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南唐二陵壁画揭取术

古缮纪 不言不闻 2025-05-22 09:31:01
>>> 戳我直接看全本<<<<
1934年冬·南京钦天山南唐祖堂沈疏影的银针悬在壁画菩萨的璎珞上,针尖挑着半根断裂的丝质衬底。

X光机在墙角嗡嗡作响,胶片上逐渐显影的壁画地仗层里,竟浮出成排的菱形地砖纹样——与三个月前伪满皇宫"同德殿"新铺的御道砖如出一辙。

"顾专员,"她将针尖浸入骨胶水,"你们用德国蔡司镜头拍测绘照片时,可曾发现壁画厚度异常?

"灯光下,她指尖的丝线显露出七种色阶的绛红,"这是日本京都西阵织独有的七色唐栈染色法,本该出现在天皇登基的礼服衬里。

"顾明渊没抬头,正用手术刀片刮取壁画裂缝处的白色结晶体。

刀尖突然顿住——显微镜下,本该是南唐石灰层的物质,竟呈现出现代混凝土特有的硅酸盐针状结构。

"民国二十一年,大连满铁实验所研发的快干水泥。

"他扯下被显影液染黑的橡胶手套,"沈小姐,劳驾用你的分光镜看看菩萨宝冠上的金箔。

"地宫入口忽然传来脚步声。

中央博物院王主任提着煤油灯进来,灯罩上崭新的"满洲国专卖局"标识晃得刺眼。

"顾专员,揭取壁画要用多少桃胶?

我让宪兵队去栖霞寺取。

"他皮鞋碾过满地胶卷盒,德国拜耳公司1933年产的显影剂包装袋从裤脚露出半截。

沈疏影突然将针尖刺入壁画裂缝。

十二缕丝线如活物般钻入地仗层,带出几片带焦痕的桑皮纸。

"王主任,"她背对着来人轻笑,"您说这南唐壁画,怎会夹着昭和七年制的三桠皮纸?

"顾明渊的钢笔无声滑入手心。

X光片上的菱形地砖纹正在缓缓移位,组成关东军密电码中代表"军事设施"的"キ"字符号。

暗门后隐约传来电台发报声,频率与上月截获的奉天间谍信号完全一致。

X光机突然发出尖锐的蜂鸣,胶片上的菱形地砖纹竟在菩萨衣袂处拼出"奉天"两个片假名。

沈疏影的银针陡然刺穿桑皮纸,带出半截暗红色丝线——那是伪满皇宫卫兵制服特有的混纺毛料。

"桃胶要用隔年陈化的,新胶酸性太强。

"顾明渊突然提高嗓音,手中手术刀猛地插入壁画裂缝。

刀锋精准挑开石灰层,露出底下灰白的水泥断面:"王主任,您上月从大连港接收的‘考古设备’,其实是满铁特制的速凝水泥吧?

"电台发报声戛然而止。

王主任的皮鞋在地砖上碾出刺耳的摩擦音,煤油灯映出他袖口若隐若现的菊纹刺青。

沈疏影忽然展开随身绣绷,将壁画衬底的丝帛覆在绷架上:"顾先生,劳驾用你的紫外灯照照这‘南唐’丝帛。

"冷光扫过丝面,原本素白的经纬间骤然浮现靛蓝纹路——是日本海军旗上的十六道光芒线。

顾明渊的镜片反光一闪:"昭和六年,三菱重工研发的荧光染料,专用于军舰信号旗夜间识别。

"地宫深处传来铁器坠地的巨响。

沈疏影指尖翻飞,十二根绣针将丝帛钉上墙面,露出背面密密麻麻的针孔。

她突然抓起显影液泼向丝面,针孔竟构成奉天周边铁路分布图,鞍山铁矿的位置被朱砂圈出三重血痕。

"好个‘壁画揭取术’!

"王主任突然掏出南部式手枪,"顾专员不妨猜猜,你们要揭的究竟是南唐壁画,还是关东军要塞结构图?

"顾明渊的钢笔帽悄然旋开,露出微型照相镜头。

他后退半步踩住暗门机关:"去年东京帝室博物馆新增的‘高句丽壁画室’,墙面装饰用的正是这种混纺毛料。

"说着突然掀开X光片箱,满箱显影剂遇空气瞬间蒸腾起白雾。

沈疏影趁机甩出绣线缠住枪管,线头浸过醋酸铅的丝线遇热发脆。

王主任扣动扳机的瞬间,枪膛轰然炸裂,飞溅的零件上赫然刻着"奉天兵工厂1933年制"。

炸裂的枪管碎片嵌入壁画菩萨眉眼时,顾明渊的钢笔镜头己拍下整幅荧光地图。

他反手将显影剂泼向王主任的刺青,皮肤遇药水骤然泛起红疹——那是满洲国细菌部队"加茂部队"成员特有的化学试剂过敏反应。

"昭和七年哈尔滨的冻伤实验数据,"沈疏影扯断绣线,线头沾着的壁画颜料突然发黑,"你袖口沾的可不是普通朱砂,是掺了鼠疫杆菌的培养液结晶!

"地宫暗门轰然洞开,涌出的日本宪兵踩碎了满地陶片。

顾明渊突然举起手术刀划开壁画地仗层,混凝土碎屑纷落中露出整面青铜板——竟是放大三十倍的奉天军事要塞微缩模型,鞍山铁矿的通风口用金箔标注着"731部队第三实验区"。

"这才是真正的‘壁画’!

"他拽着沈疏影扑向X光机后方,"南唐地仗层该用麻布打底,这些混凝土里掺的却是满洲产石棉纤维——去年关东军防疫给水部的建筑报告提过这种防火材料!

"王主任的嘶吼在枪声中扭曲:"你们根本不懂帝国的文物保护!

"他撕开西装露出绑满炸药的躯体,"大东亚共荣的圣战需要这些古法技艺..."话音未落,沈疏影的银针己穿透他颈侧穴道,针尾系着的蚕丝浸透醋酸,正顺着血脉腐蚀雷管引信。

顾明渊的测绘仪三脚架猛然插入模型要塞的"通风口"。

齿轮转动声乍响,整面青铜板缓缓升起,露出背后浸泡在福尔马林里的尸体——那些穿着明代织锦的尸体手中,竟攥着奉天博物馆失窃的北魏佛像残肢。

"用古法揭取术做细菌战载体..."沈疏影的绣针在模型铁路线上游走,"顾先生,劳驾用《营造法式》的举折之法定位!

"测绘仪激光扫过尸体手中的佛指,关节处暗藏的微型胶卷自动显影。

顾明渊用手术刀挑开尸体的织金襕袍,衬里赫然是东京帝室博物馆的藏品编号:"他们偷梁换柱!

用明代尸身运输现代细菌武器!

"宪兵的刺刀劈开最后一层防护网时,沈疏影的绣绷突然展开。

她将整幅荧光地图覆在尸身面部,紫外线激活的细菌培养液在丝绸上蚀刻出满洲铁路全图。

顾明渊趁机按下测绘仪快门,爆炸的气浪中,最后一张底片记录的是菩萨壁画背后——用唐代"全色接笔"技法伪装的日军霍乱菌培养室结构图。

硝烟散尽时,南唐二陵的地宫己成废墟。

沈疏影从瓦砾中拾起半片鎏金铜箔,对着月光细看:"这是法隆寺金堂的飞鸟时代工艺,怎么会..."她忽然噤声,铜箔背面用针尖刻着的"栖霞山住持印鉴",正与三个月前慧觉指甲缝里的青铜锈完美吻合。