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慈禧:权力面前,母子情分靠边站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在清朝那乱糟糟的晚期,有一对母子成功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那就是慈禧和同治皇帝。

原本这母子俩,一个是太后,一个是皇帝,理应携手共创大清朝的“美好未来”,可现实却是,两人因为权力问题,闹得几乎要决裂,这背后的故事,简首比八点档的家庭伦理剧还精彩。

同治皇帝载淳,虽说年纪轻轻就登上了皇位,可这皇帝当得,实在是憋屈。

为啥呢?

因为他那强势的老妈慈禧,死死攥着权力不放,压根就没打算把大权真正交给他。

慈禧从辛酉政变之后,就尝到了权力的甜头,这一尝可就上瘾了,权力就像她的“命根子”,谁也别想拿走。

咱们先从同治皇帝大婚这件事说起。

按道理,皇帝大婚之后,就意味着成年了,是时候亲政,大展宏图了。

慈禧呢,心里也清楚这事儿,可就是一百个不情愿。

为了给同治选皇后,慈禧和同治就较上了劲。

同治有自己喜欢的阿鲁特氏,觉得这姑娘端庄大方,温柔贤淑,简首就是理想的皇后人选。

可慈禧呢,却看中了富察氏,觉得这姑娘乖巧听话,容易掌控。

母子俩为了这事,你来我往,互不相让,就像两个孩子抢玩具一样。

同治心里那叫一个郁闷,心说:“我好歹是个皇帝,选个老婆都不能自己做主?”

可慈禧才不管那么多,她觉得儿子就是太年轻,不懂自己的良苦用心。

最后,同治还是拗不过老妈,只能委屈地让阿鲁特氏做了皇后。

这事儿,就像是一根刺,扎在了同治心里,母子之间的关系也开始出现了裂痕。

同治大婚之后,慈禧终于不情不愿地宣布归政了。

但她真的就这么甘心放手吗?

当然不是!

她表面上退居幕后,实际上却在背后偷偷操控着一切。

朝廷里的大臣们,也都习惯了听慈禧的命令,对同治这个皇帝,反倒没那么上心。

同治每次上朝,看着下面大臣们心不在焉的样子,心里别提多窝火了。

他想推行一些自己的想法,可总是处处碰壁,因为背后总有慈禧的影子在干扰。

有一次,同治心血来潮,想要修缮圆明园,让自己和太后们能有个舒适的地方居住。

这本是个不错的主意,可慈禧却觉得同治这是在浪费钱财,故意和自己作对。

她二话不说,就把同治的提议给否决了,还把同治狠狠地训斥了一顿。

同治气得脸都红了,心说:“我都己经亲政了,做点自己想做的事都不行吗?”

从那以后,同治对慈禧的不满达到了顶点,母子俩几乎到了见面都不说话的地步。

同治皇帝呢,也不是个省油的灯。

既然老妈不给自己权力,那他就找点别的乐子。

他开始偷偷溜出皇宫,跑到外面的花街柳巷去寻欢作乐。

这可把慈禧气坏了,她觉得同治这是在丢皇家的脸,让自己成为天下人的笑柄。

于是,她又开始对同治的私生活进行干涉,派人盯着同治,不让他出去玩。

同治被管得死死的,心里的压抑和愤怒无处发泄,身体也越来越差。

其实,慈禧不愿还政给同治,说白了就是权力欲在作祟。

在她眼里,权力比什么都重要,就算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也不能威胁到她的地位。

她习惯了高高在上、掌控一切的感觉,一旦失去权力,就像鱼儿离开了水,浑身不自在。

而且,她对同治的能力也不太信任,觉得这个儿子太年轻,太冲动,怕他把大清朝的江山给搞砸了。

就这样,在权力的纷争中,慈禧和同治这对母子,从最初的亲密无间,到后来的形同陌路,几乎到了决裂的地步。

这也为同治皇帝短暂而悲惨的一生埋下了伏笔,同时也让大清朝在风雨飘摇中,失去了一次可能的变革机会。

不得不说,权力这东西,真的是能让人迷失自我,哪怕是最亲近的母子,也逃不过它的“魔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