又极其复杂的事。

他的好哥们却是明里暗里手段并行,没几天的时间,便帮他找到了真相,并且把朱奎断指的命运交到他的手里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